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顺水推舟,开放互市!(求月票)
朝堂上。
杀机弥漫。
眼下。
整个朝堂已经是分为了三派。
亦如同之前司空见惯的那般。
以韩安国为首的求和派。
以张家为首的主战派。
还有就是以陈平等人为首的中立派。
求和派与主战派争吵不休。
为了所谓的大义,引经据典。
韩安国自始至终都在强调,和亲是汉高祖定下的政策。
而张伟则是表述。
时代在发展,大汉之前之于匈奴的政策也该变一变。
别的不说。
当时的大汉内忧外患。
现在的大汉则是兵强马壮。
完全有能力发动战争。
就如同题外人一般。
朝堂前的刘彻看着眼前的一幕。
甚至感觉到有些许的荒唐。
这一世,韩安国虽说并没有参与七国之乱。
但也是凭借功绩一步步地踏上御史大夫的地位。
能力是实打实的。
一个很有能力的统帅。
王恢是主管大汉外交。
也算是位高权重。
前者是武将,后者则是文臣。
然而。
管外交的大臣想打仗,以打仗成名的大臣却想和亲。
文臣极力的想促成此事,武将却极力地避免打仗。
这一幕,简直荒唐。
但。
倒也不算奇怪。
自古以来,帝王心术,所讲的不就是平衡二字吗?
平衡,平衡,有几方且势均力敌。
这才叫平衡。
东风和西风。
身为帝王,是绝对不能出现任何一方彻底压倒的情况。
然而。
眼下,刘彻倒是真的想看到这一幕。
别的不说。
刘恒绝对是这群人中最好战的帝王。
如此。
他比任何人都渴望与匈奴一战!
张伟的一番话。
让整个朝堂都是陷入了沉默。
只有刘彻目光灼灼。
韩安国寸步不让。
即便是没有历史中记载的那些功绩。
但。
身为大汉的御史大夫。
尤其是这么一场战斗完全可以避免。
陛下已然被张家妖言惑众。
拿大汉的国运与匈奴对赌。
也不想想,大汉是什么?
天朝上国!
别的不说。
就小小的匈奴,绝对不值得大汉如此做。
而且。
万一,万一大汉真的出现问题。
大汉怎么办?
自己怎么?
不管如何,一定要保住大汉!
一定不能与匈奴开战!
韩安国打定主意。
倒也不能说他有错。
只是他的这个理由,确实是太过于堂而皇之。
甚至是懦弱。
“陛下,依照臣所见,匈奴之事还可从长计议。毕竟,张家不过是在边境捕风捉影,就凭此与匈奴开战,之于我大汉实在是不值,且……”
韩安国欲言又止。
刘彻有些不耐地开口。
“韩御史,有什么话你直言就好,畅所欲言。朕之于你们的建议都会有所考虑。”
得到刘彻的支持。
即便是这个支持不是那么真心。
韩安国缓缓开口。
“且,陛下,臣并非是长他人之志气而灭自己威风,实乃匈奴逐水而居,且以骑兵为主。我大汉打赢这场战争不难,难的是如何将匈奴尽数歼灭。而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若是与匈奴就这么轻易的结下梁子,我大汉尚且不怕,但大汉的边境自然是不堪其扰。我大汉国土广贸,若是匈奴真不顾一切的骚扰,我大汉边疆必然永无宁日!”
韩安国直接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韩御史,言之有理,只是你是否想过,我等想要对匈奴动手,亦是在有万全之策之后才会如此。”
“伱之顾虑,我等早有考虑。打蛇不死反受其害。但,如果我大汉能将其一网打尽,亦或是一举将其歼灭,那么你又当如何?”
张伟直接操纵着张旺川接过话茬。
以韩安国的话为切口。
连续的几声质问,似乎让韩安国都有些愣神。
“若是张家有万全之策,我等自然是愿意支持。只是,事情关乎我大汉国运,即便是你张家敢以一家老小的性命担保,我等又岂敢依此行事?”
