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导演要谢罪
第118章 望尘莫及 都不容易
在浏览器中输入 飞速中文.com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第118章望尘莫及都不容易

眯着眼睛看向蹑手蹑脚“潜行”回来的陈一鸣,林萧鄙夷地说道,“直觉告诉我,你又在给木头挖坑,捡着个比你小的就往死里欺负啊。”

陈一鸣连连摆手尬笑道,“误会,误会,绝对是误会。小刘同学在噌噌涨戏啊,你看不出来吗?”

林萧一脸不屑,“伱可拉倒吧,就你这种拴狗拍法,涨戏也跟你这个导演没半点关系!”

陈一鸣居然点头认下了,“林大神说的都对,本来就是刘东君天赋异禀嘛,有功劳那也是老段的,在下不敢居功。”

林萧无奈地摇头叹气,“我看来是做不了导演的,汝之无耻吾辈望尘莫及。”

旁边教训完徒弟的桑平只听到半截话,好奇地询问,“什么望尘莫及?”

陈一鸣傻笑掩饰,“林哥说,木头的进步速度令人望尘莫及。”

桑平大点其头,“小刘确实很有悟性,以他的年纪,饰演一个不完全本色出演的人物,能有如此境界属实难得。咱们国家又出了一个好演员苗子,一鸣你功莫大焉。”

陈一鸣舔着脸说道,“桑老师过奖了,都是老段、保罗和您的功劳,我只提供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助力”,说完一横肩膀怼了林萧一下,“林哥,瞧瞧人家桑老师的眼光,还不学着点。”

林萧拒绝回答,扶额长叹。

这边厢三人插科打诨完毕,那边厢祥瑞喊出“ACTION”,第二次实拍开始。

刘东君没有改变演法,搭戏的于瀚文自然流畅不少,桑平助手的运镜也丝滑许多,整场戏顺顺当当走下来,没再出BUG。

陈一鸣招招手,依旧让刘东君过来自己看。

看完一遍之后,刘东君询问的目光看向陈一鸣,意思很明显,过还是不过,陈导给个话啊。

陈一鸣笑眯眯地问他,“你设计行动逻辑时,是怎么想的?”

刘东君现在已经进入知其所以然的阶段,可以很流畅地梳理出人物的行为动机,而不是像刚进组的时候,听得混沌,演得懵懂。

他略一停顿整理一下思路,然后回答道,“一个山里孩子,刚刚战胜了将死的恐惧,明白了死亡的含义,也送别了亲近没多久的战友。

在意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之后,猛然看到牺牲的战士倒在眼前,我想他一定是感到后悔的吧,后悔自己没能更快赶到,让更多战士免于牺牲。”

陈一鸣在内心给刘东君鼓掌,但表面上却抬手打断他,质问道,“木头,这不合理吧,那些牺牲战士差不多都死于今天之前,你本来就救不到他们。”

刘东君一挺脖子,“真正的木头才不会这样想!”

陈一鸣饶有兴致地追问,“为什么不会这样想?”

刘东君被问住了,支支吾吾半天,最终抿着嘴别过了头。

林萧看不过陈一鸣逗孩子,开口解围道,“小刘,这个叫做移情。

剧中的木头在道中战友掩护他之前,并不理解牺牲的意义,当他送别秦参谋又经历过濒死自救之后,终于明白了牺牲的意义,却已经来不及对那些道中战友做什么了。

这个时候,他的内心会放大对使命感的坚持,把潜意识里的懊悔移情到任务目标身上,因此你把木头的行动基调确定为后悔,是有心理学上的根据的。”

刘东君的眼睛越听越亮,林萧刚一说完,他就迫不及待地说道,“对对对,我就是这么想的,林老师你真厉害,跟我心里想的一点儿都不差。”

陈一鸣拍了拍手,问刘东君,“既然想明白了,你再看一遍素材,找找感觉。”

刘东君摇了摇手,“不用看了,我知道怎么演了”,说完就起身往洞口走,边走边叫,“香姐,再来一遍。”

陈一鸣笑着看向林萧,摊手说道,“你看,真不是我让他重拍的,这娃自己上进。”

林萧懒得理会这个狗导演。

洞口这场戏整整拍了一天。

陈一鸣说话算话,每次拍完刘东君过来之后,都没问过他“还能不能拍?”

一般流程都是,先问刘东君演的时候怎么想的,然后启发式提问,小刘同学自己脑补答案,接着“恍然大悟”,欢天喜地地喊出“重拍!”

