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271章 谬误 (求打赏订阅支持)
在浏览器中输入 飞速中文.com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第271章谬误(求打赏订阅支持!)

扶苏忍不住问,“照你的意思,人满足了吃喝的欲望,随后就会去自觉追求礼?”

“那要是这么说,天下最富有的国家,一定是最好礼仪的。”

张苍竖起耳朵听着,顿时感觉眼前一片绿茫茫。

太子的思维转的太快了。但是听起来给人的感觉都是对的。

扶苏望着张苍,这个小白脸,一天天的一点本事都拿不出来,不知道养着他有什么用处。

“而你还认为,人通晓了礼仪,就能够各安其位。照你的道理,当大家都明白了礼仪,国就可以安定下来了?”

“可是伱的观点不仅和现实不符合,自身也有矛盾。”

扶苏想干点思想统一上的事情,他想用张苍试试看,能不能行。

张苍是荀卿的弟子。荀况曾经是天下赫赫有名的儒家代表人物,但是荀况是个主张量力而行的人,他的观点比较实际。

他坚持人性本恶,需要礼仪教化。这和秦国的治国理念刚好是契合的。

所以他的学说,在秦国的士人和秦吏之中非常受欢迎。

但是在本质上,荀卿其实是寻求了一种介于礼和法之间的手段,主张用内圣外王的方式治理民众。

法律惩罚和道德教化,两个本来就应该并驾齐驱,双管齐下。

但是从秦国的状况来看,已经完全走上了偏离的轨道。秦国为了走高速路,发展耕战体系,只顾眼前的现实效益,根本不顾其他的。

短期内,严刑峻法肯定有效果。

但是时间一久,秦国人就慢慢的价值观导向变了。

法律成了他们心中的底线。

慢慢的人们就开始这么想,“反正这么做不犯法,有什么不可以做的?”

时间一久,群众的道德就开始朝着法律这个最后的底线上滑落下来。

反而导致违法犯罪数量激增。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法律本身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道德下滑,这是道德最后一层底线。法律和道德的出现,都是为了组织人群中恶的一面增长扩大。

独立个体的人,本身就有恶与善两面性。

一旦政策导向,政策落实出了问题,就会使得群体的恶被不断放大。违法犯罪的人越来越多,“坏人”的群体日渐壮大,犯罪也变得好像就是那么一回事,不是什么值得羞耻的。

人们内心的羞耻已经没有了,这反而冲击社会秩序。

物极必反,照秦国这种严刑峻法,根本就是滥用法律。

日子久了,法律就会成为很轻贱的东西。

因为法律已经不保障他们的利益了,反而成为了剥削他们的手段。

张苍预感的没有错,扶苏确实有要重用他干点大事的意思。

不过这个大事,对秦国而言太大了,会遭到很多既得利益者的反对。

扶苏想看看张苍,他到底有没有这个能力帮助他完成这件事。

历史上很有名的人物很多时候也是时势成就的。有些人未必真的能够帮助扶苏。

像张苍,明显缺乏锻炼,各方面能力都很弱。可就一点好,待人老实,微略正直,心眼好。

这种人,不会苛待百姓,也不会背弃他。

张苍想了许久,“太子说的确实是事实。可是之所以富有没有能让民众知道礼仪,明白廉耻,是因为民众没有意识到,礼是什么。”

扶苏面露喜色,“御史你所说的礼仪,该不会还是当初周天子时期的礼吧?”

如果张苍脑子里还是孔子这一套,又或者是楚汉道家那一套,在扶苏这里都过不了关,更别说在朝堂上能掀起风浪来。

扶苏要救的是秦国,稳固的是秦朝的统治。

目前为止,除了他锚定的儒家思想和荀子学说,其他学说和思想,根本没办法套在秦国上。

张苍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曾经师从荀子。先师荀卿告诉我,治国之道的核心在于隆礼。”

“做任何事情都要以礼为依据,否则就无法完成。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小到做人,大到治国,没有礼,都是不成的。这一点,在待人接物的做人方面是最适用的。”

“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

“凡是使用感情、意志、思虑的时候,遵循礼就事事通达,不遵循礼就悖乱散漫;”

“凡是吃饭、穿衣、居住、行为方面,遵从礼就和谐而有节奏,不遵从礼就犯忌而生病;”

“在容貌、态度、进退、走路方面,遵循礼就会温文尔雅,不遵循礼就会倨傲邪僻,像世人一样粗野。”

“这些待人接物的事情看起来很细小,可是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民众在日常中讲礼仪,日积月累,由己推人,讲和不讲理,讲情不讲利,百姓才能长久和平地生活在一起。”

“所以先师认为,人不遵循礼就不能生存,做事不遵循礼就不能成功,国家不遵循礼就不得安宁。”

(其实这个礼就是现代的人情世故。感觉已经被人滥用,成为了贬义化的词。)

张苍又道,“先师虽然认为,人性本恶,可是始终坚持用礼治国。”

扶苏便问:“名为以礼治国,实际上还是说以德治国吧?没想到经历了百年的战争,儒家言论始终是这么飘渺无边。即便是大名鼎鼎的荀卿,也还是这么不切实际。”

张苍听到这个,心头一股火窜起来,就差当场鼻孔出气。

“太子,儒家的核心就是礼。按照太子的言论,如果一个事物真的没有用,就会被世人淘汰。”

“如果儒家没有内核,自然也不会存活到今天。可反而在世风日下的今日,儒家和墨门成为了当世显学。”

“先师之所以会认为要用礼仪来治理国家,这是因为先师对礼的起源与世人对礼的起源认知不一样。”

“先师曾经问: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人生来就有欲望;如果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就不能没有追求;如果一味追求而没有个标准限度,就不能不发生争夺;一发生争夺就会有祸乱,一有祸乱就会陷入困境。”

“古代的圣王厌恶那祸乱,所以制定了礼义来确定人们的名分,以此来调养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要求,使人们的欲望决不会由于物资的原因而不得满足,物资决不会因为人们的欲望而枯竭,使物资和欲望两者在互相制约中增长。这就是礼的起源。”

扶苏笑了,他终于听到了点有意思的东西。

不过,这有什么用。这秦法再这么发展下去肯定是不行。而天下人人心混乱,没有统一的思想,大一统观念也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光是提出礼来,有什么用处。

“那按照荀卿的说法,礼本来是可以治世经国的。都是因为君王不懂得使用?”

扶苏一想到宋襄公,那是浑身发凉。

张苍俯下身子,“不。太子。您错了。”

(思想这一块,写起来真的好麻烦。难怪历史上的帝王将相治人心也很少有成功的案例。)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

上一章 添加书签 返回书页 下一章
添加书签
字号
A+ A A-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书架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