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扶摇直上九万里
第313章 红薯丰收
在浏览器中输入 飞速中文.com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李延清他们一行人在庆阳府待了几个月,见证了庆阳府文化交流中心的落成,见证了许多特色工厂的建立。

庆阳府正式进入一个新时代,几乎家家户户手脚干净的妇人,都入了工厂参与工作。

她们就像荆禾郡的女子们一样,自己有了经济实力,不再是原来那个任劳任怨,任打任骂的普通妇女了。她们凭借自己的双手,让自己在家里有了说话的底气。

李延清带领知府创办的这些工厂,给禁锢在家庭里的妇女带去了一片光明。

而由各个工厂产出的产品,由来自各个地区的商队,运往整个大祁进行售卖。

这天,核查完商税账本,李延清算了算日期,他该回宣阳府了。

八月底了,红薯该收了。

李延清一踏进房门,就见自家媳妇儿坐在梳妆台前整理头发,走过去揽住她,将下巴搁在她偏瘦弱的肩上,“夫人,收拾收拾东西,我们明天回宣阳府。”

他说话时鼻息喷出来的热气,洒在云芊的脖颈上,惹起一阵痒意。

云芊无奈的动了动自己的肩,手上的动作不停,“怎么这么突然?是有什么急事吗?”

李延清立起身子,双手放在她的肩上,开始轻轻的按揉,一边给自家媳妇放松,一边解释道:“咱们在这边待了好几个月了,我刚刚算了下时间,红薯到了该收获的时候了。

夫人,你知道的,我很看重这一次种的红薯,我不回去看着,不放心。而且,红薯的发现,也许可以让千千万万的百姓不再饿肚子。

经过兄弟们一年的精心养护,我想知道有没有一个好的结果。再说了,我还得回去统计产量呢。”

“这红薯真这么厉害?产量很高吗?”云芊实在忍不住好奇,扭头问道。

夫君这段日子,就算是忙着其他事情,也依然把红薯放在心上,由此可见,这红薯是真的很重要。

她十分好奇,这红薯究竟是不是如夫君说的那般,可以让千万百姓填饱肚子。如果真是这样,那这红薯的产量得有多高啊!

“结果究竟如何?我们回去瞧了不就知道了吗。现在八月底,等我们赶回去,正好是红薯收获的时候。

到时候,带着夫人和平平安安,还有太子殿下,一起去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

“听你这么一说,我越发期待了。既然明日要走,那我们今天就得把行李收拾好。你快起开,别赖着我,我得去照顾他们兄弟俩收拾东西去了。”

云芊毫不留情的把他搁在自己腰上的手拍开。这家伙越发不老实了,大白天的,这手就想往她衣服里伸。

“他们已经长大了,应该学会自己收拾行李了。你就在旁边看着就好,让他们自己动手。不能让他们养成依赖别人的性子。”

云芊看着他复态萌发的手,没好气的说道:“好好好,那可以放开我了吗?”

李延清闻言,在她的腰上揉了一把,这才把手拿出来。

“去吧,我来收拾咱们俩的东西。”

第二天一大早,天才蒙蒙亮的时候,就有一支车队从庆阳府的府城离开。

他们一行人一路上都没停歇,紧赶慢赶的去往宣阳府。

下了马车,李延清连家门口都没入,就直接去府衙找了梁柏文。

“下官见过巡抚大人,咱们知府大人正在开会。下官这就去通知知府大人,巡抚大人还请到书房等候。”

李延清冲他摆了摆手,“没事儿,不用去打扰他开会,等他开完会了再来也不迟,告诉你们大人,我在书房等他。

对了,我这刚从庆阳府赶回来,还没吃午饭,你让厨房给我下一碗面,送到书房来。”

“不知道人想吃什么面?可有什么忌口的东西?”

