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枭雄
第四十二章 长安科举
在浏览器中输入 飞速中文.com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就在士子们举行游行请愿的同一时刻,在太原城西一处稍微偏僻的村庄里,一只苍鹰腾空而去,在天空盘旋几圈,振翅向西南方向冉冉而去。

长安太极宫两仪殿内,一场关于科举的朝议正在进行,李渊原本考虑平定天下后再举行科举考试,收拢天下之才,但太原声势浩大的科举深深刺痛了他,李渊只觉天下之才都被杨元庆收拢而去,他有些沉不住气了。

“各位爱卿,朕一直在考虑,为什么北隋能在刚立国之际便举行科举揽士,我们大唐却迟迟没有动静,朕考虑我们也应该举行科举,诚招天下之士,让天下英才为我大唐所用。”

李渊还有更深的一层想法,三第四十二章 长安科举子李元吉的潼关事件虽然已经渐渐平息,但那件事却给他的威信造成了沉重地打击,他急于挽回自己的信誉和形象,科举便是一个最好的途径,笼络士子,收买人心。

这时,裴寂出列启奏“陛下,现在已是十月下旬,寒冬将至,此时举行科举恐怕很多士子都不会出行,臣建议明年春天举行科举,既然北隋叫秋试,那我们可以叫春试,臣以为,同样可以吸引天下士子来长安应举。”

裴寂话音刚落,刘文静便站出列道:“陛下,臣也想说两句。”

李渊对裴、刘两人的内斗已见怪不怪,作为一个帝王,两个重要大臣之间的矛盾,他是乐于见到的。而且裴寂和次子世民走得很近,而刘文静则是太子建成的喉舌,他们两人之间的矛盾也隐隐暗喻了建成和世民之间的矛盾。

自从弘农之败后,长子建成和次子世民之间的矛盾已渐渐公开,当然这种矛盾并不是夺嫡之争,而只是一种政见不同,对于他们兄弟之间的矛盾。李渊也没有过多干涉,他是帝王,自有帝王的考虑。矛盾本身并第四十二章 长安科举不可怕,只要不危害到社稷,那么一定程度上的矛盾存在。反而有利于他对帝位的控制。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李渊是希望他的朝廷中出现派系之争,刘文静和裴寂之间的矛盾,正从个人恩怨向派系斗争方向演变,李渊也是静观其变。

李渊点点头笑道:“刘爱卿请说!”

刘文静上前一步,提高了声音,同时也是对其他大臣道:“臣以为科举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虽然隋朝举办过几次,但事实上它受到了门阀世家的强烈抵触,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臣认为不能等到春天再考虑此事,圣上如果有心举行科举,那现在就应该着手准备,只有准备充分,让科举深入人心。才会有千千万万士子响应,陛下,不可听裴相国误国之言。”

裴寂大怒,他怒视刘文静道:“刘相国,我说过现在不准备吗?我只是说春天再举行科举,并没有说现在不闻不问。当然要及早准备。”

刘文静瞥了他一眼,冷笑道:“听伱的意思,分明就是科举是很简单之事,一拍脑袋就可以举行,殊不知科举之事处理不好,轻则激起众怒,重则亡国,不是简单之事,裴相国,伱还不懂。”

李渊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刘文静虽然是在讥讽裴寂,但李渊心中却感觉他在讥讽自己,因为是他急于举行科举,这分明就是在讥讽他一拍脑袋就想实施科举。

就在这时,殿中少监宇文歆走进大殿,躬身施礼道:“陛下,太原有紧急情报送至。”

李渊不满地瞥了一眼刘文静,强压住心中的怒火道:“呈上来!”

一名宦官将一份来自太原的情报放上了李渊的御案,李渊展开看了一遍,眉头微微一皱,太原居然出现了大规模的士子游行,他瞥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太子李建成,他很怀疑太原的士子游行是有人暗中挑起,那会不会是自己人,他把这份情报交给宦官“给太子看看!”

两仪殿内十分安静,十几名重要都心中疑惑地看着李渊手上的一份情报,不知道太原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李建成主管大唐情报,他接过纸条看了一遍,立刻明白了父皇的意思,连忙道:“启禀父皇,这件事儿臣也不知晓,应该和我们无关,或许是河北窦建德所为。”

河北那么多名门世家皆派人去太原参加科举,窦建德心中岂能善罢甘休,或许是他所为,李渊点点头,对李建成道:“把纸条传给各位大臣看一遍吧!”

