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质子核聚变装置成功后,也就意味着人类有能力去探索开发太阳系外的宇宙空间了。
这时候。
对太阳系的开发兴趣也就没有过去那么大了。
说起来,主要原因还是现在的条件对开发太阳系没有什么难度了,很自然的,能够带来的荣誉也就没有以前多了。
好比就是人类探索太空的初期,能发射一颗卫星那都高兴的不得了,什么荣誉之类的一大堆。
放到现在,发射一颗卫星就像在路边捡一颗石子一样的简单。
就好比登月。
登月的时候还是有着很大的关注和荣誉的,可现在登月,不要太简单了。
搞的登陆火星也就是那么一回事了。
自从冷核聚变装置成功后,对于太阳系的开发就没有什么难度了,再加上中微子探测设备和中微子通讯设备。
太阳系的开发难度再次降低了。
既然没有了难度,那相应的荣誉自然也就是少了,愿意做的动力自然也就少了。
而且现在排在大家没有的不是要全面的开发太阳系,而是想着如何去保护太阳系。
简单说就是质子核聚变装置马上就要成功了,又能力探索和开发太阳系外的宇宙空间了。
再加上保护太阳系的必要。
其结果就是更多的人将目光放在了太阳系的宇宙空间。
第一个目标自然就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比邻星了。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能探索开发比邻星才能带来足够多的荣誉。
质子核聚变装置要是成了,也就有了探索比邻星的基础。
当然了,除了能源,剩下的不利的条件就是光速限制了。
就好比那些对太阳系外发射的探测器来说。
一开始靠光束通道发射的探测器。
其最大速度是四分之一光速,飞行的时间也就半年时间。
现在正在太阳系的外围飞行,还没有飞出太阳系的范围。
至于最近一段时间发射的探测器,其速度达到了亚光速,再过几天时间,后面发现的那些探测器就能飞到前面去了。
就这些最近发射的探测器,要飞到比邻星还要五年左右的时间,就算是用光速飞行,那也要四年时间。
将比邻星的数据发送回来,那又是四年多的时间。
说真的,这样的时间跨度有些大了。
就现在的情况看,现在对于比邻星的开发做的是长久的打算。
就是因为这样,才有挑战性,大家才会去关注。
其实这是相对的。
就因为太阳系的开发已经没有了难度,所以大家才关注对太阳系外宇宙空间的开发。
范晓明笑笑说:“还真是,重视不重视是一回事,开发太阳系已经没有了以前的成就感了,谁都喜欢去挑战高难度的,至于我们嫌弃现在的发展速度太慢,还别说,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很过去对比吧!现在的发展速度不知道是过去的多少倍了,但我也觉得我们发展速度太慢了一些,就好比我们建造的超级强子对撞见来说,我们设计的超级强子对撞机的直径是一千公里,计划是三个月完成建造,我觉得三个月的建造周期还是太长了些,我觉得一个星期建造完成才是正常的时间,不知道为何有这样的想法,可要是和过去对比,先不是过去能不能制造,就算可以,建造十年二十年的也不会觉得慢,在过去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看现在也不是怎么了,三个月啊,还是觉得慢了,巴不得有一天设计完成,第二天就建造好了。”
他现在仔细一想,还真是这样。
现在的那些工程项目再快,他都会觉得慢了。
说真的,这样的速度已经够快了,放在以前,有这样的建造速度,那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
也就现在了。
司文博点点头说:“对!对!我也是这么想的,虽说第二地球的建造周期是半年时间,但我也觉得这样的建造速度还是太慢了,就我感觉,一个月是我能够接受的。”
想想就能知道。
一年多的时间就发展成这样。
要是第二地球的建造周期是半年的时间,他真的担心,第二地球还没有建造完成,有些技术就已经落后了。
这样的话,那就尴尬了。
再说了,现在不是以前了。
以前建造什么全程都需要人员的参与,智能化自动化程度低等等原因。
现在就不一样了。
不管是设计还是制造,那都是有人工智能辅助的。
制造有着智能化自动化的工厂。
组装建造也是。
特别是现在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结合,只有是发生过的事,那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结合就能完成。
很自然了,这样的速度会翻倍的增加,效率自然也就增加了。
建造所使用的时间自然也就减少了。
左大军一脸惊讶的看着司文博,“司教授!你们清大建造的可是第二地球啊!一个月就能完成建造,这也太夸张了吧!我看要两个月的时间,毕竟第二地球和地球的体积是一样的。”
在听到左大军说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建造第二地球的时候,徐正平、范晓明、宁长生、司文博几人都笑了。
宁长生笑着说:“两个月的时间完成第二地球的建造同样是惊人的,可以这么说,理论上可行,现实中不太可能,要我看,现在大家都太急躁了,总感觉发展的速度慢,其实我们的发展速度快的吓人。”
这可不是瞎说的。
看看就知道了。
这才一年多的时间,塔姆戈壁的开发早就完成了,其他八大特区也都建造完成了。
月球的开发也成了。
地球的去工业化也成了,环地球轨道工业区也有完成了建造。
要知道,环地球轨道工业区可是给地球上的所有人类提供工业品的,还要承接初期对太阳系的开发的制造加工任务。
同样的,还有月球上的那些工业城。
就好比现在对于火星的开发和建造,需要的工程机械、建造的部件啥的,那都是这些地方生产的。
按照计划,等火星的开发建造完成了,火星将会成为加工制造的中心,而地球和月球。
除了供应地球人类的需求,其重心是科研。
