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女商[六零]
第 23 章
在浏览器中输入 飞速中文.com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晚饭很丰盛, 孙教授一家很热情。

洗完澡,林薇擦着头发敲响了宋晔的卧室。

她勾了勾手指, 让他出来。

“包看了吗?”林薇倚在门板上, 擦着头发问道,“有丢东西吗?”

宋晔目光扫过少女白皙的下巴,宽松的睡衣领口露出一段精致的锁骨, 完美的弧度随着她的动作若隐若现。

宋晔收回目光, 摇头。

嗯?

林薇见他没说话,侧过头看他。

“没有。”宋晔镇定出声。

“那包被人翻过没有?”

宋晔顿了一下, 点头。

果然——

林薇擦头发的动作不由慢了下来, 她刚才清点箱子里的票据也是什么都没少, 对方没看上她的箱子, 自然也不会看上宋晔的那堆破烂。

对方到底是什么人, 又在找什么呢?

也不知道对方是什么目的, 敌明我暗,有点麻烦。

她希望是自己想多了,但这事儿怎么都透着一股子怪异。

“你还有事儿吗?”

嗯?

林薇抬起头, 对上那一双沉静的眼眸, 少年没什么表情, 端的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

她微微眯起眼睛, 审视道:“刚才你是故意的?”

宋晔刚才拿汇票的时机就很耐人寻味, 故意等着两边要发作了, 都要吵起来, 再不慌不忙地把汇票拿出来,也说不好他是想观察一下人家的态度,还是想让人出丑。

也可能两者都有, 正常情况递信这种事情, 上门就应该先拿出来,就像在船上一样。

之前看电影,她就见识到了这人的阴险,不愿意和自己订婚,自己不去拒绝,拐弯抹角地气她,逼着她去和家里闹。

她当时还以为自己想多了,这人真的是一点都不老实,蔫坏蔫坏的。

上辈子真是被他纯良的外表骗得团团转。

不过有一点。

宋晔能把2万美元的汇票拿出来,完全遵从父亲的嘱托,说明人品还是值得信任的。

换个主意正的,不说私自留下,怕是也会自己处理了。

“什么?”宋晔漂亮的眼睛迷惘地看着她,无辜至极。

每次都是这样,还装!

“哎呦,囡囡你这样擦不干的,过来伯娘给你吹吹,不然一会儿睡觉要头痛的。”

袁玉君热情的声音突然响起。

林薇神色一顿,转头看过去,只见对方拿着一个类似小猪佩奇形状的铁旮沓。

什么鬼东西?

竟然还有这科技狠活呢?

袁玉君对林薇的“土包子”表现很满意,这个吹风机是她在一个麻友那里买来的,花了她小两百呢。

“伯娘——你这安全吗?”林薇被她拉到了浴室,坐到椅子上,心里有些不踏实,这一看就是铁质的,电到人怎么办?

要不是握柄加了层塑料,这就是妥妥的危险品。

就是不电人也得烫手啊。

“这你就不懂了,这可是英国货,安全着呢。”

感受到头顶传来舒服的暖风,林薇想这2万美元倒是没白花,上辈子可没有这待遇。

这2万美元是父母从樟木箱里取出来的,他们想的很周到,比起那10万英镑,银行更好兑现一些。

上辈子不是不想给,确实是没有。

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带些字画过来,两世都是如此。

“诶,这怎么不动了?”

林薇:“……”

“怎么回事儿,这是?”

吹到了一半,电吹风就不响了,袁玉君拍打了两下,要去检查插销。

林薇连忙制止她:“您别动,等我明天打开看看,万一漏电,不安全。”她对现在的科技可没什么信任。

“你还会拆这个?了不得,我还以为你家里把你养成大小姐了。”

