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登基称帝
张贺听后点了点头,然后就没再说什么,而此时的折家,也正在为这场战争商议着什么。
“父亲,您说这李家到底什么意思?这仗哪有这么打的?”折继宣道
“宣儿,不这么打怎么打?难道真的跟张家分出个你死我活不成?那到时候不是白白便宜了沙洲回鹘?”
“况且就算是击败了张家又能如何?那不是还有咱们家吗?那到时候就是帮咱们家除了大敌,这种事儿李明德才不会便宜我呢?”
“所以这一仗自然要这么打了,既能够试探张五郎那小子的性格,又不会耽误他们攻打沙洲,何乐而不为呢?”折惟忠道
听了自家父亲的话之后,折继宣不说话了,因为他知道自家父亲说的对,所以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好了宣儿,你给沙洲回鹘送封信,让他们小心些。”折惟忠忽然道
听了这话的折继宣,赶忙点头答应,然后就转身出了书房,折惟忠看着自家儿子离去的背影,无奈的摇了摇头。
时间慢慢的过去了半个月,这半个月张衡的日子过得很舒服,因为这仗打完了,报捷的文书也送出去了,之前又收了一个小丫头。
这每天晚上也不用独守空房了,这怎么算都是很开心的,而和他同样开心的,还有京城里的百姓和张家的众人。
麟州大捷,麟州大捷,随着这一声声的大喊,整个京城都被震动了起来,最后这报捷的文书,就被送到了大娘娘这里。
看着手中的文书,大娘娘的脸上也浮现出了笑容,毕竟这次可以说得上,是自新皇登基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所以她还是很高兴的。
于是在没多久之后,一道圣旨就从宫中出来了。
张衡被封为银青光禄大夫,上护军,另加封兵部侍郎衔,这一道旨意再一次的震动了整个京城。
毕竟这个封赏,相比于这个所谓的大捷来说,还是有些太重了,不过却并没有大臣出来反对。
因为这可是新皇登基以来的第一次胜仗,这其中的意味自然非同一般,甚至可以说堪比祥瑞,这种时候站出来反对,那不是自己找不自在吗。
于是这道旨意就这么出发了,而因为这道旨意的原因,张家三兄弟又聚在了一起,商议起了这事儿。
“二哥,这次五郎干的漂亮啊,颇有大将之风啊。”张成寿大笑道
“我说三弟你可别说了,这也就是五郎现在不在这,他要是在这啊,这尾巴还不得飘到天上去啊?”张成禄道
“二弟,伱也不要妄自菲薄嘛,这瑕不掩瑜,这次五郎做的还是很好的,至于说他信里说的事情嘛?那并不着急,也不是着急的事儿。”
“毕竟那回鹘可不是那么好打的,且不说李家要用多久,就单说这个时间,就足够让五郎练更多的精兵了。”张成福道
“大哥,这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是你又不是不知道,这有些事情上,还是要告诫他一番,免得真出了什么意外,那就不好了。”张成禄道
“你呀,罢了罢了,反正是你的儿子,你自己看着办吧,说起来,这折家这次倒是安静得很,没出什么幺蛾子。”张成福道
“大哥,他们家现在可不敢做什么,毕竟那三个营的位置,他们家的人可还没坐稳呢?这种时候他们不敢乱来的,”张成寿道
张成福听了这话之后也没说什么,毕竟自家三弟说的对。
时间慢慢地过去,转眼已经过去了半年的时间,这半年来要说什么变化最大,那就当属李家那边的局势了。
在这半年中,李家几乎是倾巢出动,对沙洲和瓜州展开了疯狂的进攻,这半年来,不管是回鹘还是折家,都给张衡送来了不少的消息。
回鹘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求援,让自己出兵帮他们,而折家的目的也是一样,但是这些都被张衡搁置了。
到最后甚至连问都不问,只要是两家送来的消息,他是一律搁置。
而这可就坑苦了张贺跟孙毅他们两个,收到了不少的信件,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让他们出兵帮忙。
最后他们没了办法,只能来找张衡了,不过两人到了之后谁都不先开口,时间就真么慢慢的过去了。
“我说四哥,你来我这一句话也不说,到底是什么意思?”张衡道
