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第175章定计未来
在浏览器中输入 飞速中文.com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陆大哥,那我们先走了,到时候有空,我会再来看你的。”

上官海月这时也依依不舍地松开了陆渊的手,略带着些许不愿的说道。

其实这次他兄妹二人离去,表面上是父亲有招,不得不去军前效命。

可实际上他兄妹二人,都不过是二流实力,放在数十万大军的对阵中,又能起到多大作用?

此番之所以告辞请别,实际上还是杨景事后劝说所致。

对于杨景,以及朝廷来说,当前最为紧要之事,乃是凑齐十大宗师,然后内镇叛乱,外御敌国。

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让陆渊快些突破先天,无疑就显得很重要了。

因此在知道陆渊即将突破先天后,为免他受到上官兄妹的影响,尤其是儿女私情,杨景便以世叔的名义,强令上官兄妹,这段时间不得去打扰陆渊。

这也是为何整个大会期间,陆渊都没见到上官兄妹跑来凑合的原因。

然后杨景又传书给了上官明,陈明厉害,于是便有了今日召回军前,双方分别一幕。

“待平定乱贼之后,广白、海月,我等大可随意相聚。”陆渊含笑着点头。

其实对于上官兄妹的离去原由,他多半也能猜到一点,但也没有挽留。

就如杨景所考虑的一样,如今陆渊虽然有心和那些世家联姻,但目前当务之急,还是先突破先天。

因此这个时候,任何会影响他突破的因素,都要为此而让步。

此时,便就是如此。

彼此道别之后,上官兄妹便很快上路,一路往西而去了。

他们赶去巴陵城,路途要比陆渊返回庐阳,近了许多。

往西只需一路过豫章府,便可抵达朝廷大军所在的岳阳府,两边才四五百里路,近的很。

陆渊则是需要往南沿着水道,过豫章府、宜春府、庐陵府,然后折道向西南,才能抵达庐阳郡,路上足有千余里水陆路程,比上官兄妹要多走上千里路。

返回的路上,就没有来时的惬意了。

陆渊这边心忧洞庭郡内的战局,怕自己的基本盘出什么乱子。齐云也担心战乱之下,自己徒弟的安危。

因此两人快马加鞭,披星戴月,日夜兼程,花了十余日,才总算赶回了庐阳府。

期间齐云在庐陵府的时候,因为不同路,便与陆渊分别,自行返回衡阳府,没有一道走下去。

不过以两人本事,在这乱世之中,哪怕独身一人自保,也是无虞的。

这倒也没什么大碍。

……

时隔两月,再度返回庐阳府城,陆渊惊奇发现,这边风貌与离开前,已然有了极大不同。

城外多出了不少工地,官府在组织荒芜了今年农事的农民们以工代赈,开始修建水利与平整道路。

大量的男人挥汗在各处工地上,将这些因为受灾,而有可能成为不稳因素的百姓,彻底的安抚了下来。

道边田野,也长起了郁郁青苗,抢种后的第二轮秋稻,此时茁壮生长着。

进入城中,街面上也不似先前那般萧条,而是变得人流如织,涌现了诸多商旅行人。

听这些人口音,不全是庐阳本地,反而还有大量的外地方言。其中一些,陆渊还颇为熟悉,就是来自他半个故乡庐陵府。

这一幕幕看过来,不由令陆渊大感欣慰。

庐阳府能恢复如此之快,对于他的实力来说,无疑也是一个增强。

把庐阳府交给孙思文,果然是一个极正确的决定。

而这一点,再返回府衙,和孙思文会面后,让陆渊更加确认了。

“这两月来,随着各地官府重建完善,地方上的生产也已经恢复。秋稻都已种下,再过一两月,便可收获。

同时有着陆兄拨下的钱两,我也开始在地方上,大兴水利,建设道路,收拢了不少地方上活不下去的百姓。

这连番工程,共计花费了十五万两银子。

同时今年,豫章郡夏稻大熟,是丰季,粮价比往年便宜许多。

因此我行文了豫章郡各府,派人去那边专门采买新稻,如今陆陆续续一共五十万石粮食,足够全府十万人一年食用所需。

便是供应大军,也足够两万人吃上四年了。

不过买了如此多米,银两耗费也极大。如今各地都有战事,豫章郡哪怕夏稻大熟,但米价也得六文钱一斤。

采买了五十万石粮食,按如今银价,共花去了三十万两银子。

还有陆兄离去前,曾吩咐,让尽可能收拢流民,充实地方人口。

这几月,北方岳阳府连番大战,连长沙府也受影响颇深。

这两府地方动荡,不少百姓流离失所,逃奔各方。

虽然两府流民,大多数都逃往豫章郡了,但也有不少往南逃来。

我派人去收拢了一些,共得万户,有四万余口,如今也已安置在庐阳府内各地。此项也花费了五万两银子。

而趁此机会,我令各地官署清点了一番各县户口,统计得出全府十县,共有三万四千余户,十四万五千余口。算上新得的万户流民,全府有四万五千户,十九万口。

不过不管是地方百姓,还是流民,都需官府赈济,今年新买的五十万石粮食,大半都要投入下去,最多只能余出十万石粮草供应军需。

而各地府县兵以及府县衙官吏,这几月来,也开支俸禄二十万两。

如此这几项加起来,这半年时月,全府一共开支七十万两银子。

因为购买了粮食和招抚了流民,开支比原本预计的,多了不少。先前陆兄拨下来的八十万两银子,如今只剩下十万两,最多只能维持两月所用。

因此想要保证如今的发展趋势,加大银两投入,是必不可免的。

这就需要陆兄再进行拨款了。

不过如今的流民,已经收拢的差不多了,粮食采买也已经结束,地方也慢慢恢复生产。这等大项开支,今后不会再有。

日后全府开支,应当会维持在五万两一月,不会有增加了。”

