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瓶山开始修仙法
第385章 建福宫 高功住持
在浏览器中输入 飞速中文.com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辞别船把头。

又与众人挥手告别。

一行五人牵马下船进入古渡。

和之前所过的古渡口大同小异,过往船只,夜宿于此,因为水运,渐渐人气鼎沸,形成一座小镇。

眼下亦是如此。

天色将夜,来往的大小船只纷纷入港。

过了江津渡,再往前一段水流湍急,江底暗礁巨石无数,就是经验再老道的船把头也不敢轻易在夜里走船。

所以大都会选择在江津渡过夜。

小镇上吃口热呼饭。

还能补给下米粮。

等第二天一早,天亮了再启程。

除了他们外,世世代代住在此地靠水吃水的渔民。

这会也趁着天黑前归来。

带着大网鱼获。

站在船头上吆喝着。

还未上岸。

早早就有附近酒楼、餐馆或者镇上居民在等着。

刚出水的江鱼,最是新鲜,简单处理下,或炸或煮,撒点盐,外加几颗辣子,就是一道珍馐美味。

几人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都有些被气氛感染。

“掌柜的,有头铁牛。”

昆仑走在最前,高头大马,光是站在那,就给人一股惊人的压迫感。

这年头乱世里头,因为营养不良,个子普遍不高。

近两米高的他,无论放在哪都是最为醒目的存在。

一路上,不知引来多少惊叹的目光。

有趁着人多,藏在人群里想着浑水摸鱼的老荣佛爷,看到他都下意识老实起来,就算是生面孔,但这架势,真被抓到打断手也是活该。

等走过岸边。

昆仑忽然指着前方,眉眼间闪过一丝惊奇。

几个人跟上前一看。

古渡口,与小镇相连的岸边,赫然矗立着一尊铁牛,脚下踏着一块礁石,双眸炯炯有神,气势恢宏。

“镇水兽!”

陈玉楼挑了挑眉。

前段时日,过黄河时他们才聊起过,没想到在此处倒是见到了。

铁牛背上被摸的铮亮一片,犹如一方铜镜。

几个小孩,围在一旁嬉戏打闹。

甚至还能见到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家,一脸恭敬的摸着牛背,口中念念有词,听着无外乎祈求庇护无病无灾一类的话。

除此外,铁牛脚边树着一块石碑。

借着微暗的天光,陈玉楼凑上前看了看,才发现这尊铁牛铸造于明初。

因为山洪爆发,年年水患。

当时在任的巡抚,途径此地,听人说是水蛟作乱,特地拨下官银,又在民间筹措,请了能工巧匠铸造,以此镇住滔天洪水。

也因此,此处小镇又被称之为牛溪镇。

“快六七百年了,还能保存的如此之好,用料确实扎实。”

轻轻拍了下,一股厚重感扑面而来。

陈玉楼忍不住感慨道。

要知道,铜铁之物,最是容易锈蚀腐坏,而且此处还是靠近江边,水气深重,存放尤其不易。

牵马驻足看了一阵。

几个人不再耽误,纷纷跳上马背,穿过古镇,直奔东边而去。

都不用问路。

青城山主峰高耸入云,这一片虽然山势连绵,崇山不断,但老君阁鹤立鸡群,一眼就能看的清清楚楚。

入春后,白天比冬日要长不少。

借着斜阳微光,一行人马不停蹄,总算在天色彻底黑下来前,抵达了青城山外。

一入其中。

众人便看到山中群峰起伏环绕,林木葱茏幽翠。

诸峰环峙曲径通幽。

也难怪自古以来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最为关键的是。

山脚下有丹梯千级,通往最高处的老君阁。

山下官道两侧,有一条古街,酒楼、餐馆林立,供给来往山上的游客住宿休息。

骑马不好登山。

一行人顺势找了个酒楼,将马寄养,嘱咐伙计好好喂养,他们又备了些清水以及食物,万事俱备后,沿着山下丹梯径直往上。

与终南山七月封山不同。

青城山常年不禁,游人香客络绎不绝。

即便已经入夜,山脚下的古街上还能见到不少人,听口音,远不止川渝这边,天南海北的人都有。

其中甚至还有关外的人。

只不过,看他们样子,神色间难掩萧瑟忧愁,有种远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

大概率是从北方逃难来的人。

如今,可不止北方,南方同样如此,各地军阀割据,战火不断,老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能够逃命活下来已经殊为不易。

一行人对此已经见怪不怪。

穿过古街,从山脚下驻马台上径直向上。

入夜时分下的青城山,比起白日更为幽静,除却鸟叫虫鸣外几乎再无喧闹,就算偶有同行的人,也只是随意打个招呼,便错身而过,继续赶路。

“陈掌柜,这青城山应该也属于道家洞天吧?”