林薇笑了一下,都是生活所迫。

她也是刚知道自己从前是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

以前她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她一直以为自己天生是个吃得苦又懂享受的人。

原来不是方砚棠不写日记了,而是她自己选择了忘记。

好歹在造船业浸润过几年,又是电池生产商,太专业的不行,但基本的原理要清楚,修个吹风筒的能力还是有的,前提不是电热元件坏了。

袁玉君换了一条干毛巾继续帮她擦头发。

“真是女大十八变,囡囡可越长越靓了,当初你就巴掌那么大点,现在长成大姑娘了。”袁玉君夸赞道。

袁玉君几乎是来了一个180度的转变,热情得不可思议。

上一世的林薇估计从没见过她这个模样。

“妹妹也好看。”林薇礼尚往来。

“她算哪门子好看,长得一点都不像我,脾气也拗,一点都不像是我生的?还是你爸妈有福气,我要是有你这么漂亮的女儿,这辈子就知足了。”

袁玉君的话,林薇听听就算了,也不当真。

“要我说啊,你哥哥该过来的,你一个女孩子人不生地不熟的,他们在那边也担心,男孩子多皮实啊,怎么闯都行。”

林薇淡淡垂眸,落下的头发遮住了黑润的眼,说:“我出来也是一样的,哥哥要留下来照顾父母。”

“哎,其实我之前想问,怕你不好意思,那个小宋……他是你男朋友?”

“……不是,”林薇觉得她思维有些跳跃,斟酌了一下,解释道,“他是我父亲的学生,学习很好,就想来港大这边读书。”

她其实也不确定宋晔来这里的原因,只是这么说。

和她不一样,宋晔如果留在内地,其实会有一个好前程。

但这种情况,大学十有八/九是读不完了,所以林薇猜他是为了读书。

“你爸啊,和我们家老孙一个样,总爱管别人的闲事儿,你说这别人好不好的和他有什么关系?”

也不知道林薇的这个回答触了袁玉君的哪根神经,她突然打开了话匣子:“这穷人有的是,你帮得过来吗?自己的日子不过了,总想着普度众生,可也不看看自己的能力,一家老小的,吃什么,喝什么?你以后看男人要多长个心眼,这样的男人千万不能嫁,你以为他人好,等在一起过日子你就发现,他对别人更好,什么都大包大揽,你说这要帮出好来就算了,本也不求人家非得记着什么,可也不能黑了的心反咬你一口啊?我算是看明白了,这人就得先顾着自己——”

林薇只听她说,并没有追问,她知道一些原因,日记里有写,因为袁玉君和孙博然吵架的时候总是会提起。

这也是上一世孙博然从港大转去中文大学的原因。

他被自己的学生举报了,说他借着资助的名义骚.扰女学生。

其实校方并没有完全听信一面之词,只是找孙博然去问话,可能是对方的态度对孙博然造成了极大的侮辱,他结束当学期课程后,就没有再去学校。

孙博然受不了这样的污蔑,可在家里他同样觉得难堪,妻子固然相信他的人品,但这终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工作没有了,一家人要怎么生活?

而学校这边也始终没有给他一个台阶下。

袁玉君的意思是让他去校长那里服个软,认个错,再回去上课。

“伯娘——”林薇突然出声道,“现在美元和港币的汇率是多少,你知道吗?”

袁玉君话音止住,不知道她为什么这么问,下意识认为林薇是想把钱要回去。

两万美元,这可是一笔不小的钱,任谁也不会这么大方。

“囡囡啊,你不知道在港城的花销有多大,这吃穿用度不用提,上学可是要花不少钱的,你们还要先读中学——”

林薇“啊”了一声,不紧不慢地说:“我知道,随便问问,了解一下。”她声音平静,不带什么情绪。

“这样啊,”袁玉君也没什么好的托词,早晚她也得知道,“一美元大概能换五块多吧,我也记不太清了。”

才五块多吗?

这有点出乎林薇的意料,她还以为美元很值钱。

“那英镑呢?”

“16块,这个是固定的。”袁玉君这次比较爽快。

这么多?

后世只有八.九块钱。

所以现在英镑还没贬值?

那十万英镑岂不是有160万的港币?

有了这笔钱,就相当于有个完美的开局了。

只是这钱她能兑出来吗?

包括孙伯伯手中花旗银行的那两万美元汇票,她可是有听说过海外华人被拒绝兑付的事情,一旦银行不认账,只能自认倒霉。

又聊了一会儿,大概快十点了,林薇准备回去休息。

“茵茵去哪儿了,怎么还没回来?”

