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第77章 粮食问题
在浏览器中输入 飞速中文.com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第77章 粮食问题

次日,奉天殿。

朝会。

老朱向百官说了祭拜张士诚的事。

修缮坟墓,这需要工部出力,祭拜的话,还需要礼部制定流程。

上上下下,还是挺麻烦的。

不是几句话就能完事儿的。

龙椅上,老朱看着下方的文武百官,道:“张士诚虽然败在了咱的手下,但自古以来成王败寇,这没什么好说的。”

“不过,张士诚抗击元庭,出了不少力。”

“这方面,咱们也不能否认。”

“现如今,民间还有人在怀念当年的张士诚。”

“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咱准备派人修缮其陵墓。”

“并派太子代表朝廷,进行祭奠。”

“感谢他在抵抗元庭中做出的贡献。”

听到老朱这话,百官大感震撼。

这可不像他们认识的老朱啊!

不过话说回来,老朱这番话,完全是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占据了民族大义。

朝堂上的都是聪明人,他们不可能看不出来。

老朱这是想收服江浙之地的民心。

他们也没有反对,纷纷表示支持。

其中江浙之地出身的官员,更是激动不已。

“工部。”老朱开口。

“臣在。”工部尚书出列。

“张士诚陵墓的修缮,必须按照王爵的规格来。”

“他生前毕竟是一方诸侯,不可辱没其身份。”老朱叮嘱。

“臣遵旨!”

“礼部。”

“臣在。”

“关于祭奠的流程,你礼部要全权负责。”

“臣遵旨!”

散朝之后,这件事也很快便在京城扩散开来。

朱标等人都还没有离开京城呢,消息便已经传到了江浙之地。

数日之后。

朱标带着杨轩,还有工部和礼部的人离开了京城。

速度不快也不慢,等到了地方之后,一行人先是前往张士诚的陵墓看了看。

主要是工部的人要对如何修缮张士诚的陵墓进行规划。

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前期规划,制定方案,修缮,速度再快,也得几个月才行。

毕竟,老朱说了,要按照王爵规格来的。

江浙之地的百姓听说了此事之后,心中对朝廷有了不小的改观。

但是,如果能将赋税降低一点,他们会更加开心。

修缮陵墓的事有工部就行了,朱标不可能将所有时间都浪费在这些上面。

他和杨轩乔装打扮,深入民间微服私访。

杨轩的那句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深入民间之后,朱标才知道这里的底层百姓过的都是什么生活,怪不得周大会造反呢。

而杨轩的收获也不小。

对于这个时代的土地生产有了深刻的了解。

对于后世那些常见的粮食,比如土豆,玉米,红薯这些他在整个大明都没有见过。

他去过西北,也去过北方等地,现在南方也转了不少地方。

他并不知道土豆,玉米,红薯这些东西是什么时候出现在这片土地的。

前世也没有了解过相关历史。

但有很多东西都是从外面流传进这片土地的。

就比如胡萝卜,葡萄等,就是西汉时期从西域传进来了。

大唐时期,与西域各国联系紧密,该传进来的,应该都传进来了,现在还没有出现,那就说明,这些东西不是从陆地上传进来的。

很可能是从海上传过来的。

历史上不是有个大航海时代吗?

那是什么时候来着?

杨轩挠挠头,头皮发痒,一点也想不起来。

对了,历史上不是还有一个郑和下西洋吗?

明朝以前的历史没有记载,那就说明是这之后发生的事。

等以后见到了,让他出海将这些东西找回来。

越早找回来,就越早解决大明的粮食问题。

粮食问题,自古以来便困扰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几千年来,就没有吃饱肚子过。

所以看到好的土地,人们的第一想法就是拿来种粮食。

无他,饿怕了!

这个问题,直到后世才得以彻底解决。

感谢袁老…杨轩心里默默想着。

不过,就算没有土豆玉米等,那自己是不是可以尝试提升一下现有作物的产量?

就拿小麦水稻这些主粮来说。

这个时代的产量并不高。

一二百斤,三四百斤,是很常见的。

偶尔出现七八百斤的产量,也只是昙花一现,因为种植方法失传了。

“杨轩,你这几天怎么了,心不在焉的?”朱标发现杨轩一连好几天都在苦思冥想什么,终于忍不住内心的疑惑发问。

“殿下,臣在思考咱们大明的粮食问题。”

“这些天咱们也看到了,百姓们辛苦一年,到头来,地里的产出,不仅要缴纳赋税,还要被贪官污吏们盘剥。”

“至于佃户,那就更惨了。”

“地里的产出,大部分都要上交主家。”

“还要交税。”

“到自己手里的就没有多少了。”

“一年之中,很多时候,都要去挖野菜充饥。”

“咱们在京城的时候,吃得饱穿得暖。”

“臣外出带兵打仗的时候,后勤也很充足,将士们都有一口饭吃。”

“可深入民间一看,才知道他们付出了多少。”

“依臣看,陛下的洪武之治,最大的功臣,就是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百姓啊!”

杨轩叹息道。

“若是能将地里的产出再提高些,百姓们的日子也能好过些。”

“此次任务结束,臣回去之后,打算种一段时间的地。”

“试试有没有办法提升一下地里的产出。”

“哪怕一亩地能多产十数斤,甚至数十斤,那对大明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大名地大物博,别看一亩地的产出提升不多,但基数大啊。

总体上,那可是一个庞大的数目。

“杨轩,我能理解你,但是让你一个伯爵加驸马去种地,未免大材小用了。”

“你应该在朝堂上,在战场上发挥自己的作用。”

朱标道。

“殿下,自古以来,粮食问题便是关乎着国家安定的大事。”

“粮食物资充足,则国家安定,粮食物资不足,则必生大乱。”

“纵观历史,每每天下大乱,无不是这天下的粮食,养不活天下之人。”

“况且,臣心里已经有了想法,想尝试一番。”

“也许,,就成功了呢!”

“行吧,试试也无妨。”

……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

上一章 添加书签 返回书页 下一章
添加书签
字号
A+ A A-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书架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