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第二百六十三章 大丰收
在浏览器中输入 飞速中文.com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朱元璋并不介意杀戮大儒,就算因此被骂成残暴之君,也没什么所谓,只要能够为大孙扫清障碍,他就乐意。

只是,这样一来,虽然可以一时压下矛盾,但不能解决根源问题。

儒生们藏在心里的的不满,会更加严重。

过个几年十几年,等他朱元璋一去,立刻就会沉渣泛起,再起波澜!

儒生们的反抗,会更加激烈,后果也更加严重。

当初。

他可是担心了好一阵子,生怕好大孙治不住大儒们被逼迫太甚,在朝堂上丢了面子。

哪知朱高煜手段明显更胜一筹,不仅把大儒们辩得哑口无言,还送去乡下。

这种处置方式,简直比打杀他们还要令人舒心!

“皇爷爷,这个下场,是大儒们应得的!”

“孙儿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整天不事生产,满口空言,对大明半点用没有!”

“要不是顾忌太多,孙儿还不想如此轻易的放过他们!”

朱高煜对儒门的厌恶,早已深入骨子里。

这次虽然胜了一手,他却不会就此罢手。

今后,还有更多针对儒生的手段!

“皇爷爷,大明之所以满朝儒生,官场上都是些光扯皮不干事的人,还有一个根源。”

“那就是科举!”

“孙儿准备,逐步对科举动手脚,改变科举选人的内容题目,逐步淘汰满纸空言之人!”

朱高煜神色一正,对朱元璋吐露接下来的大计划。

不过,科举可真的是所有读书人的命根子,不能轻动。朱高煜也只是有所计划,还远没有到动手的时候。

朱元璋听到科举二字,也收起的笑意,神色凝重起来。

他比朱高煜更清楚科举对大明的意义。

“大孙,这件事你可千万要谨慎!”

“咱举行科举,可不光是为了选拔人才,更为了维持天下稳定!”

“满天下的草莽龙蛇,要是不让他们钻进读书科举的笼子里,最终为朝廷所有,天下可就真的不安稳了!”

朱高煜郑重点头,示意自己知道轻重。

“皇爷爷放心,孙儿不会乱来的。”

“我会找一个,比科举当官更好的出路,给大明的聪明人,不让所有的人杰英才,都将一身智慧,浪费在皓首穷经之上!”

另一个出路,其实不用多说,朱高煜早就开始铺垫了。

那就是科技之道!

大明上亿的人口,不知能够诞生多少博学多才之辈。

他们都钻进儒家的笼子,浪费一身天赋,十分可惜。

若是可以引导他们,钻研科学道理,成为科学家,那就再好不过!

有朱高煜的引导,有无数聪明人才相助,大明的科技水平,定会一日千里,领先于全世界!

当他把这个畅想,给朱元璋讲述一番之后,引得朱元璋一阵深思。

“科学之道……”

“好大孙,你所说的,莫非是火药火枪,杂交育种,建造铁皮船,蒸汽机这些东西?”

“若是大明的人才能够主动研究这些,倒也不错!”

以这些东西的深奥程度,别说一辈子了,再聪明的人,十辈子也研究不透,永远有目标追求。根本不用担心他们图谋造反夺权了。

而研究出来的成果,却是对整个大明都有用。

如此一举两得的事,朱元璋又怎么会不同意?

“大孙,你准备怎么做?”

“皇爷爷会一直支持你的,尽管放手去吧!”

“咱就在这看着,大明在你手上,会走到哪一步!”

朱元璋给了朱高煜一万分的信任,他知道,这个好大孙的能力,比他更好,眼光比大明所有人都长远。

在他手里,大明只会更加繁盛壮大!

……

五月。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大明境内,大江南北,田地里大片大片的金黄麦穗,接天连地。

农民百姓望着枝头沉甸甸压弯要的麦子,乐的合不拢嘴。

“丰收,大丰收啊!”

“皇太孙殿下的粮种,也不知是怎么弄的,简直太神奇了!”

“今年这麦子,产量比往年好太多了,就是枕着馒头睡觉,也不是梦!”

原来,这些大丰收的农田,都用上了朱高煜提供的新粮种,说是能够提高产量。

本来,百姓们还有所怀疑。

但当他们亲眼看到丰收的景象,终于相信这话没错。

“这么大的穗子,上面的麦子一颗比一颗饱满。别说提高产量了,就是收获翻倍俺也信!”

“再晒上两个大太阳,就可以收割。”

“今年得好好称一称,亩产到底有多少!”

农民们都盼望着有一个好天气,能够顺利完成收割。

只要田里的麦子顺利收获进粮仓,今年全家人都可以吃饱,甚至吃上大白馒头!

也许是上天听到了农民们的祈祷。

接下来几天,全国都大范围晴好,基本没有因为雨水,影响小麦的收获。

很快。

一车又一车的粮食,从碾麦场打了出来,晒干后储藏起来。

各地的官府,也一边收着粮税,一边将今年的收获情况,整理成册,送往上级和朝廷。

……

金陵,户部衙门。

户部尚书卢平,正催着手下整理统计全国各地的粮食产量,好上报给皇太孙殿下。

他自己也亲自动手,核查一些地方郡县的奏报。

只是。

拿起公文看了没一会儿,卢平就坐不住了。

“丰收!”

“丰收!”

“又是丰收!”

“怎么所有的郡县公文,都是丰收,而且产量远胜于去年!”

“是不是哪里弄错了,还是更换了衡量单位?”

卢平在户部尚书这个位置上,已经坐过好几年了对每年的麦子夏收情况,了解得很清楚。

过去即使丰收年份,产量也没有这么高的。

要是一个两个地方,出现异常,还可以说是祥瑞。但大明处处大丰收,粮食产量大涨八成近了一倍,就不可思议了。

卢平怎么也不愿意相信,事情真的如此。

“查!”

“即刻派出钦差督粮官,去全国各地查探情况,检查粮仓!”

“我倒要看看,到底是真的全国大丰收,还是有人从中弄虚作假,要搞什么幺蛾子!”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

上一章 添加书签 返回书页 下一章
添加书签
字号
A+ A A-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书架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