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之魂
第142章战后态势(三)
在浏览器中输入 飞速中文.com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从前段时间美苏英3国的波茨坦会议来看,大家不但没有取得多大进展,反倒让各方正在更快加紧有利于己方的各项布署工作。

曲风认为这3国别说1个波茨坦会议,哪怕再多几次会谈都不会达成共识。

这倒不是由于重生前的历史是这样,仅就目前的形势来分析,同样也会是这样。

虽然他没参加这次会谈,但是他从了解到的各方信息来看,这场战争又与以往有所不同。

现在涉及到了1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无论是哪1方占领了1块领土,他们都想在该地区推行自己的社会制度,谁都想把自己的制度推行到本国军队所到达的地方。

参加波茨坦会议的3国领袖力图避免重蹈凡尔赛和会覆辙。

议程非常广泛,不但有波兰、捷克等问题,还包括赔偿、德国的未来、远东、中东、殖民地以及意大利、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和芬兰等等当初德国盟友的地位问题。

杜鲁门告诉赫尔曼,那天他把斯大林拉到1边,告诉美国已快拥有原子弹,而斯大林却故意摆出1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以此来分析,他认为斯大林是在虚张声势,故意夸大苏联实力和摆出好战姿势,看轻美国的力量,以便在谈判中不给对手留下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

赫尔曼心里自然明白,因为这件事他已提前在暗中通知了斯大林。

对于这1决定,赫尔曼有着自己的1番考虑。

从他的角度来说,根据时间与形势的变化,相应还得作出对时局的适当调整。

当初罗斯福以1种乐观的心态,对战时同盟能够延续到战后抱有很大希望。不过随着他的病逝,如今来看已不可能。

反观丘吉尔在地缘政治方面的眼光确实老辣。

不论是在战时或是战后,他都没有改变过自己的观点。那就是要通过各方形成联盟,共同去遏制苏联的野心。同时还想让德国与苏联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以赫尔曼来观察,在杜鲁门没有担任总统之前,对苏联1贯持有反感。

此时他能暂时延续罗斯福的施政方略,完全是因为有着赫尔曼在从中掣肘。

在这过程中,赫尔曼也在支持丘吉尔的部分观点。

适当在美英与苏联之间采取1种让几方相互牵制的态势,这会更加有利于今后时局的发展。

其中分寸的掌握尤为重要,1旦在某1地区出现危险的苗头,或许会导致难以收拾的结局。

国际形势波云诡谲,很多问题的出现都是有着极为复杂的深层原因。

事实上,真正理智的政治家都清楚,地球上各个角落出现的矛盾如果悲观1点的去说,很可能永远都无法去真正的解决。

唯1的方法或许有些极端,那就是以雷霆手段去1劳永逸。

可是谁又能保证不出差错呢?当初希特勒不就是这样吗?到头来反而连自己的命运都掌控不了。

—————

就在前段时间的波茨坦会议中,在无奈之下,最后是各自祭出否决权,不让对手意志得逞。

丘吉尔来到波茨坦开会时,他在国内的政治地位已告吃紧。不出所料,会议在中途丘吉尔就赶回英国。

英国自1935年以来第1次大选的结果揭晓后,丘吉尔在此次大选中惨败,也就再也没有回到波茨坦,随后赶来的是新1任首相艾德礼,外相则是贝文。

曾经那位眼光独到的丘吉尔认为:英美两国必须联合起来,向斯大林施以极大的胁迫。此人唯有在其军事处境最困难之时,才最乐意谈判战后的目标;当刀子已经架在脖子上,硬撑到最后1分钟才会点头。

丘吉尔不愧为1个老牌的政治家,对于他这1观点,赫尔曼有着几分认可。

斯大林的个性中还有重要的哲学成分,这使他几乎令西方领袖无从去捉摸。

以赫尔曼与斯大林的接触来看,这位领袖不会去谈那些虚伪的温情,表现出的是1种冷酷与坚持。

谈判中,斯大林的想法是如果有“让步”的可能,也只能对“客观事实”让步,决不会被对方的说服而退让;1切秩序取决于目前各方势力之间的关系。

他心目中界定的和平条件与从前俄国那些政治家1脉相承,也就是环绕在苏联广泛的边境应该建立1条最宽广的安全地带。不会因为信誉而放弃领土,或者暂时搁置那些“客观”事实。

赫尔曼深知斯大林的心理,那就是谈判桌上已经越来越不可能会有收获,至于战后世界版图的划定,应该去交给军队能推进到哪里就在哪里。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

上一章 添加书签 返回书页 下一章
添加书签
字号
A+ A A-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书架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