这个导演要谢罪
第131章 记者 挑衅
在浏览器中输入 飞速中文.com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第131章记者挑衅

陈一鸣从老亨利手中接过话筒,放映厅内的掌声、口哨和“CHEN、CHEN”的叫喊,让他不得不暂时放弃发言的打算,面朝四面八方不停地鞠躬答谢。

好不容易掌声暂歇,陈一鸣站直身体,再次把话筒举起。

“哗!”在领掌员的带动下,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陈一鸣不再鞠躬,而是微微点头致意。

戛纳这么多年始终坚持参赛影片必须在这里首映的规定,看来还是有道理的,人家是真的使出吃奶的劲头给电影主创抬轿子,务必让你觉得不虚此行映有所值。

陈一鸣甚至都有点怀疑,现场观众的高涨热情,有多少是真觉得《1951》还不错,有多少又是纯粹出于礼貌和客套。

何至于此啊!

起码半分钟的掌声过去,放映厅终于再次安静下来,陈一鸣尝试着把话筒举高高,举到一半略一停顿,再次环顾四周。

再未发现有领掌员捣乱,他这才把话筒真正举到面前。

“哈哈,抱歉我有点激动,我不知道该说点什么,你们的热情简直让我不知所措,就像前几天我平生第一次见到8月的地中海。

感谢蒂埃里总监的认可,感谢托尼主席和各位评委的肯定,感谢今天在场的所有嘉宾给予我们的掌声,我会永远记住这个荣耀万分的时刻。

我向你们坦白,以上就是我在睡梦里嘀咕了几百遍的获奖感言。

我身边的段,《1951》的主演,同时也是我的室友,可以给我作证。

《1951》在戛纳得到了最高的礼遇,而我提前发表了获奖感言,我们两个都不会再有遗憾,这真是无比美妙的一天。

希望《1951》也可以带给伱们一个无比美妙的夜晚。

谢谢大家。”

陈一鸣的发言,通过略带延迟的翻译传递给放映厅里的每一个人,在笑声与掌声的交织之下,《1951》的戛纳首映正式结束。

陈一鸣一行握手告别了同排的老亨利和评审团,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从后台离开,直奔多媒体发布厅。

先是令人浑身发痒的电影节官方摄影环节,官方摄影师虽然只有一位,但是在他身前身后还围着一大坨非官方摄影师。

在这里耍大牌等于自绝于国际影坛,因此陈一鸣心底再不耐烦,也不得不一脸僵笑地尽量予以配合。

15分钟过后拍照结束,陈一鸣一行被引入发布厅,开始首映发布会环节。

这个发布会其实水得很,因为《1951》的媒体场安排在明天,在座的记者看过首映场的就没几个,又能问出什么来?

电影节官方媒体上来就是灵魂三问,《1951》讲的啥,对戛纳有何初印象,有没有信心拿奖。

果然全都在申芃菲帮忙准备的采访提纲里面,十年如一日地毫无变动。

接下来提问的欧洲媒体陈一鸣都分不清谁是谁,问的也比较放飞,并不是完全围绕电影,而是天马行空什么都问。

比如有个身材高大的女记者问他,为什么没有和女主角走红毯,今天红毯上的剧组,只有《1951》全员男性。

人家也没看过电影,误会了情有可原,陈一鸣只好回答,《1951》是一部战争片,里面没有女性角色。

女记者脸色大变,当即追问怎么可以没有女性角色,导演你是不是歧视女性?

这个问题不在申芃菲的QA上,申大姐没办法未卜先知,提前预料到会在电影发布会上遇到女拳王。

陈一鸣也知道不能草率回答,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因为这个惹一身骚完全犯不上。

思索片刻后他答道,“我历来坚持两性平等,我的导演处女作《魔都假日》就是一部大女主电影。

至于《1951》,这个故事是有历史原型的,当时的战场环境比较极端,电影也只是选取了其中一个很短的片段,确实没有改编加入女角色的空间。”

女记者虽然打拳,至少问的还跟电影沾着边,随后提问的一个男记者更夸张,叽哩哇啦说了一大通,负责翻译的同传只给陈一鸣翻了最后一句提问。

陈一鸣听了之后,马上就理解了同传为什么偷工减料,因为该记者问的居然是,你对上个月发生在北非的冲突怎么看?

我可以不看!不是拍了一部战争片就秒变军事专家了。

幸好戛纳的新闻官反应比较快,直接咔掉了这个问题,让陈一鸣的视而不见没有显得太突兀。

后头轮到坚果记者提问,陈一鸣可以退位让贤了,因为记者更关注来自好莱坞的摄影师保罗。

高卢本地记者就比较可爱一些,老段、小刘同学、桑平都不会冷落,哪怕是尴尬的自我介绍也给了三人展示机会。

这方面陈一鸣对戛纳电影节表示高度赞赏,就是这些小细节,才更能体现出组织者的成熟度。

现场来的华国媒体也不少,第一个提问的还是陈一鸣的熟人,六公主的于蓝。

有交情就是不一样,于大主持的问题非常柔和,“陈导,我们刚才在外面的直播大屏幕上,看到放映结束后现场的气氛非常热烈,你的发言多次被掌声所打断。

我们非常想知道在直播镜头之外发生的故事,你和托尼主席有过交流吗,评委们对《1951》作何评价?”

