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闲妃:一遇王爷误终生
第一百二十九章查问
在浏览器中输入 飞速中文.com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对于梁又青和齐氏之间的事,周媛一概不知。

就算知道,她也不会放在心上,这毕竟是别人家的家事。

因此,当第二日齐氏上门要求见她时,周媛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一连半个月,周媛都在忙着参加各种宴会。那些大小世家为了能请周媛上门,可谓是动足了脑筋,宴会都别出心裁,让周媛叹为观止。

这其中,要数柳家的宴会最为特别。别的人家都是赏花宴、游湖宴或者是才诗宴,柳家却是举办了一场赏灯宴。整个柳宅挂满了各式各样精心别致的灯笼,比起元宵灯会都不遑多让。

周媛只去了柳、裴、薛三家,做足了姿态,表现得宜,让人心生好感的同时,却又不会忽视她的气势。

其实,凡是见过皇后的人,都会发现,周媛身上的气质和皇后颇为相似。皇后虽然生了大公主和小公主,但小公主还年幼,大公主则更像武帝,反倒是周媛这个外人,得了她几分真髓。

这也难怪皇后对周媛如此上心照顾了。

那芳华姑姑刚来到周媛身边时还抱着观望的态度,没多久就被周媛收服,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周媛身上那股和皇后相近的气质。

若不是如此,那么多诰命夫人、世家小姐都抢着在皇后面前露脸,可皇后却一个都瞧不上,偏偏只对周媛好呢?

有句话叫做近朱者赤,芳华姑姑深以为然。

因此,芳华姑姑对周媛可以说是用上了十二分的心思,帮她出谋划策,提点她礼仪规矩,又替她管教府里的下人,俨然又是一个金钏。

到了十五这一日,晋王府举行了大宴,邀请了太原府周围有名望的世家望族。

宴会十分热闹,不管是赏花、看戏,还是喝茶、游湖,一应俱全。王府下人的礼仪都无可挑剔,没有出丝毫的差错。

而最让人惊讶的是,在赏完花后,柳家的一位姑娘突然要拜周媛为师,想追随她习画。

周媛有些错愕,但很快就明白柳家的意图。

柳家不像薛、裴两家和她有渊源,但又不想落于人后,便想了这么个法子,硬是要和她扯上关系。

周媛没有立刻答应,却也没有拒绝,正好趁机将皇后要在此兴办女学的事说了出来。

女学开设时要考试,周媛开了口,若是通过女学的考核,便收她为弟子。那柳家姑娘高兴地答应了。

宴会过后,晋王妃的名字开始在太原府、甚至整个山西境内的世家勋贵之间流传。

自然也有人看她不顺眼,周媛却也不在乎,她的心思,都放在了更重要的事情上。

金秋八月,正是秋收的繁忙时节。

晋地的农户主要种植麦子、谷子以及玉茭这三种作物。这谷子便是粟,是北方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粟米的口感比不上稻米,市价也低的多,可就算如此,老百姓也不是都能吃得起。

据周媛让人打探到的消息,晋地的老百姓虽然也种粟米,但大多是供给地主或者卖钱,鲜少会留给自己吃。麦子也是如此。百姓吃的最多的玉茭、高粱以及一种叫做莜麦的作物。

做法一般是用玉茭磨成的粉,掺上莜麦粉或者高粱粉做成窝头。对于一般的百姓来说,平时能吃上一顿掺了小麦粉的面食就已经是极难得了,更别说是白面。

了解清楚情况后,周媛有些发愁。

这种吃不饱却又饿不死的生活,是晋地百姓的常态。不是她一人之力便能改变的。晋地的苛捐杂税并不重,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时常骚扰的外族破坏。

常年如此,这也难怪不少人都向着南迁了。

周媛在府里待了几天都想不出一个好对策,遂决定出门看看。

府里原本的管事老家在城外不远的寿阳县,周媛换了一身简单的布衣裙,叫来管事带路,也没带多少人,只清月和董鹏两个,一行四人离开了王府,前往寿阳县。

马车走了约小半日,周媛就看到了农地。

远远望去,一片片金黄的麦子迎风而动,沉掂掂的麦粒像压弯了腰,随时都会倒在地里。农人拿着各种工具在地里收割。眨眼间,麦子就倒下了一片。

一到秋收时节,家中的老老少少都会来帮忙,不管在哪里都是一样。

周媛看到几个五六岁的小孩在割过麦的地里捡麦穗,不由回想起幼年时农忙的情形,微微有些发怔。

马车在大道上停下,周媛下了马车,带着人朝不远处一位正在喝水的老人家走去。

老人家满头白发,看起来至少也有六十岁了,脸庞黝黑,布满了皱纹,眼睛也有些浑浊,但双手却仍然有力,割起麦子来并不比其他人慢。

见到周媛一行人靠近,老人家停下了手边的活,有些拘谨地向众人行礼。

周媛让管事上前,问了一些收成的事儿。老人家见这几人态度和善,很快便放开了,絮絮叨叨地说了起来。

老人家里有四十多亩地,一多半种的粟米,剩下的种了玉茭和小麦,一大家子有十来口人,都扑在这几十亩地上。饶是如此,一年中仍有大半时间吃不饱饭。

粟米产量不高,且绝大部分都缴了租子,有剩余的也舍不得吃,都是卖了换钱。玉茭虽然产量高,但口感很差,不管是做饼子还是窝窝都很涩口,往往要掺一些白面。

周媛一边听着一边心里飞快计算起来。

四十亩地,若是在她老家,那算得上是大户了,可在晋地,居然只能勉强养活一家人。

虽说这里的税收有些高,但也不至于如此啊!

之后,周媛又陆陆续续问了几个正在收割的农户,终于知道了原因。

晋地的税收不高,但物价却高的离谱。比如寻常的油盐,比起江南要高出一倍不止。这还是因为这些年花生油产的多了,使得各地的油价下降了不少,不然像这儿的人家平时都吃不起油。

周媛收集到了足够的情报,又见识了北方的农作物,心中有了大概的了解,这才带着三人返身回城。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

上一章 添加书签 返回书页 下一章
添加书签
字号
A+ A A-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书架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