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闲妃:一遇王爷误终生
第九十七章海运路线
在浏览器中输入 飞速中文.com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周媛扶着周显瑞,身后跟着周老婆子,一家子慢悠悠地走出县衙。

那位师爷一路将她们送到了门口,朝周媛和善地笑了笑,这才转身回去。

三人走了没几步,那位梁管事从后头追了上来。

“嘿嘿,周姑娘,事情都按照你吩咐的做了,你看这酬劳……”梁管事压低了声音问道。

周媛白了他一眼:“少不了你的,过两日我会让人给你送去。这几天你还是耐心等等,免得被人发现马脚。”

梁管事顿时一凛,眼珠子一转,瞧了瞧四周,然后装作和周媛她们不认识一样,转头朝另一个方向走了。

周老婆子忍不住问:“元元,这姓梁的说的是什么意思?”

“阿嬷,回铺子后再说。”

一家子快步而行,不多时就回到了周家铺子。

玲珊、刘氏和周远礼,还有周显兆、周显华,都在铺子里等消息。

见到周显瑞安然无恙归来,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众人安慰了周显瑞几句,便一个个离开回家了。而周媛面对一脸困惑的周老婆子和周显瑞,叹了口气,拉着二人坐了下来。

“那个梁管事,是酒楼的冒掌柜帮我找来的。”周媛开口说道。

主意是周媛想的,事情具体是冒掌柜找人办的。说白了很简单,就是拿钱收买梁管事,让他帮周显瑞说话。

梁管事是个见钱眼开的,周媛给了几十两银子,并答应事成之后再给梁管事一倍,梁管事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而周显瑞在柳季珩面前说的那些话,也是冒掌柜让人教他的。

周老婆子听完后半晌无语,许久后才开口道:“这样做,是不是不太好啊……”

“这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周媛面不改色,“如果按照正常顺序来,那阿爹肯定要吃不少苦头。”

衙门审案,不管你是否有罪,首先会先打几板子,以示警示。而若是无法立刻结案,被告要在牢里待上很长一段时间。

这期间,要给周显瑞送吃送喝送衣服,还要给牢头、衙役等人好处,所花费的钱,至少也需要好几十两。

周媛的这个办法,虽然不够光明磊落,却胜在效率,短时间内就能结案,将周显瑞带出衙门。

同时也给了沈二夫妻俩一顿教训。

再有,顺便给那位柳大人留下了好印象。

一举三得,周媛并不觉得自己做得不对。

周老婆子讷讷半天,没有再反驳。

周媛见状,又问向周显瑞:“阿爹,你也认为我这样做不好吗?”

周显瑞眉头一皱,很快又舒展开来,伸手摸了摸周媛的脑袋:“不,元元做的对。阿爹知道元元是为了救阿爹,不得已。”

周媛舒出口气,展颜一笑。

她就知道,她的阿爹永远都会站在她这一边。

沈家的事,就此告一段落。周媛很快将这些跳梁小丑抛在了脑后。

两日后,周媛前往东升酒楼想向明公子道谢,却被告知明公子已经离开了慈溪县。

至于去了何处,冒掌柜也不清楚。

周媛有些遗憾。

这明公子神出鬼没的,下一次见面不知要到何时。虽然两人身份、年纪都相差悬殊,但周媛和他在一起时却很愉快。

或许是因为他看她的眼神,从来没有过怀疑、轻视。

虽然明公子走了,但周媛和他签的契书依然有效。从这一日开始,周媛每天都会酒楼报到。

起先,周媛花了些时间将商行近两年的进出账目梳理了一遍,接着便每天跟在冒掌柜身后,了解商行的运作。

一家商行的日常运作,所需的人力物力,远远超出周媛的想象。

东升商行在大明朝,连三流都算不上,但仅慈溪县这一处分行,就有伙计五六十人。

东升商行没有自己的铺子,经营的主要手段是南北交易。也就是将南方特产运送到北方卖给那些大户人家,然后又从北方运回所需品,卖给南方。

这样一来,省去开铺子的花费,运作起来更省事方便。

不过在周媛眼中,这样一来赚钱太少,花费太多,不划算。

从北方运送一趟到过来,至少要花两个月时间,中途可能遇到各种意外,货物的保质期也有限。

东升商行有自己的商队,走的是官路大道,安全是安全,可绕了不少远路,花的时间更长。

周媛和Siri研究了数日,最终定下三条线路方案。

当周媛将这三条运货线路给商行的几位掌柜看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原本对周媛的到来抱怀疑态度的几人,立即改变了态度。

尤其是那许掌柜,在周媛面前毕恭毕敬,姿态放的极低。

周媛见效果达到,满意地笑了笑,开口道:“诸位,这三条线路,最好的其实是这条水路。只不过我们商行没有货船,也没有和漕运打过交道,可能需要多花些功夫在这上面。不过,水路一旦打通,对于南北商行的好处是极大的。”

周媛的地图,是明公子留给她的,详细的标注了大明朝各个地方的山川。

此时的南北交通,主要是走陆路,虽然南北开通了运河,但这运河是专门为皇帝下巡江南所用,平时也只有一些官宦人家才能通行。对于一般的百姓和商户来说,根本就是条死路。

周媛也想过开通运河,但考虑到得和朝廷牵扯,她很快就放弃了。

而周媛此刻所指的,是沿海的一条水路。

慈溪县本就离海很近,马车行驶,只需要一个时辰就够了。而沿海北上,可以与杭州府、松江府等一些繁华之地相接,补给不是问题。

现在最麻烦的,一是商船和船员的配给,二是码头的建立。

建一座码头可不是短时间能成的,周媛之所以找所有掌柜过来,就是想询问他们的主意。

几位掌柜沉吟片刻,一位姓梅的掌柜开口道:“商船的事,我倒是认识一些巧匠,或许有办法。”

大明朝并不禁海,开国初海运一度十分繁茂,但后来因种种原因,走海运的人日渐少了。相较于阴晴不定的海上之路,人们更喜欢安全可靠的陆路。

周媛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但综合海运开通后带来的利益,周媛觉得这一点险还是值得冒的。

梅掌柜开了口,周媛心头一松。

“那商船的事,就交给梅掌柜了。”

周媛又拿出一份商船所需的配给清单,上面详细列举了各种可能性。

这张单子看得梅掌柜心惊肉跳,看向周媛的目光顿时不一样了。

这可不是寻常人能想得到的,只有那些真正上过船、出过海的人才会想到的。

这周姑娘才七八岁的年纪,明明是土生土长的村里人,到底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梅掌柜心中疑窦顿生。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

上一章 添加书签 返回书页 下一章
添加书签
字号
A+ A A-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书架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