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杨过之子,拐带张三丰穿越诸天
第537章 四猛四绝十三杰,占据一小半
在浏览器中输入 飞速中文.com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第537章四猛四绝十三杰,占据一小半

杨林确实不是问题。

不是说杨林的武力值不值得忌惮,好歹也是十三杰的第八名,武力十分可靠。三十来岁正值壮年的秦叔宝,在杨林手里一个回合都走不过去。

要不是杨林惜才,秦琼当时一锏打在水火囚龙棒上,都不用杨林反打,光凭招架的反震之力,都能震的秦琼双锏脱手。

杨规是对杨林的人品有信心。这老头儿的人设是个嫉恶如仇、性如烈火的性子,完全搬照的就是《封神》中的闻仲闻太师,按说闻仲下凡转世应该转世成杨林才对。

可惜,闻仲为大商朝尽忠而死,已经算是对得起殷商全族谱了,他这次转世当个大奸臣,虽然是上命所差,但也可以放飞自我。

杨林不是任何人的转世,他就是自己,一个嫉恶如仇的三朝老臣,皇叔爷。当他知晓了杨广那些脑残操作,搞得天下民不聊生之后,自然而然地会生出对他的厌烦之心。

原著之中杨林要不是自己姓杨,说不定早都反了,下场也可以说是颇为凄惨。但此世不同,此世杨坚还活着呢,但凡在适当的时候,杨坚一露头,当时就能带着杨林一起走。

所以说,更重要的是鱼俱罗。

鱼俱罗二十岁入禁军,随后迁大都督,走的是现在贺若希象这条路。跟杨广算得上是亲密无间地战友,与杨广一起灭了陈朝。

在此世隋唐大争之中,更是宇文成都的师父,一身武力爆表,在《兴唐传》中,甚至能够凭借老辣的技巧斗将斩杀李元霸。

杨规作为圣人,还有这次天下大势的主导人之一,明白这个世界是各路“隋唐”的结合体,都取了各个版本中最强的人物设定。

李元霸不是《兴唐传》里那个弱鸡李元霸,毕竟金翅大鹏是杨规亲眼看着转世的,确实是那个使着八百斤大锤玄幻版本、能够一打几百万大军还杀死几十万的李元霸,但鱼俱罗也并非善类。

“四猛四绝十三杰”已经证明了,不入十三杰之列,并非代表实力不济。姜松能有一枪分开李元霸和罗士信的实力,鱼俱罗要是运气好,也并非不能击杀李元霸。

杨规不打算在杨坚重征天下的过程之中出手,起码不过分出手,于是这鱼俱罗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老鱼这么有能耐呢?”杨坚一愣,毕竟这鱼俱罗一直是跟着杨广随军征战的,他儿子只会把功劳报给自己。杨坚唯一所知的是,这老小子相表异人,目有重瞳,有帝王之像。

但杨规跟他说过,其实目有重瞳的,都从未染指过最终赢家、天下共主这个位置,杨坚一想也对,目有重瞳又不是鹰视狼顾,像项羽没问题,像司马懿才令皇帝恐惧呢。于是也就没在意。

没想到今天竟然得到了这么一个劲爆的消息。

“走走走,那先去找人。”杨坚了之后,赶忙带着人再去跑动。

杨坚这个太上皇、开国正统的面子是真的很重要,无论是“天堂县八里二贤庄”也好,还是“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孝母似专诸,交友赛孟尝,威震山东半边天”也罢,江湖名声,终归都不敌当朝太上皇。

短短几年期间,已经聚集了一大票能人猛将在身边,为其效忠。其实能人猛将倒还算其次,重要的是,仗着太上皇这个身份,杨坚能够把很大一部分成建制的百战军队给带出来,还有锻造器械的工匠们。

这样相比起民间反王,杨坚天然就拥有军事素质优良的军队,和品质优良的兵刃、甲胄、工程器械、防御工事铸造人才等等。

不开玩笑,打仗打的就是后勤,这次虽然没有后土直接出手,用大地神术催熟奇怪的新型粮食品种了,但鉴于玉米、红薯、土豆等品种在北周时期就已经推广开来,各路反王军粮的压力反而是最小的。