等一行人走到半山腰,找了一处供人休息的亭子坐下,老洋人抬头看了眼四周,只觉得山中幽境,灵气深重。

“与终南山并列十大洞天,为第五洞,号曰宝仙九室之天。”

“而且,自古就与武当、龙虎、齐云、景福合称五大仙山,比起太乙山位格更高。”

陈玉楼点点头,轻声回应道。

青城山在道教中的地位,丝毫不弱于武当和龙虎。

据说轩辕黄帝时,就有号宁封子之人,在青城山隐居修道,更是向黄帝传授御风云的龙跻之术,黄帝筑坛拜其为五岳丈人,故而青城山又称丈人山。

山中供奉‘五岳丈人宁封真君’。

除此外,西汉末年,蜀中八仙之一的阴长生入山修行。

此人在丹道上的造诣极为惊人。

几乎可以称之为,道家丹鼎派的祖师。

道门流传的诸多真经古法,皆是由他亲手修撰,如《太清金液神丹经》《周易参同契》《金碧五相类参同契》《阴真君金木火丹论》《阴真君五丹决》。

以金丹、黄白之术名动天下的抱朴子葛洪,便是传承的阴长生。

不过,真正奠定青城山为道教名山地位的却是张道陵。

东汉汉安二年,在写毕二十四道书两年后,张道陵从鹤鸣山抵达青城山,在此结庐修行传道。

也就是天师洞。

至此。

道教才真正成名。

青城山也自此成为道教四大名山之首。

无数人慕名而来,结庐修道。

到了隋唐时,因为帝王家的扶持,这个时代的青城山,实乃‘神仙都会之府’,山上宫观遍布,高道辈出。

唐僖宗曾命青城山修灵宝道场,罗天大醮,设醮位两千四百个。

为历代之最。

虽然之后数朝,因为战祸或者其他缘故,青城山不如前朝兴盛,但两千年来青城道门从未没落。

北宋时,更是成为道教龙门派圣地。

如今民国。

山上也有大大小小数十座古观道宫。

即便比起太乙山上百余道观的景象略有不如,但也足够惊人了。

是以,山上香火不断。

一路看到的香客中,不少人都是自带香火上山,甚至连夜上山,就是想要趁着天亮时,烧到第一注头香。

“难怪了。”

听到他一番解释。

身侧几人都是下意识点了点头。

也不怪香客如织,几千年的传承,哪里是那些小山头中破观旧庙能够比拟。

一路走走歇歇。

足足两个钟头后,一股浓郁的香火味道散开,几乎融入了漫山之间,不时还能听见一道道厚重古朴的钟声。

到了这一处。

随行的那些香客明显激动起来,脚步都快了不少。

“到建福宫了!”

见杨方几人脸上露出错愕之色,陈玉楼平静道。

建福宫便是当年宁封子修行之处。

青城山也是他的道场。

可想而知,建福宫香火之鼎盛,绝大多数香客都是来此烧香。

即便天色已经漆黑。

道观中仍旧灯火通明。

等他们越过前方幽静处,一眼望去,古朴苍重的道观掩映在古松翠柏之间,依山而建,气势恢宏。

门内门外。

到处都是人影。

不少人握着点燃的香火,一脸虔诚之色,冲着殿内供奉的宁封真君神像不断祈福,口中低声喃喃。

“掌柜的,我们要不要?”