“五弟,我就直说了吧,你到底是怎么想的?那么多人都劝你出兵,你怎么就一直没动静呢?你能不能和哥哥我说个实话。”
“你到底是个什么打算,你哥哥我可快扛不住了,今儿你要是不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哥哥我可就赖你这不走了。”张贺直接道
“我说四哥,你至不至于啊?我直说了吧,我也知道你们压力很大,但其实我压力也不小,你还不知道吧?我父亲都来信了。”
“是,我承认,在这半年里咱们的兵训练的不错,可到底还是时间太短,跟李家那些个兵比起来,还差点意思。”
“所以我才一直按兵不动,目的就是想要再等等,让他们再练练,毕竟咱们现在,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在个人战上,都不是李家的对手。”
“你说这时候出兵,那咱们的伤亡可就太大了,最主要的是,一旦动手了,那李家绝对会调过头来跟咱们死磕。”
“到那个时候咱们绝对不是对手,虽然到时候只要撤回来就可以了,有折家在,他们必然不敢做的太过。”
“但那个时候咱们可就完了,到时候折家一定会来趁火打劫,咱们张家这大好的局面,可就荡然无存了。”张衡开口道
“可是,可是咱们总不能这么一直等下去啊?等到李家解决了回鹘,到时候咱们不还是不行吗?那时候可就更不是对手了。”张贺道
“四哥你说的没错,可你说的他们彻底拿下之后,咱们要是在他拿下一半的时候动手呢?你觉得到时候会如何?”张衡道
“五弟,你,你是打算?妙啊,妙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不错不错,你这个主意真不错,不过,他们万一挺不住怎么办?”张贺道
“四哥,这一点你不用担心,李家分兵同时攻打两处,这其中可是有原因的,他们其实主要目的是瓜州。”
“至于说沙洲,那只不过是为了防止他们帮忙,用来牵制他们的而已,所以你根本就无需担心,沙洲绝对挺得住。”张衡道
“嗯,五弟你说的到也有道理,现在也只能等了。”张贺道
三人这次谈话之后,就开始各忙各的了,对于折家和回鹘的求援,他们都装作没看见,一直到三个月后。
这一天对于张衡来说,是一段特殊日子的开始,没错,今天是引章生产的日子,此时的他正在房间外焦急地来回走着。
随着时间慢慢的过去,他也越来越着急,慢慢的开始不耐烦起来,他处于爆发的边缘,好在孩子的啼哭声终于是响了起来,
这让张衡顿时松了口气,神情一下好了起来,而他的神情好转了,其他的下人们自然也跟着好了起来。
没多久稳婆就出来道“恭喜经略,贺喜经略,姨娘生下的是个千金。”
“哦?我有女儿了?好好好,太好了,虎子,府里的下人赏一个月例银,哈哈哈。”张衡听后顿时高兴的吩咐道
怀中抱着自己的女儿,进了产房看着床榻上的引章,他的脸上满是温柔,当他看向女儿的时候,一种奇妙的感觉充斥着他的全身。
这种感觉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总之就是很奇妙,在安抚好了引章后,他就离开了这里,毕竟此时引章需要好好的休息。
引章这里只是一个开始,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他的女人们接二连三三的都生出了孩子,其中盼儿和好好生的都是男孩,而三娘和引章一样,生的都是女儿。
而也就是在张衡最开心的这一个月中,李家那边也传来了一个消息,瓜州最终还是没能挺住,被李家攻了下来。
“而这时候的张衡,也知道时机终于是到了,于是马上就会到了中军大帐,把张贺和孙毅叫了过来。”
“四哥,老孙,消息你们都知道了吧?现在时机成熟了,可以动手了,这次咱们不分兵,不能犯上次李家的错误,合兵一处。”张衡道
“经略,您是说合兵一处,这,这样一来,李家会不会?”孙毅道
“老孙。你就放心吧,我要的就是李家分兵,他只要分兵了,那咱们自然也可以分兵,到那个时候嘛?”张衡道
“是,末将明白,末将这就去准备。”孙毅听后就不在耽搁了,直接抱拳一礼后,转身出去安排了。
而这时候张贺道“五弟,这次这么大的战事,咱们是不是和折家通个气?免得到时候在?”张贺道
