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跑之王
第四百二十八章 训练
在浏览器中输入 飞速中文.com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9月25日,上午。

一大早,辛庄训练基地田径场上,“噗噗噗”的脚步声不绝于耳。

三圈的热身跑之后,钟响正绕着体育场跑道,慢走着将身体活动开。一边双手轻微地摆臂,似乎在模仿自己过弯道时候,重心的把握。

今年在200米项目上,钟响的进步很大,从成绩上来说,已经远超100米项目。三场比赛,两场打破世界纪录,对于很多运动员来说,这是极其恐怖的成绩。

能够在今年的200米取得这种成绩,这是因为200米,讲究的中后半程的速度保持能力。在这点上,钟响连续三年在亚高原的冬训,对于他的提升还是很明显的。

再加上系统的弯道冲刺技能,让钟响的中后半程速度保持能力无人能及。

每一个运动员不缺乏速度,缺乏的是速度的保持能力。钟响在这一点渐渐补足之后,他在200米项目上的提升才会如此巨大。

不过,钟响自己知道,还有一些问题需要他在琢磨一下,技术还需要进步一的雕琢。他是100米短跑出身,在200米的弯道技术上就会显得有些粗糙。

虽然后面通过训练接力赛,第一棒和第三棒的弯道训练,完善了不少,但和最顶级的200米选手相比,他自己可以感受到相对还是有些粗糙。

起码,弯道技术的改变,能够让他的成绩再次进步。

这种技术的粗糙,或许是源于心理,不过发现了技术的不足,就能够改进。

在身体重心把握和弯道加速上,达不到他在100米上的那样圆转如意。这一点也是当前100米选手多少会遇到的问题,像贾斯汀.加特林和阿萨法.鲍威尔,两人在200米上的稳定表现,就远远差于100米。

训练的侧重点不同,造成最后的结果自然不一样。

和普通的选手在同场比赛的时候,还能通过硬实力来弥补这一点。但是在和同一水平的顶尖选手较量,任何一丁点细微的差距,都会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钟响在慢走经过弯道阶段的时候,就再一次感受自己身体,在这个阶段处于高速时,重心的把握和手臂摆臂弧度的大小。琢磨着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

200米和400米项目里,到了选手最后冲刺的一个弯道,经常会出现轧道的情况,很多时候也就是选手,在这方面的技术还不够完美。

当身体进入绝对高速,或者达到一定疲劳程度时,无法更完美的把握住身体的重心,一不小心就踩线轧道,最后没有了成绩。

在有高倍摄像机覆盖全场的今天,几乎任何一点犯规的动作,到最后都会被查出来取消成绩。

在原地绕场走了一圈之后,钟响感觉到身体渐渐已经活动开。方才热身时候带来的有些急促呼吸感,到此刻也平复了下去,接下来就是需要准备,继续开始直接的常规100米和200米的适应性训练。

这是2007年以来养成的训练方式,每一天的清晨,都进行一段时间新跑法的适应。

身体的节奏和技术都是长期一遍又一遍训练,使得肌肉记忆大脑反应,都纯粹成为了下意识,是一种如同呼吸眨眼般的自然反应,完全成为了一种本能,才能够在赛场跑出理想的成绩。

一般来说对于短跑运动员,如果骤然改变自己的跑法和节奏,起码需要一两年的时间,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够完全重新适应。

毕竟扭转人体的自然习惯,并且要达到先前水平,甚至超越先前的水平,这是一个长期反复练习的结果。

这就像是走路,普通人走路的方式各异,但是从军之后,经过长期的队列正步等各种军姿训练,几年的时间就会完全变化。而这种变化如同是长期在军中,完全融入身体本能,可能以后自然而然一辈子都会如此。

而如果两年的服兵役结束,重新回归社会,可能一部分人在开始一段时间,还会保持军队里养成的习惯。但慢慢地用不了多长时间,又将重新回归到之前的习惯。

说到底,就是一个长期训练反复不断的结果,将某些东西直接浸透到骨髓里,成了身体的部分,这样才能在真正高强度高水平的竞技比赛中,出现稳定甚至超常的发挥。

钟响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才渐渐再次适应新跑法,并且打破了自己的极限。一方面是这种优化本身十分符合他的身体状况,另一个也是,他日复一日,完全整个人都沉浸在训练里面的原因。

