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
第254章 不可错过
在浏览器中输入 飞速中文.com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刘浩的这一番愿赌服输,直接把众大臣都给惊了个目瞪口呆!!!

这算什么愿赌服输?

简直就特么的是雪中送炭,为汉朝延续国祚。

这称之为傻,都不足为过。

“南王,这…这万万不可啊,你这简直就是自毁临南,为汉延续国祚啊。”

沈亮第一个站出来不同意,阻止刘浩的犯傻行为。

其后彭温跟众大臣都跟着站出来阻止。

但刘浩心意已决不由这些大臣反驳,输就要输的起,他不但要给汉朝送最优的匠人,百姓,水稻胚种,这次还要亲临京城见一见刘言,也顺便回乡祭祖。

刘浩的这一番操作,直接把彭温以及众大臣都给吓出了一身冷汗,只有沈亮默不作声的好似在谋划什么。

“南王,这万不能回去啊,这一旦回去恐怕就难以再回来了。”彭温连忙阻止刘浩犯傻。

毕竟刘浩之前有改地封国之心,这次他要是亲临京城去见皇帝,那不是把头送到了皇帝的跟前,让他砍吗。

就算皇帝不砍了他脑袋,但肯定也会找几个理由把他给幽禁起来。

众大臣都纷纷劝说刘浩,此行就算是让王子代行,都绝不能亲临。

这一去绝对凶多吉少。

但刘浩却压根不听,还非常的自信刘言不会把他怎么样,毕竟他们都是出自一脉的手足兄弟。

“孤心意已决,决定带着彭相一起前往汉京,至于南沙城的政务暂由沈辅相代劳。”刘浩宣布完,就让众大臣即刻去准备。

见刘浩去意已决,众大臣也只无奈的领命。

这十名匠人还是胚种倒是好找,至于五十万的临南居民可是让众位大臣,忙乎了好几天才给凑足。

这还是给了不少的银两好处,才让这些居民愿意迁移中原。

在一切都准备妥以后,刘浩就浩浩荡荡的带着五十万居民前往中原,其规模浩荡之大,让守卫岳扬湘关的将军还以为是临南王造反了,吓得直接都不敢开关放行。

即使是刘浩派使臣说明了来意,守关的将军还是不敢轻易的放行,而是让人快马加鞭的返回京城请奏陛下定夺。

文颜在得知此事以后,先是有一些疑虑,但不过很快就给打消了,准临南王刘浩携带五十万临南居民入关。

对于文颜的这个准许,赵平安是立马就担忧的跳出来反驳不接受。

万一刘浩携带的五十万居民,都是军士假扮成的,这岂不是引狼入室?

众大臣也都纷纷附和,认为赵平安的担忧是对的,这可以让临南王亲临汉京祭祖,但绝对不能把五十万的临南居民放进来。

万一这是五十万临南军士假冒的,不止是汉朝要完蛋了就连带着他们也要完蛋。

对于众臣的反对,文颜也是紧皱起了眉头,一时不知该作何抉择。

就在文颜准备要妥协的时候,沈诃却在这时站了出来。

“陛下,你大可不必怀疑临南王刘浩,兴许这换成别的王可能会这样做,但临南王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

“他宅心仁厚光明磊落,这说送五十万临南居民迁来中原,那肯定都是临南居民,而不是临南的军士所假冒的。”沈诃向着文颜进谏道。

临南王刘浩能一统临南诸地,而诸地的百姓都愿心甘情愿的臣服刘浩,都是因为刘浩有一颗宅心仁厚的心。

“哼,你个从临南投靠来的丧家之犬,有什么资格在朝中说话。”

“你如此帮着临南王说话,莫不是临南王派来的内奸吧。”赵平安斜了一眼沈诃,话里话外都充满了羞辱。

面对赵平安的羞辱,沈诃也不恼火仅仅只是一笑,就对着御上的皇帝接着道:“就因为臣出自临南,所以才最了解临南王。”

“陛下若是错过了这等天赐良机,恐怕以后可就没有这等白捡的便宜了。”任昊也在此时站出来,力挺沈诃。

他虽然不了解临南王刘浩是什么样的人,但是却相信沈诃。

“陛下,我也相信沈侍郎所言。”李世纪也硬着头皮出来力挺,他是看着任昊站了出来,才跟着站出来的。

既然任昊都相信沈诃之言,那就代表着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应该是对的。

“我看你们就是蛇鼠一窝都没按什么好心,陛下绝不可听信三人之言。”赵平安立即反驳,众大臣也都跟着纷纷附和,认为任昊还要李世纪都被临南王给收买,也成了临南王刘浩的内奸。

若不是内奸,就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此时坐在御上的文颜,面对朝中吵成的两派,也是深思熟虑了一会儿。

结合着沈诃的所言,文颜最终还是同意刘浩带着五十万临南居民进入中原。

至于这五十万居民该安置在哪里,又是一个非常头疼的事情,对此他又开始问及起群臣的意见。

赵平安还是坚持中原为天朝上人的想法,要把这五十万临南居民都送去寒热的矿地,让他们干最重最累的活儿,把他们的价值全部一次性压榨干净。

对于赵平安的这种提议,朝中大臣那全都是举双手赞成,且不能让这些刚下树的猴子污染了中原血脉。

对于这些大臣羞辱的称呼临南人是刚下树的猴子,沈诃倒是一脸的尴尬跟难堪,毕竟他就出自临南。

面对这些大臣不开化自诩天朝上人的思想,任昊跟李世纪都开始反驳,如果临南人真的是刚下树的猴子,又怎么会拥有先进的钢冶技术,又怎么会出现像沈诃一样优秀的杰出才俊。

做人尤其是做大臣的,就该开明一些,眼界也要放长远一些,别天天整一些有的没的优越,显得跟井底之蛙一般。

虽然中原是文化中心,但就不代表别地不会吸取发展出更加璀璨的文化来。

中原是文化中心的发展地,这除了向四方传播文化以外,也应该要吸收接纳周边的文化,使其变得更加璀璨才是。

如果一味的只往外传播,而不吸收接纳周边的文化,那么迟早会被淘汰会被消灭。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

上一章 添加书签 返回书页 下一章
添加书签
字号
A+ A A-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书架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