“四哥,就是咱们不说,折家也一样会知道,所以根本就没必要说,咱们若是主动说了,反倒会让折家算计。”
“所以咱们这边先打着,只要一开始不出问题,那之后自然也就不会有问题了,只要能够僵持住,折家自然会主动过来的。”
“到时候这主动权,可就都在咱们手里了。”张衡道
“五弟,你实在是太聪明了,既然你都有打算了,那我就不在耽搁了,我也回去准备准备,这次非好好打一仗不可。”张贺道
看着自家四哥离去的背影,张衡的脸色变得平静了下来,其实对于这一仗,他还是有些顾虑的,不过现在局势已经到了这一步。
这大好的机会断然不能错过,所以即便是有些顾虑,他也不得不打了。
至于说擅自出兵的问题,那自然是京城里自家父亲他们解决。
而随着张衡这边的动作,很快就传到了李家,李明德听后直接把自家儿子叫了回来。
“父亲,您就说吧,这一仗咱们要怎么打,张衡这个混账,上次我就想要杀了他,这次终于是又有机会了。”李元昊道
“昊儿你不要冲动,眼下跟魏国打起来,那是要吃大亏的,咱们才刚拿下了瓜州,这时候要是起了战端,瓜州必然会乱。”
“到时候甘州也必然会重启风波,所以这时候不能打,怎么也要半年后再说,你现在银州坐镇,我这就让人去魏国都城。”李明德道
“什么?父亲您说你派人去都城?这,这是不是也太?父亲,就凭魏国那些个兵马,儿子是不可能输的。”
“要我说,您等我先打上一场,再派人去魏国都城更容易成事,到时候想来魏国必然不敢提什么过分的条件。”李元昊道
“嗯,昊儿你说的有道理,那你就去吧,这一仗不容有失。”李明德一想自家儿子这话也对,于是就同意了下来。
随着李元昊的到来,这一场大战正式开始了,在一开始的时候,魏国这边就被压制了回来,好在孙毅早有预料。
所以慢慢的局势就陷入了僵局,与此同时的张衡也没闲着,他书信一封送去了沙洲,让沙洲在后方给西夏添乱。
沙洲回鹘虽然对于魏国之前的按兵不动,心里有不小的意见,可他们也很清楚,魏国是要他们称臣,而李家则是要吞并他们。
所以他们收到书信后,马上就开始了行动,而李明德早就防着这一手了,所以沙洲的偷袭没有成功。
可是他却并不开心,因为前线陷入了僵持状态,这对他们很不利,最关键的是,他们身边可是还有一个大敌在侧。
于是他马上就安排人去魏国都城,可他不知道的是,他的人刚出了西夏的地界,就被拿下了,书信根本就没送出去。
而出手的人,自然就是要自从开战以来,一直没什么动静的折家。
在局势陷入僵持的时候,折继宣果然是到了并州,他和张衡在商议了一番之后,就面带笑容的离开了并州。
随后没多久,这西夏的使者就被折家抓了起来,李明德见势不妙,赶忙又派了几路出去,可结果犹如石沉大海,了无生息。
此时的他才意识到,折家竟然也出手了,这让他隐隐越有种不妙的感觉,没多久他的感觉就成了现实。
因为辽国果然也出兵了,并且直奔定州杀了过来,这时候的李明德赶忙排兵布阵,调瓜州的兵马前往定州防御。
与此同时的张衡这边,正在坐看着这一切的发生,当李元昊得知一切的时候,顿时坐不住了。
接连发起了几次猛攻,可惜最后都被孙毅拦了下来,他知道魏国这是要拖住自己,所以他干脆直接分兵回援。
而他这边一走,孙毅自然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于是转守为攻,僵持的局面很快就发生了改变。
随着时间慢慢地过去,孙毅这边终于有了进展,经过了一个月的努力,他终于是攻克了银州,并且正正在攻打随州。
没错,他并没有直奔兴庆府,原因很简单,此时的辽国正在定州城外,和回援的李元昊大战,他自然是不会去帮忙。
而此时甘州和瓜州剩余的回鹘人,也在沙洲回鹘的支持下,彻底发动了叛乱,一时间李明德只能抽调兴庆府的兵马前去镇压。
随着李明德的动作,叛乱很快被镇压下去了,可是紧接着就传来噩耗,随州竟然也被魏国攻陷了。
魏国的兵峰已经到了夏州,这让他一时间心急如焚,于是他只能再次抽调兴庆府的大军去夏州。
而经过他这两次的抽调,兴庆府的兵力已经所剩无几了,而这时候又有一个噩耗传来,折家终于是出手了,出兵直扑灵州。
屋漏偏逢连阴雨,李元昊奋力打退了辽国后,直接马不停蹄的前往夏州,而这也就导致折家这一路畅通无阻。