孙沐茵是不到八点走的,竟然现在还没回家。

“不用管她,她去楼下凉茶店了,整天野来野去的,还不如早点毕业,找份工。”

袁玉君刚抱怨完,门就开了,孙沐茵闷着头,换了拖鞋,头也不抬地往房间走。

袁玉君顿时恼了:“死丫头,不会叫人啊?”

孙沐茵推门的动作一顿,看了她们一眼,然后什么都没说,直接推门进去了。

袁玉君气得捂心口:“这个讨债鬼,早晚让她气死。”

林薇对孙沐茵实在是没什么印象,只知道她比自己小两岁,现在庇理罗士女子中学读书,学校很出名,培养了不少名媛贵妇。

日记里都很少提及这个小妹妹,只说她性子闷,不爱说话,挨打了也不怎么吭声,最后好像是做了官太太。

日记里只写过孙沐茵的一件事,就是小姑娘捡了一只特别丑的流浪猫回来,藏在屋子里,林薇看见后随口评价了一句好丑,结果被对方骂:“你才丑。”

气得林薇写日记发泄,还说要告诉伯娘,不过想想伯娘打妹妹的模样,她最后还是没吭声。

后来也不知道那猫养没养成,但估计是没有,毕竟家里多个猫怎么能藏得住?

晚上两人睡在一处,房间里原本还有个小床,但是已经挪到书房给宋晔他们用了。

林薇想和孙沐茵说点什么的,但她今天实在是太累了,挨上床,就睁不开眼了,睡前,她摸着胸间的钥匙吊坠,想着明天要先兑点钱出来。

……

“这个钱咱们还是快点兑出来,你是没见前些日子挤兑得多厉害,在中环排出好几百米。”

同一个房屋下的另外一对夫妻还没有休息。

袁玉君一脚搭在床上,仔仔细细地擦着护肤品,她还不到四十岁,虽然生了孩子有点发福,但看上去并不太老。

孙博然翻了一页书,皱眉道:“这些人听风就是雨,你凑什么热闹?”

袁玉君不同意他的言论:“这都关了两个银号了,能怪大家多想吗?得亏咱们的钱都存汇丰了,还是大银行靠谱,国内的小银行真是说倒就倒,陈太当时排了两天,还是有几千块没取出来,一见面就和人哭,麻将也不搓了,还说要到港督府请愿。”

孙博然“刷”地放下书,沉着脸道:“花旗也是大银行,你别拿这个说事儿,我知道你打得什么主意,那是老方给两个孩子的学费,这钱一分都不能动。”

袁玉君将手里的瓶子放回梳妆台上,慢慢地回过头,“不是——你老毛病是不是又犯了啊,”她看着孙博然,费解地道,“他们两个吃的用的都不花钱啊?你还想白养着他们,哪来的钱?你现在连工作都没有,这一大家子你拿什么养活?”

说到工作,孙博然脸色变了变,重新拿过书:“我不想和你吵,你也别胡搅蛮缠。”

“行啊你,孙博然,你是真的一点都不把这个家当回事儿啊,你压根就没瞧得起我,”她冷呵一声,深吸口气,道,“行,咱们就花钱养着这两个祖宗,没钱不要紧,正好阿茵也别上学了,早点出去做工,钱也省了还能贴补家里,我把他们当老佛爷给你供起来。”

孙博然怒道:“你是你一个当妈该说的话?”

“我怎么就不能说了?你看这一条街,谁家闺女是读书的?那王皮匠家的闺女倒是读了书,可最后还不是为了嫁个好人家?但人家姑娘长得漂亮,你闺女什么模样,你自己看不见吗?”

“越说越不像话了,你怎么就不能学学好?老方夫妻俩费这么大劲把闺女送过来读书,你呢?哪有一点慈母的样子,和旧社会的愚妇有什么不同?”