陈一鸣简直感动,瞧瞧人家于美女,生怕实况转播遗漏了对《1951》的赞美,非要陈一鸣再自吹自擂一番。

“我知道你想要听什么,不过很遗憾,你所期待的场景并未发生。

放映厅的嘉宾很热情,我们每个人都很享受这个夜晚,但是那里的确不是一个适合交换意见的场所,所以我与评审团成员并未有过任何交流。”

随后还有华夏电影网、看胶片、浪潮娱乐等好几家华国媒体提问,问的和谐,答的和煦,现场气氛其乐融融。

直到一个易网娱乐的记者问陈一鸣,“如何看待《1951》与主竞赛单元另一部入围电影《战地晴天》的竞争,毕竟后者以二战的欧洲战场为背景,这里的观众和评委理解起来更加容易。”

提问者对挑衅的故意毫不遮掩,如果这是一个河南记者(《战地晴天》的出品国),或是一个高卢记者,陈一鸣都不会意外。

但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居然是一个华国记者!

提问的易网记者毫不在意本国同行的侧目以对,嘴角微翘地盯着陈一鸣,显然是不得回答不罢休。

陈一鸣选择顾左右耳言它,“每年报名戛纳电影节的电影接近2000部,最终能够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只有20部。

百里挑一,殊为不易,我觉得对于这20部电影而言,彼此之间不是竞争者,都是幸运儿。”

易网的记者没想到陈一鸣会这样回答,一时之间又想不出暗藏杀机的追问角度,只能悻悻地坐下。

不过陈一鸣知道,这只是缺乏急智而已,等到敲新闻的时候,那个记者的智商就会重新占领大脑高地,摆弄出“陈一鸣自认碰运气戛纳认怂”之类的标题党也是毫不费力。

接着还有港城记者围绕着许可提问,虽然措辞云山雾罩的,但潜台词早已昭然若揭,希望陈一鸣捧一捧许可,如果可以更进一步捧一捧港城电影那就更好。

然而陈一鸣对本时空的港圈没有多少概念,既没见过许可,也没刷过许可导演的电影,这就很让人为难了。

他唯一算得上眼熟的港城电影人,就是去年三连发片的梁伟辉,信息完全来自看电影之前随手查阅的百科。

陈一鸣只好掏出申大姐QA里准备用在托尼-塔伦蒂诺身上的片汤话,稍加改造顶一顶先。

“许可导演的电影风格独树一帜,既扎根于独特的港城文化,又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轻松驾驭诸多潮流时尚的元素,包裹华夏文化派成而来的古典浪漫主义内核,无愧于电影大师的风范。”

陈一鸣一边在嘴上开火车一边在心里做笔记,回头见托尼时一定得变一变语序,直接完形填空的话,万一被媒体扒出来可就大条了。

港城记者心满意足地坐下,又换了个台岛记者,问陈一鸣对同样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台岛电影《莎乐美》,以及导演魏明朗的评价。

陈一鸣无语,这片子都没上映,他能怎么评价?

至于魏明朗,倒确实在申芃菲的提纲上。

申大姐在材料里详细罗列了其他19位竞争导演的履历,而“一种关注”单元和“特别展映”单元的华语电影,同样搜集了详细的资料。

目的只有一个,让陈一鸣提前把功课做好,免得抬轿子的时候一不留神踩坑里,得罪人而不自知。

按照陈一鸣对材料的粗略归类,魏明朗属于那种已经进入晚期症状的作者型导演,跟自己完全不是一路人。

这类导演的作品,高情商的评价叫个人风格浓郁而独特,翻译成大白话,多看一眼都是浪费时间。

明明在导演技法上炉火纯青,偏偏就是不肯好好讲故事,每次陈一鸣出于学习的目的去拉片,都要经历一次痛苦的理智磨损。

陈一鸣只能继续把提纲里的万金油评价拿出来说,同时表示非常期待在戛纳期间,有机会与魏导交流学习。

没想到台岛记者听了之后颇为激动,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魏导的丰功伟绩,又是欧洲三大的常客啦,又是媒体盛赞啦,还有《莎乐美》几大影后争相竞演啦。

陈一鸣被连珠炮一般的“求认同”整得完全插不上话,旁边的新闻官听不懂华国话,真以为台岛记者是在跟陈一鸣“热烈讨论”,于是也就暂时作壁上观。

这一说就是十几分钟,好不容易才等到新闻官打断台岛记者的输出,并宣布发布会结束。

在场媒体早就走得七七八八,陈一鸣抬手看表,好家伙都12点多了。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

上一章 添加书签 返回书页 下一章
添加书签
字号
A+ A A-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书架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