折家一路拿下了灵州,肃州,甘州,瓜州,随后掉头攻向了兴庆府。
得知这个消息的李元昊,只能选择放弃夏州,直接返回兴庆府,打算固守城池,抵抗折家的进攻。
而他这边一撤退,这夏州自然就成了孙毅的囊中之物,而这时候的辽国,也顺利地攻占了定州。
最后三家合力进攻到了兴庆府之下,折家和张家自然不用说,主要是辽国这边,要先谈妥才行。
于是张衡从后方赶来了前线,和折惟忠还有辽国的三皇子耶律成商议。
最后三人商定,现有的地盘就归各自所有,余下的这些自然是各凭本事了,耶律成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之后,就直接离开了。
而张衡则直接留下,两家合兵一处攻打兴庆府,至于辽国这边,则是直接在定州驻扎了下来。
没错,就是原地驻扎,他并没有再继续进攻,而这也是他能够拿下定州的关键,这就是刚才他所答应的条件之一。
正是因为他答应了按兵不动,所以折惟忠和张衡,才会选择退让,而耶律成对于这个结果,已经是相当满意了。
毕竟上次的檀渊之盟,虽然看着是自家占了便宜,可当时那一仗自家是打输了的,所以他自然不敢再起战端。
时间又过了三个月,李家父子终究是没有守住,兴庆府被攻陷,李元昊死于乱军之中,李明德在投降后直接被张衡给杀了。
自此西夏李家正式成为了历史,而这时候的捷报也被送往了京城,当这份报捷文书送到京城的时候,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毕竟这可是西夏李家啊,这些年也不是没打过,可最后都是输多赢少,没想到,没多想到这次竟然直接就被灭了。
而这也让大娘娘非常的高兴,可高兴的同时她又犯了难,毕竟这封赏该怎么办?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封了张衡一个平西侯的爵位。
自此,张家正式成为了一门四爵,声势更是直接达到了顶峰,而折家自然也不差,因为他们家本来就有爵位的原因。
所以这次直接封赏了,折家的嫡次子折继闽一个侯爵。
时间一晃过去了十年时间,这十年间一切都很是平静,当年那场大战后的地盘,也都被各自处理得很好。
这时候的魏国京城,忽然爆发了一件大事儿,萧钦言联合雷敬谋反,不过最后失败了,萧钦言直接被贬去雷州。
萧钦言被贬后,顾千帆并没有受到牵连,反而还因为雷敬走了,所以坐上了皇城司指挥使的正位。
时间又过了十年,陕西路又传来了噩耗,原来是折家的家主,折惟忠去世了。同年,大娘娘寿终正寝。
而这时候的张衡已经人到中年,他们张家又遇到了一次危机,没错,张家三兄弟的身体快不行了。
张衡有预感,在自己去参加葬礼的时候,一定会被留在京城,到时候得自家,可就什么都没了。
毕竟自己这些年一直在外,根本就无法执掌京营,而又因为这几年大娘娘的手段,京营已经不在张家手里了,而是被四散开了。
所以他知道自己一定要做些什么,于是也顾不得其他,他写了一封密信让虎子回了一趟京城。
半个月后虎子回来了,张衡打开信件一看,顿时心里有了准备,于是直接下令,孙毅抢占兴庆府。
随后又让张贺去把折家的人都赶出原来西夏的几个州府,与此同时的张家和高家,也秘密的的把后辈们都送出了京城。
在这些后辈到达了河东之后,张衡也不在忍耐,直接宣布了建国,国号为“商”,改元兴和,此举直接振动朝野,就连辽国也被震惊了。
乾兴帝愤怒之下,把张家人都打入了大牢,这时候他们才发现,张家的第三代竟然都不在京城。
这个结果让乾兴帝更加震怒,当即下令处死张家在京城的人,而此时的张衡直接兵压陕西路。
因为折惟忠的死,此时的陕西路一点准备都没有,一时间张衡的兵峰势不可挡,魏国朝廷赶忙过来求和。
以赔偿岁币和放了张高两家为条件,换取了张衡的称臣。
张成禄拒绝了张衡让出帝位的想法,张衡也只能封自家父亲为太上皇,自家大伯和三叔为世袭亲王。
兴和三年,张家三兄弟先后去世,举国哀悼,张衡也是在这一年,正式的册封了太子,并且正式册封赵盼儿为贵妃,其余妾室皆封妃。
兴和十年,皇后药石无医,病逝,
兴和十三年春,赵盼儿被册封为皇后,母仪天下。
(本卷完)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