袁玉君像听了什么不可思议的笑话,火道,“我怎么了?谁好你和谁过去,”她拔高了音量,“怎么?又想起你的芝芝妹妹了,觉得我这个黄脸婆一无是处,你也是想得美,如果现在和你过日子的是林涵芝,她还不一定比我强,那是个连油瓶倒了都不会扶的大小姐,孙博然,我不妨这么和你说,如果要是能重来,我说死也不会嫁给你!”

“你——”孙博然一口浊气蹿上胸口,扬手指着她,气得说不出话来。

袁玉君心里也不痛快,她侧过头也不看对方,揉了揉发酸的鼻子:“你要是回学校,我什么都不说你,两个孩子我白给你养着都行,可是你现在算怎么回事儿?”说到这儿,她心中止不住的酸楚,想想这些日子让邻里看了笑话,麻将她都不敢打了,便忍不住落泪。

两人算是老夫少妻,当初也是违逆家里铁了心地要嫁给他,觉得他学识渊博,还是留洋回来的,可如今她对孙博然的崇拜,全都被柴米油盐消磨得差不多了。

孙博然闭眼深吸了几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说道:“行了,你哭什么,不就是去学校吗?明天……我去校长那里一趟,我还能饿着你们娘几个?”

袁玉君意外地看他,心里既高兴又有点莫名的不舒服:“还是你芝芝妹妹厉害,人家女儿一来,你就变了性。”

“你不想我去,那就算了。”

“哎,我就那么一说,你怎么那么小气,玩笑都开不了。”

……

林薇晚上做了一晚上梦。

醒了之后,就坐在床上愣神。

目光一直盯着孙沐茵,不知道在想什么?

直到对方起来,她才平复了心情,收拾了一下出去洗漱。

遇到宋晔,林薇问他有什么东西要买没有,她今天要去银行取钱。

“不用,我有钱。”宋晔果断拒绝。

林薇愣住了,宋晔哪里来的钱,她的那个盒子里有多少票据她记得清清楚楚,唯一被拿走的就是那张两万美元的汇票,剩下的一张都没少,连没用的废纸都在,她很确定。

“你真有钱?”林薇拿着牙刷,一脸怀疑地看着他。

然后她就看见,宋晔慢吞吞地在怀里掏了半天,直到摸出一根长方形的金属块,金光灿灿,十分亮眼。

嚓,金条!

林薇:“……”

这个大聪明,他就一直在衣服里藏着?

跑的时候竟然没掉出来。

“八根你全绑身上了?”

宋晔摇头,给她比了四根手指:“四根。”

他原本是都想带上的,但是走路哗啦响,最后让老师给卸了一半的货,说带黄金不安全,容易让人见财起意。

林薇也是佩服,估计那个“偷包”的也没想到,有人能把金条绑身上。

不管怎样,这是又多了一份保障,吃早饭的时候,林薇又兴致勃勃地问了黄金的价格。

“35美元1盎司,你问这个干什么?”孙博然问。

啥?

林薇再次震惊。

一盎司是31克多,这四根金条换算下来竟然还不到3000港币,金价现在这么惨的吗?

折合港币才6块多每克。

楼下一杯凉茶都五毛了,这肯定不正常啊。

那就有个问题——

……所以现在美元还没有和黄金脱钩?

天呐,她现在要是有钱,囤黄金就行了,费劲巴力地还搞什么外汇啊?搞到英镑说不定最后还赔死。

可惜,她对黄金市场并不了解,忘记什么时候脱钩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迎来牛市,只能老老实实地先搞钱。

林薇对宋晔投去同情的目光,但对方却看上去无知无觉。

也对,他本身对金价就没有概念哪里会失望呢?

接着,林薇又在饭桌上知道了银行挤兑的事情。

“都什么银行,有恒生吗?”

