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有了读心术后吃出惊天大瓜
第295章 纺织机诞生了
在浏览器中输入 飞速中文.com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第295章 纺织机诞生了

端玉贵太妃赶紧和皇上太后告辞,准备出宫去镇宁侯府。

走到殿门外,又回过头对皇上和太后说:“我和萧澈这两日也得赶回闵州了。虽然上次南楚大败,还是得防止他们偷袭。

此时,我们不宜两面开战。”

皇上点头:“那就有劳贵太妃和三弟了。朕正想和你说此事。

你不用担心北地,有朕在,粮草供应自是不会出岔子,镇宁侯他们只要将精力放到战场上即可。”

北地边境。

镇宁侯世子站在城楼上,看着下面的北狄大军。想着他放在北狄的探子传来的消息。

北狄人自从被他们赶到沙漠边缘以后,派他们的二王子带来八百匹战马到大夏来求和过,想让大夏将草原还给他们。

在京城里他又起了歪心思,要绑架玲珑郡主,最后被灰溜溜的赶出大夏。

因为求和没有成功,回去后被北狄王责怪,被其他兄弟打压。

后来大王子渐渐得势,大王子没有二王子那么激进。

他先是缓和与大夏的关系,将自己的身段放的很低。每年都给大夏进供牛羊和宝石。

后来,大夏又在北地发现了煤,整个北地都在忙着采煤。没有空再盯着他。

看在他们还算老实的份上,默认来他们渐渐往回移。

一是草原太大了,大夏没有那么多的兵力镇守。他们只要将有煤矿的地方抓在手里就行。

在大夏人的眼里远离京城,不能种粮食的地方,都是没有人愿意去的蛮荒之地。

那蛮荒之地,不能产出,还要放那么多人在那,简直就是浪费。

二是他们需要大量的人来开采和运输煤。所以那些鞭长莫及的地方就懒得去管理。

北狄人只要不越过月亮湖以南,他们也就睁只眼闭只眼。

北狄人一开始也是很有默契的。

后来看着大夏在曾经属于他们的土地上,挖出来那么多的煤。他们开始心里不平衡了。

那蜂窝煤他们也用过,用了之后才知道这东西的好处。

他们草原上原本都是靠牛粪生火取暖。牛粪不经烧,冬天寒冷,牛粪不够的时候,就只能多穿几件。

自从用了从大夏买来的蜂窝煤以后,他们到了冬天,帐篷里不分昼夜的都烧着煤炉子,再也觉的冬天寒冷难熬了。

蜂窝煤真是个好东西,他们再也离不开了。

只是想着每年都要花银子,从大夏买那么多的煤,以后他们的子子孙孙都要花银子从大夏买煤,他们就觉得肉痛。

这些煤原本应该是他们的 ,是大夏人从他们手里抢去的。

这种想法在有心之人的推波助澜之下,在北狄人的心中慢慢发酵。

日子好过了之后,他们闲的就想着要搞事情了。

二王子就是在这个时候,干掉了大王子,带着对大夏不满的北狄人来攻打大夏的。

他计算的很好,趁着大夏人一心做生意,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拿回他们的草原。他们不仅有地方放牧,还能自己挖煤,再也不用花银子从大夏买煤了。

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他们到了北地的城墙之下,看着高大巍峨的城墙,完全无可奈何。

自从水泥这东西出来之后,镇宁侯世子就将整个城墙都糊上了水呢,又加高加固了不少。

他们已经强攻了三次,都无功而返,留下一地尸首。

二王子看着站在城楼上的镇宁侯世子,恨的牙痒痒,什么时候大夏的城墙修的这么高了。他们的攻城云梯根本够不着。

大夏日报第二天的头版是,《北地战事起,北狄无耻偷袭!》

京城百姓哗然。

镇宁侯父子离开京城这日,端玉贵太妃和赵君竹他们也离开京城,回闵州了。

一路上,赵君竹都在想着要如何让北狄人不再老想着打仗,总惦记别人手里的东西。

得想个办法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让他们安定下来,不要老是骑着马跑来跑去。

让他们从事生产劳动,换取价值。建立城市让他们定居,习惯了定居,谁还愿意居无定所,颠沛流离呢。

可大草原上除了放牧,也没别的资源那。

仅有的煤矿,如今在大夏手里,还给他们是不可能的。

实在想不出别的来,赵君竹决定让他们织羊毛衫,做皮衣。

羊毛衫轻薄又保暖,冬天在袄子里穿一件,就不用那么臃肿了,皮衣要做的像现代的那样轻薄,贵气。让那些有钱的夫人小姐一看就喜欢的那种。

而不是现在草原人穿的那样原始厚重。

回到闵州,果然发现石头城外又出现了南楚的军队。南楚的齐王也没有去大夏京城。

南楚按兵不动,在观望。

一旦发现北地的战场上,大夏处于弱势,他们就会对闵州开战。

所以,一个国家任何时候都不能弱,你弱了周边的豺狼虎豹就要趁机扑上来。

没想到这个时候,端玉贵太妃和秦王回来了。

南楚人只得按住蠢蠢欲动的心思,暗地里继续观望。

赵君竹回到闵州很快就组建了一个团队,都是跟她学过物理的人。

在她的指导下,大家集思广益。终于在北地战争快结束时,做出了简易手动版的纺织机。

看着羊毛被成纱线,织成毛衣出来。参与的人都很惊奇,也很有成就感。

他们明白了,学物理的意义在于可以发明创造。

和纺织机一起送进京的除了几件织好的羊毛衫,还有赵君竹对北狄政策的建言。

剩下的就事朝堂上的大人们的事了,她总不好去抢他们的饭碗。

再说她如今自己也是分身乏术,除了要去学院上课,还要去研究炼钢。

纺织机刚做出来时,赵君竹就在想,要是有电就好了。

要想提高生产力还得发展科学啊。

朝堂上一番讨论下来,大多数大人是看好赵君竹的建言的。

尤其是户部尚书,他不想打仗,只想搞银子。

国库里有存银,他才有安全感。

作为大夏的财务大总管,谁都是伸手问他要银子。只有荣华夫人每次一出手都是想着怎么赚银子。

皇上应该封她为招财夫人才对。

不得不说还是端玉贵太妃命好,在荣华夫人微末之时,就将人拐到自己身边,绑在秦王府的船上。

闵地从一个偏僻之地,发展成现在这样子,明眼人都知道,是荣华夫人的手笔。

端玉贵太妃:羡慕本宫吧!可惜你们没有本宫的本事和气运,羡慕也没有用。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

上一章 添加书签 返回书页 下一章
添加书签
字号
A+ A A-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书架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