林萧到后来一直紧紧闭着嘴,因为陈一鸣每次都会顺着他的话借题发挥。

看着被卖了还要自己打工筹卖身钱的刘东君,林大神满心的负罪感挥之不去。

……

洞口戏拍完,接下来要拍的是甬道戏。

这个甬道当然不是真地道,而是三边封闭,一边开口的铁皮筒子,内壁进行墙体修饰。

这种拍摄方式陈一鸣是从前世一部叫《疯狂的石头》的电影里学来的,剧中黑皮钻下水道的片段,就是这么拍出来的。

道具组做出来的甬道足有二十米长,像空调管道那样,用支架撑起在半空中。

这样一来,摄影机就可以在甬道内部与外部自由移动,主观越肩、正面特写以及第三人称视角均可灵活切换。

先拍刘东君爬向主坑道的片段,再拍敌人炮击过后战士们通过甬道前往地表阵地的片段。

这两场戏不考验演技,但是非常容易出错,因为甬道过于狭窄,对演员行动和镜头运镜的配合要求极为苛刻。

幸好全内景戏拍起来终归要容易些,就是演员们爬进爬出累得不轻。

甬道戏拍完之后,就是坑道场景的最后一幕,石磊的动员戏。

路平“研发”的自适应弹力板,终于要派上用场了。

由于更加靠近地表,且坑道出口不止一个,因此这场戏的布光更加复杂。

同时因为要模拟重炮轰炸头顶落土的效果,遮光挂板不能再挂头顶,灯光组只能利用四壁的遮光面来模拟光源。

王老爷子使尽浑身解数,把镜面反射玩出了花,头顶的灯挂得如同正月十五开灯会。

开灯,试拍,关灯,调试,再开灯,再试拍,再关灯,再调试。

每一次调试,都需要反复降下、升起吊杆,而半空中的吊杆会相互影响,牵一发即动全身。

于是只是布光,就整整搞了两天。

万事俱备之后,十几个演员踏上弹力板,一一就位。

路平指挥助手把落土的顶盖吊装好,然后把顶盖的震动装置接到弹力板的电机上。

然后他把弹力板上的程序开关打开,空旷的摄影棚里,传出“吭、吭”的沉闷震动声。

根据音量控制电机开关闭合,一个很容易实现的小程序。

电机驱动弹力板发出“波浪”,同步驱动顶盖的震动装置,把顶盖里预存的灰土抖下来。

路平到现在也不懂什么“湍流”,不过加了一层水垫子之后,“波浪”确实没那么规则了。

坏处也不是没有,演员站在上面更加不稳,大部分演员不得不改站为坐或躺。

但是石磊是不能坐的,指导员做战前动员,怎么可以坐着说呢。

条件如此,只能请石老师尽量克服了。

这场戏拍起来很不容易。

石磊不容易,其他演员不容易,幕后同样不容易。

每一次试拍,都如同是在撞大运。

石磊要一边对抗震动稳住身形,一边声情并茂地念出长段台词,一点儿也不能错。

其他演员要全程进入角色,在镜头摇过来的时候给出正确的反应。

而且这场戏不止是一个人说一群人听,毕竟模拟的是重炮和航弹,是能震死人的。

李玉成讲述的战斗历程,陈一鸣基本原封不动地复刻到了电影里。

因此中间还穿插有重伤员牺牲的情节,这又是一个考验演员即时反应的重头戏。

整段长镜头时长6分半,从头到尾涉及到将近三位数的镜头运动,不出错的概率可想而知。

拍到第三天,陈一鸣不得不给桑平的助手放假,重新请出保罗大神。

虽然保罗掌镜就得跟着演员一起“哆嗦”,会不可避免地导致伪纪录片的效果。

但是机操确实做不到人操的即时反应和模糊处理,由此带来的质感损失,比镜头的晃动更加令陈一鸣无法接受。

更要命的是,主摄影师一改,之前磨合许久的一整套人机互动流程都跟着一起完蛋,又要从头再来。

折腾了三天,演员和摄影师才算是磨合得差不多,可以实拍了。

石磊把那套词儿都念到麻木了,磊嫂来电话,他接起来第一句话都是“同志们!”

三校学生们更是脱了一层皮,每天都要在弹力板上抖上好几个钟头,收工下了板子人还像是踩在电门上,拍到后面脸色白的都不用补妆。

偏偏演员中间还有一个刘东君在,人家一个中学生都不叫苦不叫累,让他们这些大学生怎么好意思抱怨?

路平的道具组同样不清闲,弹力板和头顶的盖板是应急产品,根本没想过经久耐用,结果就是平均下来一天报废一套,道具师傅要不停做新的。

灯光也不轻省,弹力板的震动会影响到四壁的框体墙板,进而带动遮光挂板,挂板的吊杆又会联动灯具吊杆。

于是每次实拍结束,灯光组都要做一次调试,反反复复地吊起降下,集体患上晚期颈椎病。

等这一幕最终拍完的时候,影棚里的所有人都委顿于地,连欢呼的劲头都没有了。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

上一章 添加书签 返回书页 下一章
添加书签
字号
A+ A A-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书架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