她这有一张恒生的小额存单,原本是打算今天先兑的。

“那有报纸,你吃完饭再看。”

不得不说,袁玉君的厨艺比林母上了几个档次,天大地大吃饭最大,林薇美美地吃了一顿,才开始看报纸。

报纸上大篇幅报道了华资银行遭遇挤兑的事情。

林薇又翻了往期的报纸。

花了点时间,大致理清楚了来龙去脉。

今年1月份就有人传出明德银号资金困难,然后就有大客户拿着大额的美元支票去兑付,结果银号没有足够的现金兑付,这事儿一传出来,大大小小的储户蜂拥而至,造成挤兑,明德银号现由政府接管,等待破产清算。

接着,广东信托商业银行受到波及,遭遇挤兑,总行和24家分行宣告停业。

一时间谣言四起,挤兑风潮席卷其他华资银行。

金融业最怕的就是谣言,银行也好股市也好,传言很容易引起羊群效应,导致跟风,虽然最开始是因为房地产过热,导致银号回款出现问题,但不是所有银行都是如此,结果却是整个华资银行受牵连,无一幸免。

银行挤兑是世纪难题,雷曼兄弟、硅谷银行、瑞信也都是说倒就倒,哪怕四大行的摩根、花旗、美国银行以及汇丰如果遭遇大规模挤兑,也同样会深陷泥潭,金融体系的脆弱超乎想象。

四大行不会被挤兑,是因为储户对它们有着足够的信任。

信任是银行立足之本。

正常情况下,为了稳定储户信心,港英政府和中央银行应该有所举措,防止谣言蔓延。

可是坏就坏在一点,香江没有中央银行,而是让汇丰银行以私人商业银行的身份担任中央银行的角色,行使发钞、金融监管等多重职能。

而汇丰在这次事件中是怎么行使它中央银行职能的呢?

在广东信托商业银行遭遇挤兑时,汇丰确实有站出来说话,说会保证汇丰对广东信托的充分支持,这一承诺也确实起到了作用,事态稳定下来,但过了两天,汇丰又否认了,说是有误解,只能提供有限支持。

这一下,算是油锅里舀水,直接炸开了,本来就惊惶不安的储户对广东信托彻底失去了信心,现在是死得不能再死。

没有这个“中央银行”或许广东信托都不会死得这么惨。

官方这时候姗姗来迟,站出来说保证充分的资金,可是这个保证实在是太迟了,公众对华资银行失去了信心。

港英政府加汇丰这一套组合拳,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报纸上说,很多华资银行行长托关系去找汇丰大班,还有带着礼物去面见已经退隐的大佬贺新,寻求脱离困境的办法。

无论什么时候,大家的办法差不多,都是找大佬帮忙,如果巴菲特出面买个股票,或许真的能提振市场信心。

只是去找汇丰,真的是有点死马当活马医了,作为“中央银行”它本该义不容辞,不应你去找他,而是它来找你,而作为私人银行它是什么立场,就很耐人寻味了。

毕竟恒生这几年的壮大也对汇丰的业务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报纸倒是没有写恒生银行也遭遇挤兑,作为港城最大规模的华资银行,总资产已经超越东亚银行的国人之光,新闻的撰稿者对其似乎是信心十足。

但林薇这时候却是猛然想起,作为华资银行出身的恒生,最后可是换了姓的。

难道就是因为这次挤兑风波,恒生被汇丰吞并?

所谓的世纪收购难道指的就是现在吗?

一个谣言,就让这么大的华资银行易主?

不会真的这么窝囊吧?

太玩笑了啊。

吃完饭,孙博然带着林薇和宋晔一起出门,林薇要取钱,顺便让宋晔把金条存到银行。

“竟然这么多人。”

恒生银行的湾仔分行门前虽然没有排起长队,但是办理业务的人还是挤满了多半个大厅。

人太多了,估计要等很久,林薇建议孙博然先去花旗把那两万美元的汇票兑了,找个靠谱点的银行换成存单。

和恒生银行对比,花旗这边堪称冷清,每个柜台只有小猫三两只。

当孙博然将那张二十多年前的汇票递给柜员的时候,对方愣住了,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

“稍等一下。”对方拿着存单去往后面,明显是去找主管人员了。

三人在柜台等了很久,结果人一直没回来。

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分钟。

“这不会出什么问题吧。”孙博然皱眉。

林薇想了想,说:“不过两万美元,对普通人来说是一笔巨款,但对银行来说却不算什么,如果真的无法兑付,那就说明花旗也和那两家华资银行一样,银根紧张,资金周转出现了问题。”

