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辣妻,带着亿万物资嫁糙汉
第824章 钢筋混凝土
在浏览器中输入 飞速中文.com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而这一次征徭役的布告贴出去。

很快迎来了周围百姓的热议。

主要是谁都没想到这一次的徭役居然征收的数量超过往年。

谁都知道徭役的这个工作很苦,不光不给工钱,虽说是管两顿饭,但是都吃不饱肚子。

很多人在干徭役的过程当中都死在了这里。

新的县官儿刚上任,就这一次大量招收民夫说是要把城墙一次修好。

可是谁都知道这里的冬天太冷,一个多月的时间怎么能修好?

所以这一次招收3000人,让大家都不可思议。

底下的百姓苦不堪言,可是敢反抗的人没有几个。

加上衙门里的衙役们敲着锣到各村各寨去宣传,告诉他们这一次不光征收民夫每个月有一两银子的工钱。

而且一天管三顿饭,绝对给吃饱。

人们都半信半疑,可是很多人都知道这徭役不服不行,不服徭役就得花银子摆平。

谁家能拿得出这钱呀?

信不信都得派家里的壮丁去。

无论是威逼利诱还是各种吓唬,反正3000的壮丁全都集中到手。

顾聿安亲自带着人迎接这些3000壮丁给他们专门在城外修了可以避寒的棚子。

头一天迎接这些壮丁的就是大家的头一天的饭食,本来以为他们来了之后肯定吃不上这一顿午饭。

谁都知道第一天来了不可能让干活儿,没活儿干就没饭吃,这个是硬道理。

以前但凡来过的都清楚。

但是没想到今天居然迎接他们的是热气腾腾的大锅。

“众位乡亲们,我就是咱们新上任的县官,我姓顾。

这一次征收了这么多的壮丁,大家心里显然是存疑,我只能告诉大家。

说了不做那个不算本事,我并不想多说,只是告诉大家,这一次我有决心把这城墙这个冬天都修好。

就希望大家同心合作,省了以后大家年年都要服徭役。

而且修好了这座城墙,保护的是我们大家的亲人骨肉。”

“别的我就不多说了,以前大家磨洋工是觉得无所谓,可是我现在不希望这样,我给大家工钱就是要让大家知道干得越好,一定会拿得越多。

为了大家的亲人,我希望大家努把力。”

顾聿安又指了指大家面前那热气腾腾的大锅。

这么多的大锅,一字排开,的确有点儿让人看了眼晕。

“今天的伙食就是大家以后的伙食,啥话也不用说,大家开吃,吃了这顿饭。就知道我顾大人是不是说话算数?”

顾聿安敲了敲锣,大锅的锅盖揭开,大厨站在锅后面,用勺子敲了敲锅沿,

“来来来,开饭了,大家都拿着碗过来盛饭。”

众人居然闻到了肉香味。

不少人面面相觑,可是有人也忍不住了,主要是闻到肉味儿,谁能忍得住?

各家各户都受了灾,今年吃饱肚子都成问题。

还是有人勇敢地走了上来打饭。

是排成两队,先从菜锅这里打上一碗菜,然后到旁边的厨子那里领上馒头,据说馒头不限量。

有人听到这话立刻就伸过去碗,打了满满一碗的菜,甚至在菜里面都看到了一两片大肥肉。

别说有肉,哪怕是没有肉,看到菜汤上油汪汪的油渍,他们都很满意。

又听说大白馒头居然可以不限量。

这些汉子们一开始还狐疑,拿了两个馒头,没敢多拿,蹲在一边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生怕吃得慢了,一会儿把这馒头要回去。

等到他们吃完,顾聿安都没有发过话,也没有衙役过来驱赶他们。

甚至有人尝试性地跑过去又多要了两个馒头,人家居然给了。

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大家立刻敞开了肚子吃。

不过随着去领馒头的人越来越多,顾聿安的锣又敲响了。

众人瞬间明白,就觉得这顾大人不可能真的这么做。

看看现在后悔了吧。

更多的人加紧往自己嘴里塞馒头。

“大家听着。第一顿饭不要吃得过于饱。十个村子受过灾情,很多人家里都吃不饱肚子勒着裤腰带一直过到现在。

猛然吃得太多,你们的胃受不了,真的会吃死人的。

大家先让自己的肠胃适应适应,后面咱们一天三顿饭,每一顿饭都是这个待遇。

我顾聿安在这里说到做到。

绝对会让你们吃饱肚子,只要你们卖力气干,吃饱不是问题。

月钱也不是问题,可是谁想在这里偷奸耍滑混饭吃,但凡是被我的人发现,立刻除名。

不光除名,从此以后他们家休想领到救济粮。”