“什么面都可以,也没有什么忌口的。不用太过麻烦,随便煮一碗来即可。”

“是,大人,下官这就去安排。”

下了马车,兴冲冲的跑到这府衙来,进来了才发现,五脏庙造反了。

很快,厨房的厨娘就端了一碗面来。这碗面做的很用心,面条筋道,配菜丰富,味道很正。就连搭配着一起送来的小菜也十分爽口。

这做面的厨娘,看来是专业的。

梁柏文那小子真是好口福!

书房只有他一人,他饿狠了,也没怎么顾及形象,风卷云残的吃完了面,然后心满意足的打了个饱嗝。

这厨娘不止专业,而且很大方。这一碗面,料给的是足足的。

“哟,咱们巡抚大人,这是去哪儿了。人家没给饭吃,还是咋的。一回来,就上我这儿来混面吃。”

梁柏文开完了会,这会儿正拿着资料,靠在门檐上笑话李延清呢。

“谁叫你这儿的面香呢,还是你小子会享受。短短时间内,厨房就送来了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面。”

“这哪是我会享受啊,明明是厨房不敢怠慢咱们的巡抚大人,这动作才这么麻利的。”

“得,你快过来坐吧,你。我这一回来就奔你这来,难道就为了一碗面?这不是有事儿嘛。”

“巡抚大人吩咐着,下官听着呢。”

李延清没好气的瞥了他一眼,妈的,这梗是过不去了,是吧?

“好好说话,别阴阳怪气。我来是让你在今日之内,筹集一批农具,我明日要用。

另外,我看你今天开了会,等会卓人去通知那些个县令,同知、通判,哦,还有你,明天跟我一起去庄子上。

事关重大,这农具一定要筹集好,明日有重要作用。”

“去庄子上,你庄子上的那什么红薯可以收了?看你底下的那些兄弟,把那什么红薯当宝贝儿照顾了一年,可算是能收获了。”

“是啊,所以邀请你们去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见证这宝贝儿出土!”

“这红薯真这么厉害?”

“兄弟,泼天的富贵就要来了,张开双手准备接吧。”李延清站起身来,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红薯虽然是在庆阳府发现的,我却是在宣阳府进行培育种植的,到时候上报也是用宣阳府的名义上报。

梁柏文可不就是捡着了个大便宜嘛。一种高产的,还可以用来做主食的作物的发现,对于农耕为主的国家,可不就是大功一件吗!

他在宣阳府的知府,头功占不到,但这肉汤绝对能喝饱,喝涨!

梁柏文怔了一下,回过神来,立马去忙去了。

玩笑归玩笑,他可不能拖他兄弟的后腿。

李延清回到官邸,把平平安安和太子叫到了书房。

“今天喊你们叔侄三人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任务交给你们。

明天,咱们要去庄子上挖红薯。就是你们当初亲手种下的苗苗,现在到了收获的季节。你们要对自己种下去的苗负责,明天得去把它的果实挖出来。

我在这里给你们定了一个小目标,齐哥儿,你明天要成功挖出五百斤红薯才算过关。

平平安安,由于你们俩的年纪还小,我不局限你们用什么方法,但明天你们要每人收获一百斤红薯才能过关。

如果目标没有完成,那你们就失去了品尝红薯的机会。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那红薯乃此间不可多得的美味。

能不能吃到红薯,就看你们明天的表现了,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爹爹/老师。”兄弟俩怕是遗传到了李延清的爱好,一听到有好吃的就双眼放光,忍不住流口水。

他们兄弟俩明天怕是会为了口红薯,要在地里翻滚、战斗了。

“明白了就好,你们今儿个就先去把明天要穿的衣服,要用到的工具准备好,明天一早就出发,不允许丢三落四。”

“知道了,爹爹。”

