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太庙祭拜完毕,出宫前来龙湾码头的太子朱标,仪仗很简单。
甚至,若是以他大明当朝太子的身份而言,可以是说简陋了。
只带着一名使唤习惯了的太监,以及一队禁军官兵,便再无旁的。
只是朱标走到哪里,便是大明当朝皇太子的威严挥洒到哪里。
他的身影刚在外金川门显露。
整个龙湾码头上的官员和官兵,便已经是齐齐转过身来。
原本还站在码头最前面,等候着北征大军乘船渡江而来的任亨泰等人,也已经是在秦王朱樉的带领下,走到了城门前。
“大哥。”
“臣等参见皇太子殿下。”
众人是纷纷抱拳躬身。
朱标是一个很合格,甚至可以说是完美的太子。
作为帝国下一代继承人,他有着完美的政治格局,向来不偏不倚。他在精通文涛之外,同样深谙武略。且赏罚分明,有雷霆手段,亦有春风拂面。
没有人会觉得,大明朝的太子爷是不够资格的。
朱标从马背上下来,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放在身前,拇指搓在食指上,那一枚扳指便缓缓的转动着。
他面露笑容,开了口便宛如三月春风细雨:“都起了吧,孤先前执礼祭拜,耽误了些时辰,眼瞅着北征大军也要进来了,咱们还是去前头等着吧,瞧一瞧咱们大明赫赫威风的儿郎们。”
“臣等领命。”
朱樉满脸笑容的跟在了朱标的身边,任亨泰和解缙两人则是带着百官让出路来。
李景隆和常升两人,作为大明朝如今活着的郡王,自然是在朱樉之后,紧紧的跟随在太子身边。
今天,凡是在京官员,基本全都在这龙湾码头上了。
除了某个待在城门口上,掌控全局,维持京师治安而尚未赴任的直隶总督大臣。
而朱标很显然对这样的局面熟悉的很,一身从容的自百官让出的路中间走出。
随着他的每一次迈出脚步,两侧那些一直弯腰躬身的官员,方才恭谨的直起身。
大明皇太子之威,犹如这般。
到了码头前端。
朱标亦是一手叉腰,一手指向前方江面上遮天蔽日,好似无边无尽的渡江战船。
“回来了。”
“都回来了。”
太子面色多了几分释然,轻声念道着。
朱樉在一旁看着老大的表情神色,上前低声说道:“前头来的消息,熥哥儿定下的规矩,要让班师回京的将士们先登船先渡江先下船,他带着最后那一船阵亡将士的尸骨渡江。”
朱标稍有意外,又郑重的看了两眼江面上开始落下船帆,缓缓驶向码头栈桥的船队。
在朱樉面带笑容的注视下,朱标长叹一声,随后脸上才渐渐又露出那一丝笑容。
“到底是真的长大了,知道该做什么事情了。”
朱樉嗯了一声,不禁附和道:“这一次北征,虽说功成在于各方,但将士们却是直面生死。老三、老四还有小十三,都未曾回京,依旧留在关外。熥哥儿自然明白,今天我等在这里,为的就是要给那些归来的将士们夸功。”
朱标笑了笑:“那倒是,仅是他小子,还不至于让孤前来迎接。”
一旁。
从礼部尚书进入内阁,成为当朝内阁首辅的任亨泰上前一步,到了朱标的身前一侧。
“殿下,大都督府已将西城各处军营清出,待将士们入了城便可过去暂时歇息休整。军中百户以上,千户以下将领,安置于府军右卫大营歇息。军中千户以上将领,则在羽林右卫大营休整。朝会之时,自西华门入宫,参与朝会。”
这些都是应有之意,也不必朱标或者是朱元璋来亲自安排,朝中自然会按照往常的规矩操办。
一来是为了让刚刚回来的官兵和将领分开,有卸甲之意。二来则是为了照顾要参加后面朝会封赏的将领们,能就近休整歇息。
朱标则是开口道:“再告诉邹学玉一声,今天码头上的酒水不能少了,每人一碗酒,孤要敬这些将士们。
各处营中,今夜每人三碗酒,明日午后方可出营,这点谁都不能触犯。