府衙内,书房中,孙思文拿出了厚厚一本账簿,跟陆渊汇报着自己就任半年来工作。

陆渊一边听着,一边翻看着账本,时不时点点头。

不得不说,孙思文这就任知府半年的成绩,是很出众的,虽然这份出众,是建立在大量银两投入的前提下。

但有没有钱是一回事,能不能把钱用好,这是另一回事。

有的人你就算给他亿万钱财,他也做不成什么大事,只会挥霍败空,一事无成。

能把钱用好,用到实事上,那也是一份本事的。

孙思文便有这个本事。

而陆渊对于自己好友的本事,也很满意,此时便点头道:“钱的事情,你不用担心。稍后我会再拨一百万两给你,你可以拿这些钱,去多购买些粮食。”

孙思文闻言有些困惑:“如今郡内粮草已足用,足可安抚流民,供应军需了。不需再耗费银钱,拿来购买粮食了。”

孙思文乃是文官,从他的角度来看,如今庐阳府百业复兴,等缓过今年,明年一切都可重新恢复生产。

到时别说粮草了,就连财政投入,也不用再找陆渊支应,府内自己就可以提供财税,反哺陆渊。

所以此时高价购买粮食,怎么看都是一个不合算的生意。

陆渊能理解自己好友的想法,但他作为武将,又是势力之主,而且还有着修炼太平道书的野望,这不能这么考虑。

此时便解释道:“如今郡内战事不断,甚至周兵都已渡河南下,与朝廷征苗大军在巴陵城下对峙,日夜大小战不断。

邵阳府那边也是战事连绵,虽然五毒教蓝照云已经率领五万大军北上巴陵城,但在邵阳府内,还留下了六万苗兵,如今也在和邵阳府大战不断。

就连我庐阳南边的阳山府,苗人也聚兵三万,时刻窥视本府。

如今苗人在郡内三处战场,屯驻重兵,用兵十七万,再加上渡河周兵,郡内贼兵已有二十三万之巨。

而全郡朝廷兵马,我部有三万战兵,四万府县民团。北边衡阳、长沙两府,有两万府县民团。朝廷征苗大军有十万。

如此三部加起来,也才十九万而已,其中还有六万无法出境作战的府县民团。

真正可以外出征战的,只有十三万兵马,比贼兵少了整整十万。

贼人近乎两倍于我,想要败之,难之又难。

而且周人意图灭我,如今可送五万人渡河南下,来日谁知不会再送五万人,甚至十万人渡河?

因此,以我判断,想要平定洞庭郡叛乱,击退周人,非三五年不可。”

陆渊分析了一下,自己对于郡内局势的看法。

从明面上的实力来看,周苗联军,实力近乎于两倍于朝廷这边。以朝廷如今在洞庭郡的实力,想要击败这股敌军,近乎是等于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除非朝廷继续投入兵马,或者发生什么突然的变化,导致双方实力发生巨大的悬殊颠倒,快速决出胜负。