孙博然愣了,不是因为林薇的话,而是因为她是用英语讲的。

平白无故的,为什么要讲英文?不过他注意到林薇的发音很标准,像是留过洋的学生,不是英伦腔,更像是美国口音。

接着他便听见身后有人靠近的脚步声。

“I\'m awfully sorry。”来人是一位外国主管,身边跟着那位柜台人员。

嘴里说着抱歉,但是外国男人的姿态却摆得很高,双手交叉在腹部,倨傲地看着他们:“我们的现金流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只是有几个问题我们想要了解一下。”

林薇不知道港城的外国人是不是都是这个德行,喜欢鼻孔看人,那种骨子里的优越感实在是让人厌恶。

林薇从椅子上站起来,扬着头,将姿态摆得更高:“那要看是什么问题,你们已经耽误了我们很多时间,现在我们需要一个正式的道歉。”

她今天换了一身新衣服,母亲给她织的米白色毛衣,配上她自己改良的高腰直筒裤,身材修长笔挺,还有一种常处精英阶层的干练气质。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太年轻,让她多了些稚嫩,少了几分成年人的犀利。

但这也足够让对方脸上的笑容维持不住。

“我们只是想核实一下,诸位和汇票的出票人林女士是什么关系?”

“怎么,这汇票是记名的吗,有指定收款人吗?”林薇抱胸反问。

“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们是怕——”

“那你是什么意思,我来取钱,你付钱就行了,无缘无故地盘问这么多,是想赖账还是因为银行兑付不了?”这会儿她突然转换中文,并且提高了音量,立时吸引了周遭不少人的目光。

孙博然都被自己这个侄女吓到了,小姑娘胆子怎么这么大?和洋人叫板,一点都不怵人。

她好像是真的没在怕的。

一旁的宋晔也一瞬不瞬地看着她,沉暗的双眸中光泽闪烁,带着一种类似疑惑的探究。

这位外国主管根本听不懂中文,下属给他翻译完,他刚要开口,结果再次被林薇打断——

“难道你觉得汇票是假的?你要真这么觉得,我们可以找个地方公证,如果是假的,我坐牢,认罪伏法,如果是真的,你要在港城的几家报纸上以银行的名义给我道歉,《文汇报》《大公报》《华侨日报》还有《英文虎报》这几家报纸一同给我道歉。”这是早上孙教授帮她科普的几家大爆炸,都是影响力大的中文报纸和英文报纸。

下属刚要翻译,林薇又打断他们:“怎么听不懂中文?在中国的土地上赚钱,竟然连中文都不学一下,你们都这么傲慢的吗?那我给你翻译,你是想听英文、日语还是朝鲜语?”

说着也不等对方回复,她真的用英文、日语和韩文都说了一遍。

对方被她这一通不按套路的操作弄愣了。

“好——”突然就有人叫好,还带头鼓起掌来。

“听明白没有,快点给人家回复。”有人起哄。

“赶快的,什么意思啊?”

“是不是想赖账啊?”

孙博然是目瞪口呆,心中不由得佩服,老方夫妻是怎么教的闺女?

作为三个人中的大人,孙博然整理了下衣装,站到前面:“或许您是想听法语?我也可以为你翻译。”

宋晔顿了顿,说:“我会俄语。”他也来凑热闹。

这个阵仗,着实让对方没了应对的办法,他们倒没有说一定不兑付,但至少要弄清楚他们的身份,到底和林赫英是什么关系。

但现在,显然不能满足他的这个诉求。

他猜测面前的这几位出身非凡,毕竟在这片土地上,连读书都是难事,有几个人可以掌握这么多门外语呢?

三个人竟然掌握了五门外语……

“所以是要将汇票换成存单吗?”柜员终于开始给他们办理业务,“需要您提供证件。”态度也是十分耐心和善。

这种外国银行对华人的态度一向恶劣,早个十年,连正门都不让进,华人只能从后门走。

“十分抱歉,钱我们要全部提出来,我们换个银行存。”林薇不买账,始终强势。

钱存哪里都可以,为什么非要存到这里呢?