见此情形。

昆仑低声询问了一句。

毕竟是道家古观,真君修行之所。

“看看也无妨。”

陈玉楼点点头。

建福宫位于山腰处,而他们此行的目的地天师洞,则是山巅之上,第三混元顶悬崖峭壁之间,只有一条古栈道可以上下。

走了一夜,入观烧柱香,就当是歇息歇息。

有他这句吩咐。

其余几人自然不会拒绝。

当即简单整理了下衣着,好歹是道家清净之地,不至于风尘仆仆,蓬头垢面。

越过前门大院,跨过石殿门道。

殿内熙熙攘攘。

很难想象,眼下已经入夜许久,而且不是宁封真君的诞辰,或者有占醮一类的仪式,就是再寻常不过的日子。

大半夜都有如此之多的人上山烧香。

可想而知,青城山道教之盛。

而陈玉楼答应入观,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整座建福宫,笼罩在一层沛然莫御的清气之中,一派道家凛然气象。

这只能说明一点。

宫内有道家传承,而且有大修行者。

当日在终南山,自拔仙台往鳌山而去,纯阳宫给他的感觉亦是如此。

只不过,前者气息凌厉,犹如刀剑,此处气息却是中正宁和,让人心神下意识安定宁静下来。

“这……”

跟在身后,一路上不曾说话的鹧鸪哨,明显也意识到了这点。

入门的一刹那。

眸光便微微一动,双手垂在身侧,目光四下扫过,隐隐透着几分惊奇。

“陈兄。”

“嘘……先进门看看再说。”

见他张口欲言,陈玉楼只是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毕竟贸然登门。

都是修行之辈。

他们能有感应,对方也一定有所察觉。

鹧鸪哨暗暗点了点头。

见师兄和陈掌柜如此,老洋人似乎想到了什么,下意识收起心思,神色间多了几分凝然之色。

几个人随着香客,跨过大门,进入前殿。

灯火通明中。

一尊足有数米高的神像坐落在神龛之中。

目光炯炯,神色宁和。

手捧一卷天书。

不是宁封真君又是谁?

蒲团上跪着数位虔诚香客。

一旁的竹筒里插着木香,不时有人上前去取,自行对着蜡烛点燃,整个大殿内青烟袅袅,衬托的真君神像更是庄严厚重。

“陈掌柜,我去取香火?”

见几人并无动作,杨方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意思,低声询问了一句。

“好。”

听他问起。

陈玉楼这才从大殿头顶上偌大的几个墨字上收回目光,点了点头。

等取过香火。

几人各自拿了三根,插入香炉之中。

冲着神像拜了拜,也算是逢山拜山,遇水拜水了。

等几人转身走出大殿。

落在后边的老洋人突然察觉到不太对劲,师兄和陈掌柜不知道为何,停了下脚步,站在大门处。

他被拦在身后,进退不得。

先行一步出去的昆仑和杨方也反应过来。

下意识顺着两人目光,朝远处望去。

只见熙熙攘攘的香客之中。

不知何时多出了一个老道身影。

看上去足有古稀高龄,须发皆白,身上穿着一件浆洗到发白的青色道袍,长发束在脑后,双手托着一把浮尘。

身形清瘦,精神却是矍铄过人。

一双眸子尤为清亮。

眼下明明身处众人之间,但却有种矗立云海,覆海之重的高深莫测感。

两人就算反应再慢。

此刻从那老道身上气质,也能明白过来。

此人绝不简单。

比起当日在终南山上见到的捣药老真人,气息还要深厚,如渊如岳,难以揣度。

“湘阴陈玉楼。”

“见过前辈!”

陈玉楼率先回过神来。

虽然早就料到他们一行人,迟早会被观中高道察觉,但就算是他也没想到,这位来的竟是如此之快。

轻风自身外拂过,片羽不沾。

已然是修行到极高境界的道门高人。

随着他话音起。

身侧的鹧鸪哨,也立刻明悟,双手抱拳躬身道。

“鹧鸪哨,见过前辈。”

听到师兄和陈掌柜自报家门,还留在殿内的老洋人,哪里还会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下意识踮起脚尖,好奇的望了过去。

“诸位道友,来我建福宫,实在是蓬荜生辉。”

老道手中浮尘轻扬,动静之间,皆是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出尘之意。

也没理会鹧鸪哨,明明身穿道袍,结着道髻,却以江湖武夫见礼,只是淡淡一笑。

“老道行崖,忝为建福宫住持。”

“诸位远道而来,还请后山一叙!”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

上一章 添加书签 返回书页 下一章
添加书签
字号
A+ A A-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书架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