不然此战,只能是个长久的消耗战,就看谁先支撑不下去了。

而以越国朝廷如今的实力,能凑出十万大军征苗,就已经是六姓七族砸锅卖铁了。

毕竟先前朝廷已经和梁人打了三年,前后动用了五六十万大军。后面又支撑十数万平南大军,和静海国打了近三年。此前又是十数万的平蜀大军,也支撑了一年有余。

这前后四次用兵,规模达到了百万之巨,对于钱粮的耗费可想而知是多么的庞大。

而这百万大军中,无数战役下来,战死者更是超过了四十万。

四年间,折损如此多的精锐。六姓七族的底子再厚,朝廷再怎么富裕,也扛不住这么造啊。

所以上官明统领的这十万朝廷兵马,已经是朝廷砸锅卖铁之后,所能凑出的最后一批征战大军了。

后续想要在组建新的大军,三五年内,甚至十年内,都已经是不可能了。

这一方面是没有银两,另一方面,也是找不出更多合格兵源了。

朝廷九郡,建安、南海、郁林、九真、洞庭、西川、广陵七郡,要么陷贼,要么饱受战乱,要么新附,都是人口损失惨重,地方生产破坏,无法提供兵员财货的地方。

所以如今还能给朝廷提供钱粮兵源的,也就只有它的核心地盘,临海郡和豫章郡了。

就是这两郡,前后给朝廷提供了七八十万兵马,以及供应这些兵马的无数钱粮,帮着朝廷维持现如今的局面。

而出了这么大的血,这两郡就算再是富庶,也很难再提供更多的兵源和钱粮了。

在地方上缓过气来,新一代成长起来,朝廷是无力组建更多大军的了。

也正是因此,所以常规力量上无法扭转局面,那些六姓七族们,才开始动起了十大宗师的念头。

打算从高端战力上,来碾压敌人,借以扭转局势。

为此不惜割出两郡之地,就为了拉拢江湖上的先天宗师。

而朝廷想要和江湖上的宗师谈判,把他们拉拢到自己阵营,没个两三年时间,根本不可能。

毕竟都是江湖人了,人家又是先天宗门,本来就有自己的基本。

朝廷就算不给他们半郡之地,人家在地方上该有的影响力和利益,还是照样有。一些强势先天门派,对地方的影响力甚至还不比五毒教在洞庭郡差。

你还敢动人家蛋糕不成?

不怕这些江湖宗门,立刻起兵,重演一场五毒教叛乱吗?

所以人家自己就有足够的里子,还真不一定看得上朝廷给出的面子。

区区半郡之地,还真不一定有人看得上。

也就是白凤寺这种,处在六姓七族核心之地临海郡的先天宗门,时刻被这些世家大族挤压着,喘不过气来。才会听到朝廷给它挪个窝的条件后,上赶着就凑了上来。

这种条件,换做其它先天宗门,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不然朝廷自从放出风声,要拉拢先天宗门后,也有一年时间了。

一年时间,除了一个白凤寺外,怎么不见其它先天宗门有动静?

这就是别人不好忽悠的缘故。

同样也是杨景在看到陆渊,有突破先天的潜力后,上赶着就凑了过来,主动拉他加入十大宗师计划。

还不是因为别的江湖宗师都有家有业,看不上朝廷。所以无奈之下,只能选陆渊这种刚刚创业,还没成就先天的潜力股。

一切都是现实啊。

以上这些,都是陆渊回来的路上,慢慢想明白的。

而也针对于此,他原本应对朝廷的一些方略,也发生了改变。

既然朝廷更加有求于自己,而且现在看明白了对方虚实后,威慑力自然也大为削减。

那么原本当初被杨景唬住时,所承诺的一些条件,自然要改一改了。

就比如封国的地方,可以从九真郡改成洞庭郡。而封国的地盘,是不是也可以从原本的五府之地,多增加一两府,甚至直接占了一个郡呢?

得了太平道书之后,陆渊觉得,不管是为了自己修炼,还是自己修仙之后的实力,都足以要求更多了。

于是便有了这一番话。

孙思文当然不清楚陆渊心中想的事情,他也不知道自己好友已经与朝廷达成了合作,有了封国之想。

不过在听了陆渊的分析,他视线也从原本的局限一府,慢慢放到整个全郡,乃至全国,自然也发现了其中的危机。

因此深思之后,孙思文点头道:“想要平定叛乱,击退敌军,确实非短期之力,需得长久之功。”

陆渊深以为然道:“想要平贼,无数年之功,无以成。如此长的时间,郡内农事生产,必受影响,粮荒不远也。

届时若无粮草赈济百姓,地方即便安宁,也必定再生动乱。

而且为了应付贼人兵马,协助朝廷平叛,我有意再扩军两万,组建五万战兵,以应对局势变化。这也需要粮草支应。

是以,郡外粮食,能买就买,不用迟疑。

银钱不够了,随时可以找我来取。

我手里还有三百万两银子资财,就算拨你一百万两,也还剩下两百万两银子,我们再怎么挥霍,也够用一年了。

一年之后,我自有法子,再去赚新的银钱。”

既然已经转换了另一种思路,那么原本的保守策略,自然就不成了。

虽然有着仙缘玉片打底,自己突破先天之后,最差也能修仙。

但玉片里的仙灵之气有多少,还只是一个未知之数。

保守起见,达成百万人口的条件,祭祀天柱,接引天地灵气,还是不能放下的。

所以陆渊已经决定,扩军五万,然后就率兵攻打洞庭郡南边,被苗人占据的阳山、九疑、零陵三府。

这三府虽然都是山区居多,很是穷困,但加起来也是有七八十万口人的。就算去掉那些苗人,本地越人也是有三四十万的。

若能打下此地,算上庐阳,邵阳两府,差不多就能凑足百万人口,满足祭祀天柱的最低条件了。

而通过对外扩张,陆渊也能扩大地盘,获得更多的钱粮,养更多的兵。

两府之地,养不起五万大军。但换做五府之地,就未必不能了。

因此对外扩张,在得了太平道书后,已经是陆渊不容更改的既定战略了。

孙思文见好友都这番表态了,而且购买粮食,确实也不是什么坏事,此时便点头道:“可以。豫章郡那边还有不少粮食,我可以想办法多买一些。多了不敢说,二三十万石,还是可以保证的。”

陆渊露出笑容:“那便拜托孙兄了。”

至此,陆渊阵营往后数年的战略,便已定下。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

上一章 添加书签 返回书页 下一章
添加书签
字号
A+ A A-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书架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