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宋
第196章 刘二郎是个好臣子!
在浏览器中输入 飞速中文.com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第196章刘二郎是个好臣子!

“天天闷得人来彀,把深思都变作仇,比及相对待追求,见了依前还又休,是背面相思对面羞。”

有伶人在台上咿咿呀呀唱着,伴奏的是胡琴、小鼓、笛子、高板,偶尔还有几声锣响。

赵佶坐在台下,一身淡青色道袍,一顶平头幞头。

晃着头,微闭着眼睛,翘着二郎腿,右手在右腿上轻轻地敲打着。

唱了一折,上面的伶人都停下来,眼巴巴地看着赵佶。

赵佶微闭着眼睛想了一会,睁开眼睛说道:“嗯,还行,下一折。”

上面的伶人继续。

“.马儿登程,车儿归舍,马儿往西行,坐车儿往东拽,两口儿一步离得远一步也。”

唱完一折,伶人们又停下来,看着赵佶。

两刻钟后,一辆普通的牛车从宝篆宫后门,悄悄驶出。

赵佶摆摆手,“跟你们无关,是这曲子没有配好,朕的过失。这曲子,总是找不到那个调,抓不到那个韵,不圆满,不好,不美。”

“你自己拟的那几个名字里,这个名字最雅。”赵佶说了一句,随即问起正事来,“西城括地所的事,可有呈文?”

以前千言万语不如一默的御史谏官们,各个神勇起来,弹劾杨戬的奏章,如同冬月的大雪,不几天就挤满了进奏院。

赵佶的头继续晃来晃去,右手在腿上继续敲打,但是节奏一下慢似一下,最后,右手在腿上用力一拍。

臣觉得,这曲调,当用民间小调,方可体现莺莺即爱又怨,即胆大又羞怯,天人交战,矛盾至极的情感。”

身边的内侍对他想起一出是一出的行径早就习以为常,问道:“官家,怎么个去法?”

外表光鲜的壳被敲开,里面腥臭至极的污秽,扑面而来。无数家破人亡的血案被摆到了桌面上,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若愚,刘若愚,大智若愚,你这名字,改得好。”车里,赵佶摇头晃脑地说道。

斜着屁股坐在下首的刘若愚答道:“都是官家的恩典。

赵佶摇头晃脑地叹气,身边一位内侍凑近说道:“官家,要不去向李师师李大家请教一番。她的曲舞天下并绝。且常在民间,各地诸调听得多。

台上的伶人连忙跪下,连连称罪。

赵佶眼睛一亮,“若愚,说得好。这折长亭送别,就是你刚才说得这个即又的韵,抓不到,所以不圆满,不美。

“微服去,若愚,你带几个内侍常服乔装,再叮嘱殿前直,便装护卫。”

车旁紧跟着四人,前后还有两辆牛车,相隔不远不近。

杨戬获罪,被贬斥去给先帝看陵,没几天居然“病死”。

对,去师师那里问问。嗯,确实好久没去金钱巷了。甚是有些想她了。”

“是。”

“唉!总是这一段,不行,不行!总是差那么点味道。”

而今得了官家恩典,擢升为副都知,勾管皇城司事,有颜祭拜先祖,敢认祖归宗,故而再请了官家的恩典,归宗刘姓,赐名若愚。”

臣自小失怙,随母亲改嫁杨家,后来被杨家送进宫里,记了姓杨。名字也是若、有等字,加金木水火土胡乱取得,得名杨若水。

加上《大宋风华报》、《士林报》等几家有影响力的新势力报纸,跟进报道,影响迅速扩大到大江南北。

州县的官员和名士们,纷纷义愤填膺地上疏,在杨戬的坟头载歌载舞,尽情地表演。

赵佶是要脸面的,这么恶劣腌臜的事,当然要严肃处理,妥善安置。

“回官家的话,西城括地所名下,合计良田三百九十三万亩,其中两百四十万亩,在京西北路,三十七万亩在京畿,四十九万亩在京东东西路,其余的在河北路,淮南西路。

京西北路顺昌府(颍州)、蔡州、陈州、颍昌府、汝州的两百四十万亩地,被刘国侯跑到政事堂,纠缠了几日,抢到手,划给了德胜军。”

“全给了德胜军?”赵佶很是不舍。

虽然划给德胜军,对于朝廷和自己而言,是肉从左边的篮子换到了右边的篮子。因为德胜军虽然有军号,却是厢军。

厢军嘛,本质上就是给朝廷种地的“公田佃户”,上缴的赋税,直接入常平仓。

可是两百万亩,都是西城所搜刮来的良田,全给了德胜军,赵佶莫名地有些心痛。

刘二郎,你真是个强盗!