又有一人走出队列。
所言之事却是让刘彻神色一沉。
看样子。
眼下,大汉太平许久。
朝堂之中,即便是张伟提前联系了一部分人。
所谓的求和派,或者说是偏安之朝臣。
依旧是占据了朝中主体。
只是。
这不行。
这完全违逆了刘彻原本的意思。
他们哪里是在反驳张家?
大家都是心知肚明。
张家与刘家关系莫逆。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好的几乎是穿同一条裤子。
这么一个关系。
张家跳出来表示想打匈奴。
刘彻没有支持,也没有拒绝。
看似暧昧,实则这就是刘彻最好的态度。
就像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其实说起来,张家就是刘彻推到台前唱白脸的人。
只是。
朝臣即便是知晓刘彻的意思。
也并不想他如意。
或者换句话说。
即便是身为帝王,刘彻也并非是一言而决。
国家大事,更是需要得到所有,或者是绝大多数人的一致认可。
若是真的一意孤行。
后果显而易见。
历史上记载的一些专断独横的帝王,都是被极力的抹黑。
刘彻亦是清楚此间的道理。
所以无论是装也好,还是心知肚明也罢。
张家代表的是刘彻的态度,但听不听,又是朝廷的另一个态度了。
眼下,求和派占据了朝堂的主体。
即便是张伟奔走联系。
纠结起了一派人。
但。
堂皇大势不可避免。
至少。
张伟清楚地记得,历史上,在朝会中,刘彻也是表达了他的这份意思。
一如现在这般。
遭到了求和派极力抵制。
刘彻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只能是暂时搁置。
张伟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如今,张家体量庞大的同时。
自然是不能肆意妄为。
越发地如履薄冰。
朝堂上,求和的呼声如此之大。
刘彻尚且不能一意孤行,他张家自然不会做出螳臂当车之举。
只是。
还是有些的不甘心啊。
屏幕前的张伟有些无奈。
世间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他张家发展至今。
自然不是事事顺心的。
或许是张家在大汉一直以来的顺风顺水。
让张伟有些飘了。
所有的一切,都在自己的思索和布局之内。
但。
需要知道。
古人的智慧也是无穷的。
别的不说。
就古代的各种发明,即便是放到现今。
都称得上一句巧夺天工。
更何况。
朝堂上,能够站在这里的,哪一个不是人中豪杰?
微微轻叹了一声。
张伟将张旺川怀中的纸握紧又收拢。
在朝会前,他曾得到消息。
阏氏愿意与他张家合作。
当然,这只是一份初步的意愿。
张伟自然是不可能直接将想法和盘托出。
两边都需要表达出自己的诚意。
大汉亦是如此。
总不能大汉随便派个传信的过去告阏氏,他们大汉想要对匈奴进行包夹。
让他当内应里通外敌。
人家就傻乎乎的上钩。
不坑你就怪了。
信任,是建立在两边的基础上的。
大汉需要表达出自己的诚意。
同样的,阏氏也应当如此。
张伟不过是派人粗略地传达了这么一份意愿。
明说是不可能明说的。
只能说是那边阏氏有些意动。
但。
眼下,听朝堂上的声音。
众人就差把反对两个字写在脸上。
如此。
自然谈不上什么里应外合。
计划尚未实行就胎死腹中。
还真是憋屈。
屏幕前的张伟有些无奈。
此时此刻。
他亦是能体会到刘彻当时的心情。
这一回,即便是有张家的助力。
即便是张家四处奔走联系,甚至不惜在不少朝廷眼中引得了异样的目光。
他们依旧没有实现自己的想法。
朝堂上,刘彻沉吟了一番。
极力地的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本以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但。
没想到出师未捷身先死。
他亦是清楚。
张家已经尽力了。
也没有什么怪不怪的。
但,
多少还有些遗憾。
“诸位之顾虑,朕亦是清楚。朕思前想后。韩爱卿所言确有其事。当然,张爱卿所做这一切,都是为了我大汉。匈奴气焰嚣张,我大汉边关不堪其扰,确实是应该做出还击。”
说到这。
刘彻特地扫视了朝堂一周。
原本那些目光灼灼的人,心虚地低下了头。
他们本以为。
求和派占据上风,张家身为主战派,刘长自然是要给他们打50大板。
否则,如何能证明刘彻支持求和派的态度?