五百斤和一百斤红薯和乍一听很多,可架不住红薯的个头大呀。

再者,若是目标定小了,他们轻而易举的就能够完成,岂不是达不到锻炼他们的目的。

另外,他也想让太子殿下亲自感受一下,这五百斤红薯,他要用多长时间,费多大的力才能收获。

宣阳府城郊庄子上。

李延清看着这三百四十亩红薯地,心下激动不已。

想当初,种红薯的时候可把他们累的够呛。

他们育的红薯苗,当初一共剪了一百二十万棵。

种植下来,一共就种了这三百四十亩地。

“弟兄们,今天是咱们劳动的成果收获时。经过大家几个月的努力,今天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今天晚上,我也会实现当初的承诺,这红薯挖出来后,请大家吃个够,我亲自下厨,为大家炒一个红薯菜。

好,接下来我们来说一下啊,等会儿咱们要干些什么。

咱们当初种的时候,每一块地都是划分好的,都正好是一亩。

大家都知道,这红薯是发现的新品种作物。所以,我们目前也不知道这红薯的产量是几何?

因此,大家每挖完一亩地,咱们就要将红薯称重,称完之后,按照咱们当初排的,地的序号将其登记在表格上。

再有,挖的时候请注意,先把藤蔓割了好挖一些。记住不要将红薯挖烂,挖破。只有完好的红薯才能更好的储存、留种。

好了,废话不多说,大家开干。”李延清照例,在正式开干前,巴拉巴拉的说一大堆。

“喏,你的锄头。”梁柏文贴心的给李延清递了一把锄头过来,可见他是非常了解他的这位兄弟的。此等盛事,他怎么会错过,当然会亲自下地去干啊。

李延清把锄头给他推回去,拿过一边放着的,他用惯了的锄头,“不,这是你的锄头,来都来了,就一起下地动一动吧。你要是实在不会使这锄头,就跟在我后边捡红薯吧。”

“你小瞧谁呢?锄头而已,谁还不会用呢。你等着,我挖给你看。”

“来,梁公子请。”此时此地此刻,李延清叫他公子,真够损的。

“哼。”梁柏文把锄头往肩上一搭,雄赳赳,气昂昂的踏进土里。

他在土里挑了一行看的顺眼的红薯,用力的把锄头一抬,然后向下一挥。

这架势,可了不得了。

嗯,正中两排红薯之间的土沟,这挖红薯的动作与红薯没有半分联系。

梁柏文见此,想把锄头拔出来,重新挥过,可是锄头死死的焊在土里,怎么回事,根本拔不动!

李延清抬手遮住自己的眼睛,他表示,根本没眼看。

无语的摇了摇头,大步走过去,三下两下就将锄头解脱了出来。

“算了吧,大哥,你还是跟在我后边捡红薯吧。就你这架势,红薯没挖到,怕是还要把自己折进去。”

怎么说呢,这语气里满满的都是嫌弃。

梁柏文这下倒是没有逞强,默不作声跟在李延清后边儿。

眼睁睁的看着他,锄头一挥,一抬一串红薯就出来了,然后再看见他提着锄头一移,红薯就到他面前来了。

行叭,看在他这么厉害的份上,捡红薯就捡红薯呗。

庄子里热火朝天的挖着红薯,一会儿这里爆出一声惊呼,那里爆出一句惊叫。

“弟兄们,看我挖到了个大家伙,哈哈哈哈哈。”一个兄弟举着硕大的一个红薯,张狂的笑着。

“切,你那个还没我的这个大,我这个又大又圆。”

“你等着,我绝对会挖一个比你那个还大的。”

“你们那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刚刚看见大人挖了一个脸盆那么大的红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请勿较真。)

“真的啊?等会儿咱们去看看,那岂不是红薯王。”

“哇,我这一串有十个红薯,哟,这个可长了。”

“…………”

有兄弟们负责的红薯地,那一亩都快要挖完了。

而李延清他们这一亩地是最慢的。

因为他们这块地上,能干的也就李延清一人而已。

其余的全是养尊处优的官老爷,不是从来没有下过地的,就是几十年没有下过地的。

再加上平平安安和太子他们仨,这进度就更慢了。

“大人,我们那组挖完了。”

“走,我们去看看,现场就把重量称了。”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

上一章 添加书签 返回书页 下一章
添加书签
字号
A+ A A-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书架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