除此之外,吃食不禁,命有司衙门准备好人手,今晚只管替孤、替陛下,喂饱了这些有功将士们。”
任亨泰满脸笑容。
草原上那千年以来的心腹之患,终于是在今朝被大明覆灭,即便他高居大明内阁首辅,也难掩心中喜悦。
“这些都安排好了,还请殿下放心。”
铛铛铛。
战船上已经响起了梆声。
号角在呜呜作响。
这是即将靠岸停船的讯号。
龙湾码头上,无数人瞬间神色一凝,面色激动的望着那高如泰山一般的巨大战船。
这是一个万众同心而乐的日子。
嘭。
当第一条战船缓缓的驶入栈桥,船舷撞在岸边发出沉闷的响声,码头上立马就有一队等候多时的码头差役上前,将战船上放下的绳索捆绑固定在栈桥上。
远处。
在码头两侧的空地上。
各有一排最新式的火炮排列整齐,炮口面朝江面,斜指苍穹。
当战船上放下斜梯、打开舱门的时候。
码头上,火炮齐鸣。
共计一百九十八门火炮,同时点火,同时爆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天空中也随即传来一道响声。
一百九十八门火炮,好似只有一门火炮。
火器营的将官,心中默默数着数,在每一个节点上挥动着手中的小旗。
炮声以一个完全相同的间隔,有序的鸣响着。
庄严。
肃穆。
国之大气,此刻尽显无疑。
“这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城门楼上,邹学玉望着码头两侧那升起的浓烟,嘴里低声的念叨着。
除了没有装炮弹,这些火炮可是实实在在的真家伙,每一下点火发射,可都是在用白花花的银子换来的。
然而。
邹学玉脸上渐渐露出笑容,双手更是用力的拍在了身前城墙上。
“若是这炮声长鸣不分昼夜,才是极好的!”
一旁将要在邹学玉升任直隶总督大臣之后,接任应天知府的同知,脸上默默的露出一抹笑容。
要是真如府尊所言那样,恐怕这个天下从此以后,将会只剩下大明一家了。
显然。
班师北归的将士们,并没有想到,朝廷会有这么厚重的迎接仪式。
当他们看到码头上竖起的监国皇太子的旗号和仪仗,更是心中血脉激荡。
而当那一身身的大红袍映入眼帘,更是让走下战船的官兵们血液喷张。
一艘艘的战船驶入栈桥,将船上的将士们放下码头,而后又快速的驶出码头,方便后面的船只进入栈桥。
下了船的官兵们,在各自营中将校的带领下,快速的在码头上整理军容,排列军阵。
“……”
“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
“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由礼部主办,教坊司承办的乐班,将最好最当红的女娘们放在了一起,纤细的腰身、如仙一般的裙带衣裳,歌声悠悠。
“壮哉大明!”
远处。
码头外围,围观的百姓中,发出了一声嘶吼。
紧接着,百姓们沸腾了起来。
“大明万岁!”
“大明威武!”
刹那间,龙湾码头满场喝彩叫好声。
江面之上。
最后升起的船帆下。
舰首位置,朱允熥一身曳撒,显得分外英武。
朱高炽默默的站在他身后,望着前方不断进入龙湾码头,放下官兵之后又缓缓驶出码头的船队。
“似乎很热闹啊。”
朱高炽望着对岸半空中散开的硝烟,以及码头周围那拥挤的围观人群,面带笑容。
“这是酬谢。”
朱允熥轻声开口,面色平静。
“自商周以来,中原总被游牧侵扰。国中动荡,则游牧南下带来乱世。国中兴盛,累数世积攒,才可图北伐之。
周而复始,犹如跗骨之虫。
我朝起北征,利器壮志,可若无这些舍生忘死的将士,依仗你我,可能厘清草原否?