“官家,郑相和王相也因此跟刘国侯据理力争,最终达成协议,朝廷把这几年在京畿、京西南北路收编的流民,一并编为厢军,交由刘国侯制置。

刘国侯勉强答应了,但是要求把西城所在京西、京畿和淮西北路的良田全部给新编厢军。”

“那不行!”赵佶连连摇头,“不能给得太多。刘二郎经营有方,但是不能由着他来。”

“官家圣明,郑相和王相也是这么想的,几经争执,终于达成协议,西城所在京西路的良田,分两百一十万亩给刘国侯,再把淮西北路的三十万亩良田补给他,凑齐两百四十万亩,拨给德胜军和新编厢军。

其余京畿、京东、河北的良田,或充入公田,或挂在那里,等官家赏赐。”

赵佶满意点点头,这还差不多。

他知道,里面肯定要猫腻,大量的良田会以各种手段流入到众臣手里。但赵佶不在意,只要事情办得体面,其它细节都好说。

水至清则无鱼。

“新编厢军可有说法?”

“回官家的话,刘国侯已经上疏,请官家赐名。”

“德绥军吧,德绥威服。德胜军在西,德绥军在东,好生收容安置那些流民。”

赵佶心里清楚,德绥军收编的流民,绝大多数是西城所搜刮良田时,被迫沦为流民的百姓。甚至长水军、德胜军、中垒军收编的流民里,就有不少。

只是现在还追究这些,有什么意义?

赵佶继续说道:“刘二郎善经营,德胜、长水、中垒军编练有素,调治有方。德绥军新编流民,交给他,朕也放心。”

“官家,皇城司在各军安插有人手,定期呈送禀文。”

“嗯,又有什么新鲜事?”

“官家,中垒军以工匠为主,目前已经尽揽京畿、京西、京东等州县的河道疏浚、河堤修葺,以及桥梁道路、城池官舍的修建和维护。还自办有煤厂、砖石厂,水泥厂,以及炼铁厂。”

“炼体厂?”赵佶眉头一挑。

“是的,”刘若愚不慌不忙地答道,“就是炼制一些粗铁,产量不多,只是用在桥梁、塔阁等建筑上。前些日子,中垒军给神霄观修建了紫霄五雷塔,用的什么钢筋水泥混凝土浇灌法,两月竣工,十分神速。

前几日京西地震,汴京震倒了不少房屋,那塔纹丝不动。元妙先生十分满意,还建议在道观宫宇中,都用这新法。”

赵佶点点头,不再放在心上。

“继续!”

路上无聊,赵佶就当是听着解闷。

“长水军在泰、通、高邮州县,广种棉花。”

“棉花我知道,就是白叠子和吉贝。”

“官家真是博学多才,臣敬佩。”刘若愚奉承了一句,继续说道,“长水军还有一个农业研究所,专门研究稻谷和棉花良种,还向海商重金悬赏占城、真腊稻良种,以及南海海岛吉贝的良种。也向河西商人悬赏白叠子良种。”

“研究?”

“官家,《世说新语》有云,‘殷仲堪精核玄论,人谓莫不研究’。”

“对,钻研求索。”

“德胜军也有农业研究所,除了研究小麦、粟米、大豆等良种外,还研究牛羊猪,鸡鸭鱼等良种和饲养。三军还办有技能讲习所,延请技艺高超的农人、匠人,讲授耕种、营造、铁木等技能。”

“二郎倒是有很多奇思妙想。若愚,加上德绥军,二郎制置的厢军有多少了?”

“官家,德胜军二十三万,在汝、蔡州和颍昌府;长水军二十五万,在泰、通州和高邮军;中垒军十二万,在应天、兴仁府(济阴)和广济军(定陶);德绥军二十六万,在陈、亳州和顺昌府。合计男女老幼八十六万有余。”

“二郎帮忙安置了如此多的流民,为国解难,为君分忧,良臣,忠臣啊!”

赵佶感叹道。

厢军收编流民,好生安置,虽然是祖宗之法,但是搞得像刘国璋这样有模有样,却是少见。

以前的厢军,就跟圈禁一般,把流民圈在一起,种地、做工、开矿,不顾死活,与奴隶一般,不多日民乱就会彼此起伏——大宋朝起义数量历朝第一,可不是浪得虚名。

刘国璋却是完全一套手段,编制如军队,以互助组方式干活,有指挥部、有仓库、有医护站、有技术站、有宣讲队,玩得是农垦部队那一套。

加上分配很合理,福利有保障,百姓自然就情绪稳定。

然后是“联产承包”、“挂靠承包”、“鼓励队办工厂”等激励措施,百姓们的生产积极性迅猛提高,产出是其它厢军望尘莫及,甚至远远超出地方上一般农户的产出。

产出高,赋税也就跟着上来。才短短几个月,就已经让户部的官吏刮目相看。

大家都期待着,今年秋收,刘二郎制置的几支厢军,会给大家爆出什么样的惊喜!

“直娘贼的!李师师不就是个婊子吗?镶金还是嵌玉了,老子非得睡上一回不可!”

猛地外面有骂声传进来,惹得赵佶勃然大怒。

那个混账王八蛋,敢动朕的禁脔!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

上一章 添加书签 返回书页 下一章
添加书签
字号
A+ A A-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书架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