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
第693章 二凤的自我评价——我是你爹
在浏览器中输入 飞速中文.com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第693章 二凤的自我评价——我是你爹

虞美人这话一出,不少人心里疯狂吐槽,咱就是说,这事儿要是真的,别管唐太宗出生的时候是隋文帝时期还是隋炀帝时期,李世民都绝对活不下来的吧。

皇帝只要一句“我是皇帝他是皇帝”,能直接让一个李家全部完蛋,唐太宗怎么可能还有长大的机会。

只能说,别管哪个朝代的皇帝,每时每刻都让他们有一种开了眼的感觉,他们是真的好奇,这些皇帝身上,咋就能有这么多异象呢,他们敢说这些皇帝排排站,老道士都能挑花眼。

别问,问就是大家都是被上天看中的皇帝,没什么好比拼的。

只要想象一下那个场面,就是相当炸裂的。

……

[当然,在所有人对李世民的评价中,我还是最喜欢二凤对自己的评价,毕竟这可是一出生就有龙陪伴凤凰崽崽啊。

很多时候,我们肯定在想一个问题啊,皇帝们做了那么多事情,明君做明君之事,昏君做昏君之事,千古一帝就是能成就千古伟业。

世人对他们的评价更是千千万万,包括我如今,也不过是一个评价他人功绩的人而已。

有人像我一样,对他们大力称赞,有人像完颜构一样,时常晒一晒自己的智商盆地,有人是真的不喜欢他们处世为人的方式,那么他们自己呢?

他们在面对他们一路的成就的时候,始皇帝在面对质子的生活,母亲的背刺,夺权称霸,一直到沙丘死亡的时候,他是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的。

汉武帝在面对自己从王侯到太子,从太子到皇帝,从一路的探索到高歌猛进,一直到后面巫蛊之祸结束,他的心里除了对外的罪己诏,还想说什么呢。

唐太宗在面对自己推翻隋朝,建立唐朝,完成贞观之治,却一直在经历不断失去的人生的时候,又是一个怎样的心情呢。

在面对灭东突厥,灭四围国家,成为“天可汗”,看见自己与隋炀帝都是王朝二代,自己却把一个国家带向强盛的时候,又是什么态度呢。

有人幻想,他应该会为玄武门之变愧疚难过,又有人觉得,二凤成为皇帝应该并不快乐。

我当然也有猜测啦,不过……

我这不是看到了二凤他自己现身说法了。

所以,在天幕结束之前,在说完他人对二凤的评价之后,我不得把他自己真正的想法拿出来说说。

有三段话,第一个,是有关于他从起势到成为皇帝这段时间的自我剖析。

“吾……年十八举义兵,二十四平天下,未三十即大位,自谓三王以来,拨乱之主莫吾若,故负而矜之,轻天下士……秦始皇划除六国,隋炀帝有四海之富,卒以骄败,吾何得不戒邪?翻译成白话文

我在十八岁时起兵起义,二十四岁时平定天下,未满三十岁便登上了皇位。

他的获奖感言,翻译过来就是影帝(划掉),皇帝是我的起点,却绝不是我的终点,这条刚刚启航的道路上,我要以前辈为界,谨慎面对每一个挑战。

没错,二凤就这个意思。

第二句,“隋末分离,群凶竞逐,我提三尺剑,数年之间,正一四海,是朕武功所定也;突厥强梁,世为纷更,今乃袭我衣冠、为我臣吏,殊方异类,辐辏鸿胪,是朕文教所来也;突厥破灭,君臣为俘,安养之情,同于赤子,是朕仁爱之道也;林邑贡能言鸟、新罗献女乐,悯其离本,皆令反国,是朕敦本也。酧功录效,必依赏格;惩恶罚罪,必据刑书。割亲爱、舍嫌隙,以弘至公之道,是朕崇信也。非朕专自矜伐,欲明圣人之教不徒然也。”

在隋朝末年,国家分裂,群雄逐鹿。我手持三尺宝剑,在短短几年内,统一了四海之内,这是我凭借武力取得的成果。突厥曾强大且多变,如今却效仿我们的服饰,成为我的臣子。各地的异族聚集在我这里,这是因为我推广的文化和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当突厥灭亡时,他们的君臣成了俘虏,我对待他们如同对待婴儿一般,充满关爱,这体现了我仁爱的原则。