他们打败了鞑靼人,肃清了草原。今天,应天城只为他们欢呼。
而亡者,便由孤带回家。”
朱高炽收起了脸上的笑容。
北征大胜,草原用不了多久就会彻底归为大明所有。
但他却高兴不起来了。
中原人,用了数千年,付出了一代有一代的儿郎性命,到了今天才被大明终结了这个忧患。
并没有什么值得高兴和骄傲的。
冠军侯封狼居胥,点燃了中原人北望的豪情壮志。
今朝,也不过是那份壮志,将会变成纵马草原的自在而已。
“大明的路还很长,亦非是你我等人,能全万世事的。”
朱允熥再一次开口,手掌在舰首栏杆上轻轻的执掌着。
海患没了,南方打下来了,国家粮草不缺,金银不缺。
如今,北方最大的敌人,以及将来最大的危险,也尽数被解决。
而今国内,亦是新政层层推进。
好一番盛世之前兆。
可是。
大明却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去做。
毕竟。
国家强盛了,却并不代表治下的百姓们也同时富足了起来。
以国家的力量,来平衡社会,拉动百姓富足,才是朱允熥一直想要做的事情。
而今。
大明环伺周遭,已经到了再无敌手的时候。
接下来,也该到了重新梳理中原格局,让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百姓,真正过上安居乐意、衣食无忧的日子了。
“你要做好税署接受改革的事情。”
朱允熥想了想,却是目不转睛的说了一句。
在他身边的朱高炽立马瞪大双眼,并没有自己掌握的税署要接受改革的愤怒和不满,疑惑是半分的质疑。
小胖的脸上,满是喜悦。
税署要改革了!
那自己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再天天去衙门里点卯干活了!
自己是不是就可以找个地方,安安心心的躺平了!
然而下一秒。
朱允熥的声音,再次传入他的耳中,将小胖所有的幻想打破。
“该给你再加一加担子的。”
如果长江能听得懂人心的话,此刻已经明白自己的内心是何等的痛苦。
朱高炽听着朱允熥说的话,内心中大声的询问着。
如果不是自己怕死,这时候自己已经跳进着滚滚东流的江水里头了。
铛铛铛。
呜呜呜。
最后一艘战船,从江北滁州府江边渡口码头驶出,终于是在江面上下锚的无数战船中间,驶入了应天城下的龙湾码头。
教坊司的人,停了奏乐,那些美妙的女娘们也纷纷停了歌喉。
码头上,霎时间变得寂静无声起来。
唯有滚滚东流了不知多少年的江面上,有几两清风吹来。
风,吹动了大明龙旗。
发出低沉的声音。
原本坐在椅子上的朱标,也缓缓站起身。
大部分下了船的北征将士,在饮了朝廷准备的酒水之后,便被带入城中,只留下了万余兵马列阵码头。
随着载满阵亡将士骸骨的宝船,停靠在栈桥上。
那些列阵码头的将士们,便立马步伐统一的转过身。
“魂兮归来!”
礼部尚书出身的任亨泰,站在一侧,面色庄严肃穆,微微抬头,朗声高呼。
“魂兮归来!”
“魂兮归来……”
码头之上,万人同声。
舱门伴随着一阵咯吱声,缓缓打开,落在了栈桥上。
撞进所有人的视线里,是那满仓寂静无声的小盒子。
一排排,一列列,好似外头码头上那列阵的官兵。
“迎。”
任亨泰再次高呼。
码头上,立即便有上直亲军卫官兵列队上前,走入船舱。
一只只无声的小盒子被皇帝亲军捧在手中,缓缓走出战船。
这一刻,没有人发出半点声音。
也没有人会觉得这样的等待是枯燥的。
时间在一点点的流淌着。
直到那万余只小盒子,被迎出船舱,到了码头上后。
任亨泰再一次踏出一步。
“皇帝谕:赐归来将士,炮九,加从六品勋功尉、武哀校尉,葬功臣陵。子嗣从军,初授总旗官。”
随着内阁首辅的朗声之下,码头上那合共一百九十八门火炮,炮鸣九下。
朱允熥最后下了战船。
神色深重。
火炮九鸣,加封此前并没有的从六品武散、武勋,葬功臣陵,此后大概会成为大明军中那些普通将士,阵亡之后,最高的抚恤规格了。
朱允熥接过朱高炽送来的一面旗。
那是北征大军的军旗。
上书征北二字。
如今,旗面已经是有些破旧。
朱允熥持旗,从那些被皇帝亲军捧在手中的小盒子中一步步走过。
最后。
已然是持旗走到了面色肃穆的皇太子朱标面前。
………………
月票推荐票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