这是一种警告,果然众人听完这话反而心里安定下来。

这些官老爷要是没有这些条条框框出来才不对。

可是等到他们晚饭看到的依然是这样的饭菜的时候,所有人都相信了,也许顾大人说的是真的。

工程的进度很快。

人人都想着如果一个月能拿到一两银子的工钱,还能一天吃三顿饱饭,出点儿力气干活儿有什么关系。

修城墙如果修好了,真的是为他们大家造福。

就像顾大人说的,自己的亲人,朋友都在城里住着。

3000人居然毫无怨言,工程的进度很快。

顾聿安又特意在工程当中使用了一些现代的技术。

比如他们在附近找到了石灰石。

把石灰石进行粉碎,煅烧之后又磨成粉末,就变成了石灰。

然后把石灰和粘土进行混合,破碎,研磨,煅烧。

这个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水和某些化学添加剂,当然化学添加剂就是空间港口里出品。

最后搅拌成型变成了水泥熟料,再加入适量的石膏和混合材料,就变成了水泥。

水泥这种东西当然在建筑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尤其在古代。

水泥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防水性能优良等等特点。

用在建筑城墙上面,简直是事半功倍。

高高的城墙被迅速地建起。

本来在所有人的心目当中,一个月不一定能干出来什么,可是谁也没有想到,3000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居然发挥了这么大的作用。

等到一个月以后,从关外押送着最新一批战马和牛羊回来的董大人看到那高高的城墙的时候,不由得双眼热泪盈眶。

他们这城墙年年修,年年花银子,可是到最后总是挡不住蛮子。

现在不一样了,这座墙看起来就如此的巍峨,高大又结实。

更让董大人惊喜的是远在城墙外,他们的军营居然也大为改观,军营的周围依然竖起了高高的围墙,把整个军营包裹在里面。

两扇前后大门锁起来的时候,基本上这里密不透风。

而且还帮助他们建设了新的营房以及指挥所。

以前大家都是住在木板房里或者住在帐篷里,到了冬天的时候,这里冷得能冻死人。

多少人会生冻疮。

可是现在这种看起来似乎有些冰冷的水泥房里面设备齐全,尤其是他进去之后发现这里全部都建立了地暖。

古人一般没有地暖,但是有火龙。

这种火龙做的墙其实和地暖的道理相同,不过现在做了地暖之后,人们踩上去舒适感更好,受热更加均匀。

明明从关外回来,冷得让人心寒,回到这里突然有一种仿佛回到春天的感觉。

军营所有的士兵脸上都洋溢着欢欣鼓舞的笑容。

尤其是他们身上的棉衣。

董大人这一刻坐在美其名曰叫做办公室的屋子里,看着外面进进出出的士兵,突然觉得也许当兵没什么错。

重要的是他们这些当官儿的没有给这些士兵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自己努力了那么多年,甚至到最后有些摆烂,主要是不和这些人同流合污,自己也不无法凭一己之力改变这些。