纸条上消息很短,一目可以看完,十几名重臣迅速传看了一遍,每个人的眼中都露出震惊之色,数万士子大游行,这似乎闻所未闻,每个人都有同样的念头,这件事难道真是窦建德在背后主使?

这时,刘文静又再次出列道:“陛下,这件事印证了臣的担忧,科举不是一件事容易的事,它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北隋显然是没有处理好各种利益纠葛,才导致了数万士子游行请愿,陛下,这是我们的镜子,必须要小心谨慎处理科举之事。”

尽管刘文静的话让李渊心中极为不舒服,但现在他无心发作,这份意外送来的太原情报让他心中很乱,他也意识到了仓促科举会带来的麻烦,李渊摆了摆手“各位爱卿,科举之事暂且放一放,稍候再议,现在退朝。”

…………

李渊回到自己御书房,背着手站在窗前,努力平息心中的纷乱,自从弘农之败后,他的心情就一直很压抑,罪己诏就像一个巨大的阴影投射在他心中,令他沮丧、颓废,让他感到大唐在走下坡路,没有了刚建国时的那种振奋,他现在太需要一场大捷来提振大唐低迷的时局,但对薛举的战役始终处于一种僵局之中。

李渊也明白李世民的难处,潼关事件和弘农郡的惨败使唐军士气低迷,如果这时候贸然发动对薛举的战役,一旦再失败,将会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整个唐军或许就会因此崩溃,而且薛举内部已经出现了两个儿子的内讧,这个时候最好等待薛举内部的自我溃败。

李渊同意了李世民的建议,可是,长安这种无能为力的朝局颓势也让李渊快要疯狂了。

好容易想到可以用科举来扭转劣势,但太原的士子大游行又给他迎面泼了一盆冷水,李渊望着天空悠悠白云,他忍不住长长叹了口气。

“陛下,太子殿下求见!”门口传来一名宦官的禀报。

“宣他进来!”

李渊缓缓回到自己御榻坐下,这时,李建成匆匆走了进来,他深施一礼“儿臣参见父皇!”

“就是关于科举之事,儿臣有一点想法。”

“伱说吧!”

李建成沉吟一下道:“父皇,儿臣认为科举的风险确实很大,它必然会触动到关陇贵族的切身利益,父亲难道没有发现,今天朝会很多重臣都保持了沉默了吗?”

李建成指的是独孤氏和窦氏等人的沉默,这在李渊的意料之中,这个问题李渊也考虑过,不仅是山东士族对科举抱有抵触,关陇贵族同样也是一样,科举的根本目的是选官,这恰恰是最根本的利益所在,他知道科举必然会引起关陇贵族的抵触,所以他最初考虑在统一天下之前,暂不实施科举,以保证关陇贵族的利益,获取他们的全力支持,但杨元庆在太原举行大规模的科举又给了李渊巨大的压力,使他不得不专门开朝会试探此事,但结果令人沮丧。

“朕知道有人不喜欢科举,但形势也摆在这里,若朕不举行科举,天下英才迟早都流去太原,朕也没有办法。”李渊叹了口气。

李建成见父皇已经被说动,又小心翼翼道:“父皇,儿臣也仔细考虑过此事,杨元庆之所以敢举行科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已经给了河东士族巨大的利益,而且他举行科举的目的,并不是真的为招天下之才,很显然,他是为了拉拢河北士族,同时也做出公平公正的姿态,这就可以理解为何二万士子大游行了,就是因为他并非真正的公平,所以引发众怒,这件事给了儿臣很大启发,其实我们也可以效仿北隋科举。”

李渊已经被儿子说动了,建成说得很有见地,找到问题的根源,这使李渊心中有点豁然开朗之感,他赞许地点点头,又问:“我们怎么效仿北隋?”

“儿臣的意思是,父皇在举行科举之前,最好能充分和关陇贵族及关陇士族沟通协商,只要保证他们的利益,儿臣以为科举也完全可以举行。”

李渊叹了口气“就怕他们胃口太大,朕满足不了他们的索求。”

李建成连忙笑道:“所以要充分沟通,儿臣想,为了夺取天下,他们应该能理解父皇的苦衷,也会给父皇一个面子。”

“好吧!这件事朕再好好考虑一下。”

李建成解开了李渊一个心结,令他的心情开朗起来,他笑道:“皇儿的建议很好,以后要多给为父这样有益的建议。”

李建成今天是有两件大事来找父亲,科举只是第一件事,他见父皇接受了他的建议,心中也大为快慰,又笑道:“父皇,儿臣还有第二个重大建议。”

……,!!!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

上一章 添加书签 返回书页 下一章
添加书签
字号
A+ A A-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书架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