对方看着林薇,明显是想说些什么,但想起刚才她咄咄逼人的模样,便硬吞了回去,没再说什么。

三人顺利地取了钱出来,孙博然想到刚才的景象,却是忍不住摇头笑了。

“你刚和人理论的模样,和你母亲年轻的时候很像。”

扬着下巴,高傲得像只孔雀,睥睨的目光好像在说,你们这群垃圾,胆敢冒犯你们尊贵的公主大人。

“像吗?”林薇眨着黑亮的大眼睛,笑得十分灿烂,“我母亲年轻时候是什么样的?”

林薇这么问着,心里想着的却是自己的那十万英镑,洋行不同于银行,对方要是真的想赖账,可就不是这么好解决的了。

这次他们多少借了挤兑的风口,换个时间,不一定是什么结果。

真假都是银行说得算,公证?找谁公证?

港英政府的银行监理承办这个业务吗?

对这些大银行来说,客户死了,还没有办理遗产交接,那就是一笔死帐,一战二战后的那些商人死的死,逃的逃,一生积蓄就全都便宜了银行。

银行还能顾忌一点,害怕储户产生信任危机,但一个做生意的洋行就没这个顾忌了,二三十年的烂账,这么多年没人上门去讨,再想要就难了。

不是她非要把人往坏想,这钱是她赚取第一桶金的依仗,多么小心都不为过。

“你母亲年轻的时候,也是十分优秀,当年追她的人和苍蝇似的,轰都轰不走,谁都知道林家的大小姐很漂亮,就是傲气得不行,谁都看不上。”

嗯?

林薇缓过神,这就是所谓的资本家大小姐吗?

母亲才是真正的名媛吧,她也就是个小鹌鹑,还得自己辛辛苦苦地上门讨债。

“那么厉害,那她是怎么看上我爸的?”林薇好奇。

说到这个孙博然面部倏然绷紧,很是不满道:“你爸那个厚脸……咳,他很有本事,说要给人当上门女婿,这才让你外婆同意。”

咳咳——

林薇倒是没想到老方年轻的时候是这样的。

“你姓林就对了,这是早就定好的事情。”

孙博然和林涵芝是邻居,两人自小一起长大,他也一直把对方当妹妹看,对于方廉新这种出尔反尔的做派十分鄙夷。

“你自己想跟谁姓?”孙博然问她。

“我?”林薇掐起腰,“我姓什么都行,我姓方那是因为我母亲的妥协,我姓林那是我父亲的妥协,这个我自己决定不了,说的也不算,但是以后我的孩子肯定是和我姓的,我是不会妥协的。”说完她还扬着下巴“哼”了一声。

“哈哈,就要这样,有你外婆当年的风采。”

林薇也跟着咯咯笑,但她对结婚没有执念,也不可能生孩子。

她只是单纯地在逗孙博然开心。

今天出门,她就察觉到孙博然心事重重,眉间的郁气不散,她一个晚辈也不好问对方学校的事情。

说着话,他们又回到恒生。

“确定是要存钱吗?”柜台人员看到这么大一笔钱,下意识地确认。

这几天来恒生取钱的人多了很多,但是存钱的凤毛麟角。

更惶说这么大一笔,2万美元,相当于10多万港币,这是1月份以来他们收到的最大一笔存钱业务。

“还有这些金条,也存了。”林薇将宋晔的金条也搜刮了出来。

刚才来的路上,他们就商量把钱存恒生银行了,没必要放在外资银行做二等公民。

孙博然无所谓,宋晔是不懂,林薇觉得无论恒生会不会被汇丰收购,都不会影响这笔钱的安全。

柜台人员非常高兴,想把这份喜悦分出去,直接朝着身后正在电话安抚大客户的杨经理喊了一嗓子:“经理,有大额存单。”

杨炳荣手上一颤,犹如惊弓之鸟,手上的电话差点掉了。

怪就怪在这句话语焉不详,他以为是有大客户来提款。

连忙在电话里又安抚了几句客户,救火似的朝着柜台赶过来。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

上一章 添加书签 返回书页 下一章
添加书签
字号
A+ A A-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书架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