可是顾大人不一样,自己这位顾兄弟,虽然当初说的时候,他觉得这是一腔热血。

可是他是真的这么做了,银子1文钱都没有流进自己的腰包。

他听说了不光顾大人带着所有的民夫在那里盖城墙,吃在工地,住在工地。

甚至顾夫人带了召集了不少妇女帮忙给大家做棉衣。

做棉衣,做棉鞋这些。

可是市面上不好买到的,而且是货真价实。

董大人第一次认真地正视自己内心的那种理想。

也许他真的应该好好做做事。

等到看到军营伙食的时候,他终于承认自己内心所有的防线全部崩溃。

这些士兵不光能吃饱,而且中午和晚上那顿饭都有肉。

怪不得这些士兵操练起来的时候不惧寒冷,而且一脸的红光满面。

这一回带回来的马匹牛羊,他们留了50匹马。

董大人也算了一下,如果一下子把军营所有人都配上马,光是这些饲料的费用,养马的成本太高。

再加上他知道顾聿安修城墙,那可是真材实料,所有的东西都需要银子,光靠前面的300匹马和牛羊根本不足以应付。

而且雪花盐这条路子又不是一次就能结束。

以后天长地久,来银子的地方多着呢,既然如此,他就更应该为顾大人考虑。

而应大人和老杜就不用说了,两人也和顾聿安一样,守在工地上,吃住在工地上。

看着顾大人身形单薄,可是依然和那些民夫一样,上手去做事。

顾大人会亲自上去和大家一块儿干活儿,有说有笑,不光提振的事情,而且所有人看到大人都身先士卒。

其他人简直是与荣有焉。

所有的民夫都口口相传,他们这一次遇到了一个真正的清官。

这可是青天大老爷。

城墙修好了,不少百姓都来围观。

光是看着这结实的城墙,不少人热泪盈眶,因为这是可以保证他们安全的地方。

这一批的马匹和牛羊换来的银子又变成了粮食,而这些粮食十个村子的灾民都得到了救济。

顾聿安说的很清楚,领救济粮可以,但是明年地里所有的作物都必须按照官府的要求来种。

而且所有的救济粮明年种出来的粮食里面要扣除。

不能让百姓习惯了领救济,在他们这里不养懒人。

也许心里有些意见,可是总比以前的那些官员来了根本没有救济粮可以给他们强,虽然救济粮有条件也比饿死强。

这一切刚刚忙完没多久。

漠北的大雪已经纷纷而至,他们这里寒冷的冬天要持续差不多六个月左右。

人们几乎都躲在屋子里不出门。

顾聿安在雪停的时候亲自带着衙役们,还有应大人他们到村子里一个村落一个村落的去探查,是否因为雪灾有误倒房塌,受灾的情况。

连应书清都不由得敬佩顾聿安,这才是真正为民办好事的好官。

顾聿安从来没怕过辛苦,哪怕雪深的都淹住了脚脖子,可是依然会带着他们一户一户的亲自去看。

但凡是受灾的村民,他们都会先想办法让他们保证这个冬天能够安稳的度过。

而且官府还承诺开春以后会帮助他们修建房子。

那流水的银子和粮食花出去,不都是因为他们县衙里自己有钱。

要是等到上峰批银子,估计这些灾民饿死都不可能见到一文钱。

所有灾民一旦听说是顾大人来了,都是热情的出门相迎。

恨不得把自己家最好的东西都拿出来招待顾大人。

谁都知道他们现在刚刚上任的县官顾大人是一个青天大老爷,为民做主,为民办事。

顾聿安好不容易从底下的村落回到了县衙,这时候董大人已经静候多时,一听说自己的顾老弟回来了,急忙赶到县衙。

“老弟,你可算回来了。你不知道这两天有多少人要来见你,都找不着你人,以为你是故意避出去。”

董大人心烦意乱,主要是这些人找不到顾聿安,全去跑找自己想要探听虚实。

当然更多的人是看到了他们县城的这高墙,这高墙的结实程度让人很难想象,也没有想过,才不过两三天的时间,这墙坚硬的哪怕他们用大锤去砸都砸不开。

那是这些城墙被顾聿安特意加装了一些钢筋。

这种钢筋混凝土做出来的墙自然要比古代的这个城墙结实得多。

虽然说里面的钢筋坚硬程度比不上后市经过特殊改良之后加工的钢筋,可是对于这个朝代来说,这种坚硬程度已经足够。

毕竟这年头打仗用的可不是火炮,全是靠兵马和刀枪剑戟。

最多不过是用一些攻城的滚木雷石。

那些攻击力面对这些钢筋铁骨的城墙还真是没有啥作用。

他们县城的这个墙已经成了典范,周围其他城镇的城府的官员,一方面是来参观,一方面当然是心热。

谁希望自家的城池老遭受蛮子的侵袭?

如果也能有这高大结实的城墙,难道还能怕那些蛮子。

可是谁都知道这座城墙的材料听说叫钢筋混凝土,这玩意儿是具体怎么弄出来的。

其他人真的心里没有数,这事儿只有顾大人才知道。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

上一章 添加书签 返回书页 下一章
添加书签
字号
A+ A A-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书架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