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反贼之朱家逆子
第五百四十五章 入川东
在浏览器中输入 飞速中文.com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马守山、马世成手上有一万多人,贺其虎和黄飞虎从铜山撤出后,也派人在南阳一带,收拢了不少人手。

总数加起来大概在两万出头的样子。

这么多人,如果只是一时关照一下还没什么。

但说实话,除了马守山手上的几千骑兵,其他人他还真看不上。

对于唐龙来说,收编两万人虽然很快能形成战斗力,但危害也非常大。

无论是李自成还是张献忠,或是左良玉,因为实力迅速膨胀,根基不稳,治军不严,最终都招致不同程度的反噬。

马守山几个,给他当兄弟,唐龙会毫不犹豫的接受。

但要接受他们麾下两万多人,必须慎之又慎。

一粒老鼠屎,毁掉一锅粥绝不是开玩笑的。

实际上,历史上,明末义军中,大顺军的纪律算是最好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即便是李自成进了京城当皇帝,他也没办法完全控制部下。

刘宗敏就擅自带着人,闯入吴三桂府上,将老吴的父亲吴骧打一顿不说,还将人家的小妾陈圆圆带回家享用。

那可是李自成重点收编对象,手握六万重兵的吴三桂啊!

连他的女人都不能幸免,试想,还有什么是李自成部下不敢做的?

而且,这还是得了半壁江山的李自成,马光玉、罗汝才的人能好到哪里去?

谁都希望自己兵多将广,唐龙也不例外,但在马守山等人加入之前,唐龙必须说清楚。

你们加入我,必须听我的,必

须遵守我军中的纪律,违反军纪者,我也救不了你们。

唐营可是专门设执法堂。

“唐兄弟,投靠你也是光玉大哥和贺大哥他们的意思。你放心,兄弟们既然投靠你,军中的事情就全凭你做主,你让我们干啥,我们就干啥。”马守山急性子,他也明白唐龙的顾虑。

“是啊,唐兄弟,兄弟们确实走投无路了,你的顾虑我们也明白,到了唐营,兄弟们如何安排全凭你决定。”贺其虎早就对唐龙佩服不已,而且事到如今,也只有唐龙能救他们了。

唐龙点点头:“诸位兄弟误会我的意思了,不是我不愿意接纳,而是唐营军纪太过严苛,就怕兄弟进来不习惯。”

“不过既然你们这么说,我也必须坦诚相待,可能大家都觉得,唐营最近发展的很快,都奇怪我们为何能每次都能打赢数倍之敌。其实我实话告诉大家,打仗没有捷径,再好的计谋和武器,若是没有严格的军纪和执行力也是枉然,唐营打胜仗的法宝就是治军严明。”

……

马守山几个都是聪明人,自然知道唐龙的意思,随即连忙表态,愿意听从调遣,谁要是敢不从号令,哪怕他们自己也会亲自执行军法。

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等唐龙一松口,马守山、贺其虎几个纷纷上前见礼。

“拜见将军!”

“末将从今往后,愿为将军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末将愿为将军效死。”

黄飞

虎,马世成、马成风几个激动万分,纷纷表态。

……

马守山、马世成等人麾下加起来有两万多人,他们能从李自成兵马重重包围中杀出来,老弱病残早已经被淘汰了。

留下的都是精锐。

唐龙决定让马世成将留在旬阳的人马暂时调回襄阳休整。

为了防备来自陕州的威胁,他让钟天行率领麒麟军赶往勋阳驻防,暂归梁再兴指挥。

当时从桐柏撤退时,邢绣娘和夏九成带着一千多马队,前往昌平关一带,打听红娘子的下落。

因为邢绣娘明面上已经是唐龙的人了,他从襄阳出来时,姜白凤还调了一百女兵随身保护。

信阳;

张献忠大营;

许州事变的消息传到信阳,张献忠也非常吃惊;急忙将革左五营几个将领以及几名亲信找来。

李自成杀了罗汝才和马光玉等人,吞并了近二十万兵马,实力再次暴涨。

这件事也是张献忠极其不愿意看到的。

“大帅,果然不出我等所料,李自成对罗汝才他们下手了。”汪兆龄感到大事不妙,此刻,脸上没有一丝血色。

李自成实力本就超过他们,如果让他消化了马光玉他们的力量,更是如虎添翼。

“背信弃义的小人,真后悔没有早点杀了他。”张献忠的脸色极其难看,眼底浮现出怨怒的光芒。

后悔啊!

“哎,可惜当初大帅一时心软,如今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啊,李自成野心勃勃,现在又得了二十万大军,

恐怕他第一个要下手的是我们啊。”刘文秀深吸了一口气,非常担心。

“大帅,不如我们趁着他还没来得及消化马光玉他们人,先杀过去,直取许州。”孙可望面露凶光,现在不动手,再过一段时间就晚了。

张献忠何尝不想弄死李自成,但能打得过吗?

“进攻许州?李自成手上原本就有三十多万人,如此更是拥六十万之众,我们总共也才三十万人马,还得防备来自凤阳的威胁,依我们现在的实力,恐非李自成的对手啊!”张献忠没有一时冲动,分析的也比较中肯。

不能逞一时之勇。

说话时,他再次朝许以显望去:“不知徐先生对此,有何看法?”

徐先生,就是徐以显。

“大帅,其实孙将军和刘将军说的都在理,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咱们不是已跟唐龙结盟吗,若是能说动他一起出兵,李自成未必能抵挡。”徐以显想到了唐龙。

但他的话才说出口,就被汪兆龄打断了。

“ 徐先生未免也太看得起唐龙了,襄阳人马不足五万,纵然我们加上他一起,也不是李自成的对手。”

“倒不如,趁李自成刚刚吞并罗汝才等人之际,我们马上挥师南下多去黄州和武昌,操练水师,打造战船。若是情况真的对我等不利,那我们就杨帆西进,入川!”汪兆龄背着手,上前一步,最后一句,意味深长。

入川,也是张献忠多年的夙愿。

在谷城起事之前,他就曾数次入川,至今川东还有他留下的人马。

著名的姚黄十三家,就是张献忠在川东埋下的钉子。

……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

上一章 添加书签 返回书页 下一章
添加书签
字号
A+ A A-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书架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