既然在粮食方面大家都是对等的条件,相比之下,杨坚拥有的品质优良的锻造和冶炼技术,那就难能可贵。杨规让华严给他们改进了攻城器械,虽然这个年代发明火药也没什么用,初代的火药真不如后世的蜘蛛王鞭炮劲儿大。

杨规要是直接出手推演后续火药的发展,乃至到炸药的级别,那就属于出手作弊了。虽然他这个圣人没直接出手,但却比直接下场动手影响还要大,绝对的影响天道平衡。

但是传授给华严,让华严在军中推广传授一些机械上的改进,自然就不算犯规。经过华严改进的机械,省力效率比之前高了足足一半以上,在对阵攻城的过程中,能够展现出显著的压倒性优势。

另外就是华严开发了使用焦炭冶铁的技术,现在上高炉还是有点玄幻,但是从南宋才出现的燃料改进,就足以让铁器的质量更上一个等级了。

这要是在正经的历史之中,单凭这几个变化,就足以保证杨坚的军队横扫天下,所向披靡,很可惜,这是神魔三界,四大部洲。就算是在这个时期不允许有仙人之上的力量出现在人类的主要聚居区,但仍然还是沾点玄幻的。

单凭铁器冶炼技术的进步,和工程器械弹射效率的增加,以及粮食产量的增加,是不够的。

杨坚仍然需要猛将和军事。

军师这个岗位华严一肩当之,就算是原本的杨唐宰相高颎,也万分佩服。当然他不佩服也不好使,主要是华严出场就是跟杨规两口子一起飞在天上的,神仙谁敢惹。

能有神仙当军师,这是杨坚团队求都求不来的好处。再者说,高颎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宰相,他一开始也是随军出征的猛将,甚至杨广的大部分战绩,其实都是他在领军打下来的。这老小子的职称,一开始可是大元帅来的。

“唉,但是这大元帅也不好当啊。”高颎跟几个老兄弟在帅帐这种感叹。那些玄幻猛人出现之后,他们这些正常人精研了一生的排兵布阵、兵法谋略,好像都成了儿戏,就连冶铁技术的进步,也挡不住人家赤手空拳。

这些个猛人,人均至少有以一敌千的实力,起码具备单人独骑从万人军阵之中杀穿从容退走的能力。

“代表人物就是你两个儿子!”高颎指着伍建章怒斥。那没办法,十三杰的第五是伍建章的亲儿子伍云召,第六是伍建章的侄子伍天锡。

因为伍天锡从小就养在伍建章府上,跟伍建章也亲近,伍天锡爹妈死的还早,伍建章就以伍家家主的身份做主,直接将伍天锡过继了过来,伍天锡便也成了伍建章的儿子,从伍云召的堂弟变成了伍云召的亲弟弟。

“诶,你别废话,菜就多练,不服你也再生个儿子啊,看伱儿子能不能打得过我两个儿子?”伍建章得意洋洋,自家儿子实力出彩,他当爹的当然很自豪。

“我他妈快七十了生个集贸啊!”高颎虽然是大元帅出身,但后来当的是宰相,膝下几个儿子也都是学文,个顶个的文官。

虽然兵将世家,让高颎的几个儿子也多少会两手功夫,但文人就是文人,跟伍云召伍天锡这种玄幻猛将怎么比?

“你不行就不行,你看老鱼怎么就不叫唤?”

“我怎么不叫唤,一对一斗将他们不是我对手,但要论冲击军阵,我差得远了,这些年轻人真是厉害啊,咱们到底是老了。”鱼俱罗在旁边叹了口气。

没错,作为被杨规提醒后,杨坚重点关照的猛将,凭着太上皇名头,杨唐正统旗号,加上杨坚作为开国皇帝的画饼和老兄弟们之间的情义,还是把鱼俱罗一个隐居了的老头拉拢了过来。

鱼俱罗属于是技巧型猛将,虽然短暂的爆发力也并不弱,但毕竟年老体衰,要让他跟那些个年轻猛将一样,单人独骑抡着家伙冲击几万人的军阵,那他断然不行。

好在鱼俱罗的刀法已经出神入化,就连御赐大唐第一猛将,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都是他早年收下的大徒弟。老鱼这人动辄拍着胸脯说,别看宇文成都现在人五人六的,要是一对一斗将,老夫让这小子三招,还照样拿捏他。

那帮老兄弟就嘲笑他,“你还让人家三招,人家宇文成都四百二十斤的凤翅镏金镋砸下来,一镗你能接得住么?”