然而。
刘彻的一番反应,却让他们心头一颤。
说到底。
刘彻始终是和张家站在同一条线上。
而张家之所以如此行事。
势必是得了刘彻的暗示,甚至是明示。
故而。
他们的这一番反对,已经是引得了刘彻的不快。
刘彻给张家说话。
实则是开脱。
放在以往。
某些人早就跳出来落井下石了。
但。
刘彻用自己的态度表明了。
张家依旧是张家,张家与刘家之间的关系依旧不是他们能够比拟的。
即便是暂时性的西风压倒了东风。
他刘彻依旧是站在张家这边。
并不会因为朝堂的喜恶,或者说是争斗,而对张家有丝毫的不满。
再者。
张家自始至终,不都是贯彻刘彻的意识在行动吗?
于情于理,刘彻都不可能表达出一副疏远的样子。
“那么,就依照韩爱卿所言吧,我大汉与匈奴和亲一事,就由韩爱卿负责。就依照以往惯例,金银财锦一应陪嫁,依照以往礼仪制度。”
“不过,韩爱卿,出入匈奴之使者就由张家负责,也算是张家出了一份力。”
刘彻直接拍板。
韩安国负责和亲的事。
但是,出使匈奴以及和匈奴交接的事情就交给张家。
一方面。
算是一种对张家的安抚,不至于寒了张家的心。
另一方面就是刘彻的想法。
张家之前表示,与阏氏有所联系。
趁着这一趟和亲。
他们完全可以仔细商议,从长计议。
不得不说。
刘彻对于时机的洞察还是很敏锐的。
眼下。
张家与阏氏那边需要时间缓冲。
需要时间去兵遣将。
再者。
他们更是需要一个由头,麻痹匈奴。
匈奴在试探大汉。
而他们大汉,又何尝不是在故意放纵匈奴呢?
这么一想。
豁然开朗。
“陛下,依照臣之所见,不仅我们要与匈奴和亲,而且,我们可以适当的开放我们大汉边关的集市,与匈奴积极互市。”
“匈奴为什么要屡次进犯我大汉边境?无非是塞外苦寒,他们只能养牛羊,缺乏各种生存之物。而我们与匈奴互市,则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能够以牛羊换取其他物资的渠道。”
“如此一来,我大汉与匈奴势必会更加亲近,亲上加亲。再者,匈奴之于我们汉朝,也会更加亲近,与匈奴交好。”
张伟再一次走出队列。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
顿时。
满朝皆惊。
他们听到了什么?
原本坚定的主战派,张家,竟然是顺水推舟,在答应和亲之后。
表示要与匈奴通商?
这可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而且,在这群求和派眼中。
他们依旧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天朝上国。
匈奴不过是蛮夷之地。
他们与匈奴和亲,想要维持良好的关系,不过是不想看两国关系恶化,进而影响到大汉罢了。
在他们眼中,匈奴就是块狗皮膏药。
没必要招惹。
然而。
现在张家却是主动表示要与匈奴开通集市?
这……
别说是各个朝臣了。
就是刘彻自己也一脸懵逼。
这是什么情况?
莫不是张家在这一连串的打击下傻了?
但。
随即。
刘彻便是明白张伟话语中的深意。
他们之所以同意与匈奴和亲。
可不是像那群求和派一般所想的那样。
真的要与匈奴重归于好。
只是想要一个时间上的缓冲。
张伟表达的意思很简单。
既然要缓冲。
不如就缓冲个大的。
既然匈奴试探我大汉。
那么我大汉不如极尽表现出友好的意思。
不仅与你和亲,而且开通关市。
如此一来。
匈奴必定会欣喜若狂。
毕竟,塞外之地苦寒,匈奴缺少物资。
眼下,大汉国富民强,即便是他们也只敢以试探的态度简单骚扰。
大汉主动开放互市就不一样了。
这可是送上门来的利益!
如此一来。
匈奴势必会放松警惕。
这是一次战略性十足的妥协。
是一颗政治迷惑性很强的糖衣炮弹!
……
Ps:跪求推荐票,跪求月票!求兄弟们多多支持一下!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