就对火星的开发和建造,其规划的时间也只是半年的时间。
要知道,这半年的时间可是要建造出太阳系最大的工业区和生活区。
毫不夸张的说,火星将是开发太阳系和对外开发的制造中心。
其工业区生产的物资将要供应太阳系的开发和太阳系外宇宙空间的探索和开发。
那怕太阳系的开发放缓,那对太阳系外宇宙空间的开发那也是实实在在的,至少初期需要依靠火星的工业区。
再就是生活区了。
一开始的打算是把生活区建造在火星的表面。
但考虑到实际情况。
最为主要的是重力的问题,再就是火星的地质灾害问题。
最后决定将生活区建造在火星的轨道上。
不同于地球。
在火星的轨道上建造工业区和生活区没有任何的顾虑。
要知道,在地球轨道上建造工业区是小心翼翼的。
至于原因,就是怕工业区挡住了阳光。
这些阳光对于地球的生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能决定地球环境的存在。
试想一下,要是轨道上的工业区过度遮挡了太阳光,那势必会减少照射到地球的阳光。
很快,地球的环境就会大变,地球的环境就不在适合人类生存了。
毫不客气的是,这是人类无法接受的现实。
也就是这个原因,在地球轨道上的工业区规模不能太大。
至于生活区,在地球轨道上是不会有的。
这是地球。
火星就没有这些顾虑了。
这也是将制造中心选在火星的原因之一。
反正火星的表面本就不适合人类的生存,轨道上的工业区和生活区规模有多大也都无所谓了。
按计划,火星轨道上的工业区规模非常大,同样的,生活区也非常的大。
想想火星工业区的作用也就知道了。
至于生活区。
火星的生活区能够承载的人口数量是一万亿。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在工业区建造完成后,生活区首批建造的能够容纳一百亿,在之后的时间中,会按照需求扩建。
就这些,要在半年的时间内完成建造。
不得不说,现在大家非常的急。
当然了,急归急,这都是安计划来的,是能够实现的。
就这还是在火星开始开发的时间计划的时间。
是在有了冷核聚变装置后推算出来的时间。
至于现在。
有了中微子探测设备和中微子通讯设备后,情况又不一样了。
建造的速度会进一步的增加。
就算这样,还是有人觉得不够快。
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那怕再快,大家一样会觉得慢了。
范晓明笑了笑说:“是的!不管怎么,现在大家普遍觉得现在的速度不够快,就好比有些人觉得人的成长速度太慢了,有实验室已经在研究加快动植物生长的项目了,还有实验室干脆直接研究制造动植物了,按照这些人的说法,动植物生长的速度太慢了,最好能像那些机器一样能够直接制造出来就好了,看看,这些人是不是太急躁了!”
听到范晓明说这些。
徐正平、宁长生、司文博三人都没有任何过多的表情。
左大军就不一样了,满脸的惊讶,“什么?竟然有实验室研究这样的项目,这可以吗?能让这么干?这些可能吗?”
说着,左大军看向了几人,“你们……你们都知道这些!”
几人点点头。
司文博认真的说:“的的确确有实验室在研究这些项目,不过监管的特别的严格,且明文规定了,只能限制在研究的范围,不能用在其他的地方。”
对于相关的研究。
不管是有为伦理的,还是非常危险的。
相关的项目研究都是可行的,但都被限制在了研究的范围,且会受到最为严格的监督。
左大军点点头说:“好吧!这就好比如那些开智的动物,研究可以,但会被严格限制。”
范晓明笑笑说:“是这样的,那些项目研究是可以的,毕竟研究的价值还是有的,比如说加快动植物的生长,这是从动植物本身出发的,也是在研究动植物的本身,只有直接制造动植物,其难度就更大了,就那我们人来说,想要直接制造人,那对人体对生命要有完全的了解,还有许许多多的技术,这才有可能直接制造出人类,这可不是靠受精卵慢慢发育来的,而是直接制造。”
就现在的情况。
不管是谁都可以立项的。
只要不是太过,不是那种反人类啥的。
其项目都会得到支持的。
当然了,不同的项目,受到的监督等级也是不一样的。
对人类的威胁性越大的,那监督的强度就越大。
就好比这些研究动植物生长,或者是想直接制造动植物的,那都是在严格监督的范围内。
毕竟这些研究涉及到生命,涉及到人类本身。
想想也就知道了,要是有些人没有好心思。
搞出什么针对人类的生物武器,那就是人类的灾难。
要是这些项目成功了。
相关技术被心术不正的人获取了。
那是不是就能在短时间内制造出天量的人口。
不说这种方式制造的人合不合理。
要是用这些制造的人来对付正常的人类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所以说,这些项目研究可以,但必须接收最强的监督。
还是那句话。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那些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威胁也越来越大。
停滞科学技术的发展那是不可能的。
因为人类的强大需要这些科学技术。
那只能加强监督了。
左大军一脸的惊讶,说:“加快动植物的生长速度我知道,只是可能的,过去就有成功的例子,但直接制造动植物,这可能吗?动植物可都是生命,真的能像制造机器一样制造动植物。”
说着,他看向了宁长生。
周围几人也都看向了宁长生。
因为周围几人都知道,这方面的知识宁长生了解的最多。
毕竟宁长生长期研究长生不老,下这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
要知道,宁长生带领这科研团队在生物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很多的成就。
就比如让人类的寿命极限达到一百五十岁。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