事实上鱼俱罗也从来没跟自己这位成长起来的徒弟完全交过手,在宇文成都还是成长期的时候,鱼俱罗就不管他的力量训练了,只在招法变化上指点一二。

真要生死相斗,鱼俱罗一把年纪了,他还真就没底。故此每逢此时,鱼乙己就会涨红了脸争辩,嘴里说些什么“比武不是斗蛮力”、“技巧才是终末奥义”之类的话,惹得一群老兄弟之中,充满了快活的氛围。

但是好在杨坚有着杨规这个先知先觉的优势,收拢了麾下猛将众多,倒也轻易用不上鱼俱罗去拼命了。鱼俱罗虽然不服老,但这些脏活儿累活儿有年轻人愿意代劳,他也不是喜欢自虐,非得拖着一把年纪的身体去上阵拼杀。

现如今杨坚麾下那真叫个兵强马壮,猛将阵容甚至比他当皇帝的时候都强大的多,让他不由感叹真是高手在民间,上升之路都被世家垄断,这些普通人没有天下大乱,或许一辈子都出不了头。

这让杨坚更坚定了科举的存在果然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他现在甚至已经开始设想,未来重登皇位,除了文科,还要开设武科举了。

现如今杨坚帐下称得上“猛将”二字的,老将有大都督鱼俱罗、昌平王邱瑞,以及靠山王杨林,和他弟弟武王杨芳杨义臣。

就像杨规当年说的,杨林根本不是问题,就凭杨广登基后这几年的脑残作为,自己就把杨林给推到了杨坚这一边。而杨林来了,他老弟杨义臣自然也来了。不过这个杨是后改的姓,他是鲜卑人,本姓尉迟,后来被杨林收为义弟,改汉姓杨。

杨坚:“啊?我不到啊,这小兔崽子一上来就给自己俩耳光,把能臣猛将全往他爹这儿推,哎呀,我是不是误会阿广了,这还是个孝顺孩子啊!”

其余那些老人,诸如伍建章、贺若弼等人,年轻的时候或许功夫还看得过去,但随着年老气衰,早已脱离了猛将范畴。别说猛将,连上阵斗将恐怕都费劲。

就像老年的秦琼,挪动两步都喘。人和人的身体素质不能一概而论,原著中邱瑞尚能保持与年轻秦琼相等的战力,而伍建章、贺若弼等人,也就仅比老年秦琼好一点罢了。

现在他们这些老人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凭借着积年声望,靠着一张脸刷来各种兵将来投,毕竟这事儿不能杨坚一个老大自己亲自四处跑不是?

出乎意料的,当初十拿九稳的定彦平,却不知犯了什么病,听了他义子干儿的忽悠,跟北平王罗艺结成同盟,声称“忠于大唐,远离纷争,镇守边疆”,跑到北边跟罗家厮混,没参与杨家父子的争斗,让这伙老兄弟们好一阵骂街。

年轻的猛将,有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梁师泰、罗士信。杨坚“造反”的目的就是为了彻底砸碎世家的统治,因此起事前期找来的都是平民出身的人,别说世家大族,甚至连有官身的新文礼、尚师徒、魏文通等人都没找。

雄阔海是太行盗匪,华严派伍云召走了一趟,两人打了一架,惺惺相惜,结为兄弟,被拐了回来;梁师泰则是派伍天锡去了一趟挂锤庄,打服了带回来的。

至于罗士信,华严是亲自上门拜访王君可,但王君可是北方绿林总瓢把子,投了杨坚等同于当了朝廷鹰犬,故此不愿意受招揽。

但华严这个杨坚阵营的二号人物亲自上门,也给了他很大尊重,再来就是太上皇亲自过来了,到时王君可无论投不投杨坚,都会被道上视作投了杨坚。

故此为了投桃报李,也为了避免麻烦,王君可把从小收养的罗士信推荐给了华严,让他跟着华严投靠杨坚。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

上一章 添加书签 返回书页 下一章
添加书签
字号
A+ A A-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书架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