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昏君:开局政变干掉朱允炆
第78章 攻城前夕
在浏览器中输入 飞速中文.com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二月十六日中午,徐辉祖就向朱允熥汇报了攻城的计划安排。

“皇上,我们制定的攻城计划如下,十七日天亮开始,上午主要是进行炮击,用炮火杀伤燕军的守城力量,下午在炮击的同时开始强攻夺城!”

朱允熥知道现在火炮的射程很有限,估计就跟弓箭的射程也相差不大,而且兵仗局虽然一直在制造火炮,但是火炮也没造那么多吧。

“魏国公啊,我们有那么多的火炮吗?”

“有的,皇上!我们水师原本每条船上都有火炮的,只是以前用的是实心的炮弹,现在改成开花弹,这个炮弹轻了一些,射程反而更远了一点。”

“这样啊,我还奇怪你是怎么做到这么多大炮攻城的!那我们的炮兵不会被燕军弓箭手威胁到吗?”

“一些厉害的弓箭手是能伤害到我们炮兵的,臣安排了盾牌兵护卫,基本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那你们就下去准备吧!”

朱允熥带着御前侍卫下午就在军营中巡视了一番,也看了看炮兵阵地和北平的城防,他感觉我们在大明朝已经完全具备了走向火器时代的技术了,真心是被理学和八股给害了,而且这重农抑商的国策也是严重的阻碍了技术发展,农民就不喜欢掠夺和冒险。

所以每个朝代在经过几代之后,皇帝都会被读书人教育成守成之君,相当于读书人慢慢的用几代人消磨了皇室的野心,让皇帝成为自己需要的样子。明朝从朱棣之后就一个朱祁镇出击还被蒙古人掳走了,之后也就朱厚照这个自己封自己做了大将军去跟小王子打了一下,再没有主动出击的了。

朱允熥回忆自己知道的历史,除了战国时期的秦国和后面的汉朝,再没见过一个能在几代以后还能对外战争打胜仗,有侵略野心的。唐朝到了李隆基也就彻底废了,宋朝从一开始就打不过北方的少数民族,一直就没雄起过。

南宋理学确定正统地位之后,朱元璋更加的过分,给后续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朱允熥自然知道是没那么容易改变朱元璋定下的很多东西,所以打赢朱棣、削藩就是自己改变朱元璋祖制的第一大步。

看着面前的北平城墙,朱允熥感慨万千,自己之前设立内阁、军机处、上书房之所以通过了,那是因为文臣们得到了好处,改造军队制度是不影响士绅的利益的,而开海禁所有士绅都是受益人,自然不会阻止了,毕竟建国初期还不是以后,大家都大量的走私赚钱。

但是报纸让士绅感到了威胁了,所以很多人就出来弹劾反对,幸而自己也是杀伐果断,不然就不知道还会冒出多少反对的。

这会李景隆看朱允熥发呆就提醒道:“皇上,咱们还是走吧,在这里还是不够安全,万一燕军突袭就不好了。”

朱允熥也没有继续沉思,看了看周围的阵地,就回营去了,回到大帐杨士奇跟杨荣正好忙完汇报情况,第一时间就跟朱允熥进谏。

杨士奇说道:“皇上,您乃是天子,万金之躯啊,不应该随意的去往前沿阵地这种危险的地方,等消息传开,我想大家都会来劝谏的,您的安危可是比我们拿下北平更为重要!”

朱允熥虚心的接受了:“嗯,确实有点不应该,下次朕会注意!你们两个有什么事情吗?”

杨荣递给朱允熥一个折子,说道:“皇上,上书房跟内阁已经确定了启耕大典的时间和安排,可是现在皇上应该是没那么快赶回去的,所以请示该安排何人替皇上亲耕?”

“哦,这个事情啊,就算是现在起驾回去也来不及了,让朕的五叔周王朱橚替朕吧!替朕拟旨回复他们吧!”

杨士奇又递上一个折子说道:“皇上,军机大臣茹尚书和赵侍郎上折子请示,是否要征调各地卫所兵马前来助阵?”

朱允熥反问道:“你们俩的意见呢?”

杨士奇回道:“我们商量觉得可以先等等,战事顺利的话自然也是用不着了。”

“可以,就按你们的意思办!”

等双杨下去之后,朱允熥就跟李景隆说道:“曹国公啊,要不你来陪朕下棋吧?”

李景隆立马找借口说道:“皇上,臣这棋艺太差了……”

“是赢朕赢的太轻松了?”

“臣肚子有点不舒服……”

“怎么,你发现杨士奇棋艺高超,故意让着朕,你就怕了,是怕朕输急眼砍了你的脑袋?你认为朕是这么小心眼的人?”

“臣不敢,臣就是棋艺不精,怕……怕皇上不尽兴!”

“曹国公,那你给朕讲讲故事吧,你不是在编这个太祖皇帝的故事吗,你说太祖皇帝他搞分封,朕现在却在削藩撤藩,还准备废除分封,我们两个到底谁错了啊?”

李景隆早已经冷汗直流了,皇上怎么突然要敲打自己啊,难道是因为上次说下棋的事说错话了,应该就是了,李景隆很是后悔自己怎么就长了一张破嘴呢?

“皇上,臣……愚钝,想不出来!这应该都没错吧!”

“应该啊,你这都不能肯定?”

“不不,是肯定都没错!”

“很好嘛,你写书的时候,要好好写,不能让人觉得太祖分封错了,也不能让人觉得朕削藩错了,知道吗?”

“臣明白了!”

“嗯,这就对了,你知道是谁错了吗?”

“臣……知道了,是这些藩王错了,他们不能领悟太祖的深意和苦心,在地方胡作非为,所以皇上只能忍痛削藩、废除分封以保百姓!”

“这还是很聪明的嘛,当然不要明说,但是你要把藩王犯错、太祖爷教育他们的话写出来,这样大家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而且你要在书里明白的告诉大家,太祖也定了很多的制度,他是因为当时驱逐蒙元形势需要制定的,说这些在形势变化的情况下,应该再调整完善。这个意思能理解吗?”

“啊,臣理解了!太祖苦心孤诣,会不断的根据形势需要调整国策,为天下谋福祉!”

“很好啊,你还是很有慧根的嘛,行军打仗呢虽然重要,但是也没有替太祖编书写传记重要啊,以后还是要先专心把书写好,要讲究效率嘛!”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

上一章 添加书签 返回书页 下一章
添加书签
字号
A+ A A-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书架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