我想说,这体现的难道不是你强大的武力吗?他们能被你如同婴儿一样对待,是他们想的吗。是他们不这样不行啊。

但二凤说的也不能说是错,我二凤就这么有爱怎么了。

咳,继续,后面是说林邑国进贡了能说话的鸟,新罗国献上了女子乐队。我同情他们离开了自己的本源,于是让他们返回自己的国家,这显示了我重视根本的态度。

对于功臣的奖赏,我一定按照赏赐的标准;对于恶行的惩罚,我一定依据刑法的条文。

我舍弃了亲情和恩怨,以弘扬公正无私的原则,这是我崇尚的信条。

我并不是单纯地夸耀自己的功绩,而是想证明圣人的教诲并非空洞无物。

所以就说嘛,我们觉得玄武门之变发生以后,二凤必定是夜不能寐,留下来浓重的心理阴影,面对父亲,面对死去的哥哥弟弟,必定觉得十分亏欠,郁结于心。

但我只能说,这全都是我们脑补过度了,毕竟二凤的真实态度也是相当明确的,杀了兄长的心理阴影?不存在的。我还要拿走他的有才之士,玩当面ntr。

你说郁结于心,也是不存在的,因为李世民说了,他做得事情是“以弘至公之道,是朕崇信也”,说人话就是“弘扬公正无私的原则”,是李世民的信条,他只是按照这个行事而已。

二凤很多时候是温和、爱哭,对亲人包容,但他又不是圣父,对所有人都如此。

最后一句是,“朕所以能及此者,止由五事耳:自古帝王多疾(嫉妒)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

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

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

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祚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我给你们翻译一下,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从我登基以来,我把所有人都当我儿子,就我一个人是爹,孩子优秀就提拔。孩子有才就重用,孩子贤能就尊敬。孩子不行也不生气,对孩子,要鼓励教育,温和教育。

而且我还跟其他爹不一样,我是把所有人都当儿子的,别的爹只看中自己的亲儿子——中华。

我连二儿子(叫养子也行)都爱护了,让他们一同在他这个好大爹手下共同发展。

所以,我成为了优秀的男妈妈(划掉),成为了优秀的皇帝。

没错,二凤就是这么说的。

三句话整合一下,二凤的真实想法也十分明确了:

十八岁反隋,帅呆了!

二十四岁平定天下,酷毙了!

不到三十登基,我简直太棒了!

玄武门之变,尊重本心!

贞观之治,我该得的!

我是你爹,谁有意见?

而二凤还是那种一边为自己的成就跳高高,一边反复提醒自己:冷静,冷静,我知道我很优秀,但我还能更优秀,你现在飘了,以后的夸夸谁来给。然后瞬间冷静下来的天才选手。

所以,二凤的画风必定是这样的——

想要成为千古一帝吗,这五件事你做对了吗?快跟我学起来吧。]

唐朝。

朝臣们听着虞美人句句踩进要点的吐槽,齐齐笑得乐不可支。

别人不知道他们陛是什么样的,他们还能不知道吗。

没错,就是的那样,他们家陛下就是这么想的。

只能说,他们的这位陛下,在皇帝界,也属于是相当特立独行的存在。

虽说被天幕这么吐槽,他浑身都不自在,但李世民现在却并没有心情关心这件事。

因为他突然悟了。

明白该怎么跟孩子相处了,不就跟自己总结的那五条差不多嘛,天幕这一翻译,他还有什么不理解的。

结合天幕传授他的,后世教导孩子的方法,他绝杀。

秦朝。

始皇帝看向这位唐朝的千古一帝,眼底也撒下了星点笑意。

虽说这位唐太宗死时的年龄比他还大,但嬴政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人就像是一个少年一样。

用天幕的评价就是,好像永远鲜衣怒马,永远意气风发,也永远壮志凌云,就像是一团永远不会熄灭的火一样。

听了这么多皇帝,嬴政第一次有这种十分迫切的,不是想薅走哪个时期某个优秀的文臣武将,而是想把这个朝代的皇帝弄回来当儿子的心情。

实在是有点太贴合他的眼缘了,还都是秦王,更心动了。

嬴政深刻的理解了,什么叫如果他有真么和儿子,他还操心那些做什么,有这个儿子,抵得过千军万马。

他大秦可太需要这样一位储君了。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

上一章 添加书签 返回书页 下一章
添加书签
字号
A+ A A-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书架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