而且,钟响的自我感觉,他现在不但是要保持住身体养成的新的节奏和习惯,还应该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

从2002年踏上短跑开始,他从一个门外汉,对于这些只是知道最粗浅的知识,甚至很多了解的训练方法都是道听途说。

到现在五年多时间过去,他自己在不断学习,和结合自己身体的情况,已经渐渐理出了训练的方式和重心。

这也是一个顶尖运动员,渐渐走到后面的过程,因为有理论指导,还有自己的切身体会,更能够把握住那很细微的一点点的变化。

这也是田径教练很多都是运动员出身的缘故,田径尤其是径赛这一类,不像球类的对抗性运动,是多人集体合作项目,要配合和技术。径赛,或者说很多如乒乓球羽毛球这一类的运动,都是一人成军。

自己从新手入门,到一步步完善技术,登上顶端,这个途中经历过的所有东西,几乎都是可以给其他人参照训练和吸取经验的。

像卡尔.刘易斯、迈克尔.约翰逊这些运动员,到了职业生涯后期,基本上,已经不需要教练给他们制定计划,自己就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制定自己的计划进行训练。

这一点杨刚对于钟响也开始放得比较松,自从三年前钟响决定改变跑法技术之后,钟响改节奏的训练开始,训练的计划就渐渐由钟响自己主导、掌控训练计划和进程。

在后世,苏丙天2018年接连开始打破自己60米最好成绩,很大一部分因素,也是开始由他自己开始掌握训练方式和进程,自我思考。

当然这不能否定之前教练给予指导训练的意义说在,只是到了职业生涯中后期,大量的比赛和训练经验,以及对自身的了解,可以进行更细微的调整。

起跑线前,钟响双脚踩上助跑器,开始俯身摆出起跑动作。

一起晨练出操的接力队运动员张裴孟、陈思伟、苏丙天和徐成几人也都围了过来,有帮忙喊口令的,但更多的都是在细致地观察着钟响的起步技巧。

这已经成为了接力队运动员们,现在交流的常态,毕竟有一个顶尖的短跑选手摆在你面前学习,这可是可遇而不渴求的。

至于说从起跑的技巧到加速跑,途中跑以及最后冲刺阶段的所有动作,并非适合每一个人,但只要动脑去思考和分析,总是能够对应找到自己身上的不足。

“预备!”

“哔!”

哨音从张裴孟嘴中的哨子里响起。

钟响起身,双脚骤然蹬踏在起跑器上,起步加速,宛如一道狂风,骤然从几人面前刮过。

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会因为有队友在身边注视着,就受到一丁点儿的影响,依旧是保持着自己的节奏快速奔跑而出。

一趟又一趟的训练开始,有钟响单独自己跑的,也有苏丙天或者陈思伟几人上场一起跑的,相互竞争,通过彼此之间的对照,来完善自己的技术。

一个上午的时间,几人就在跑道上进行各种训练,训练的方式从起步加速,到超距离的速度耐力等等,相互砥砺,相互促进。

“老杨,钟响带了个好头啊。”

袁国华出现在田径场上的时候,看到接力队的几人训练,向身旁的杨刚不由的有些感慨地说道。

中国接力队,在世界范围内一直是弱项。在2003年以前,在亚洲范围内,也经常被日本和泰国压得抬不起头。

但自钟响出现后,中国接力队不断打破记录,不断创造佳绩。2004年奥运会接力赛冠军,2005年世锦赛接力赛第五名,2007年世锦赛接力第三名,一路走过来,从最开始陈海见、杨尧祖和沈云宝,到现在的张裴孟、苏丙天等人,接力队的魂已经渐渐有了。

一个团队,有时候就需要这样的氛围。

如同大阪世锦赛,最后4×100米接力决赛后,四人参加尿检,最后苏丙天拖得时间很长,但即便是钟响,也依旧会在走廊外等待着。

大家就是一个团队,有竞争,有互助,一路朝前。

心齐,力至,自然能够配合完美,跑出一个好成绩。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中国队运动员思维单纯。

出国比赛,就是为国争光。每一个运动员,最先考录的就应该是团体精神。在这一点,中国运动员走出国门,从来没有让人失望。

因为团结,才会有未来!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

上一章 添加书签 返回书页 下一章
添加书签
字号
A+ A A-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书架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