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风流
180 旨到昌邑虎贲发(下)
在浏览器中输入 飞速中文.com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荀贞经营河南尹是为了用兵长安,军府迁到昌邑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便於用兵长安,所以为了在机会来到的时候,能够及时抓住,减少因为调兵而耽搁的时间,荀贞在迁军府至昌邑时,把原本在郯县的驻兵大多都带到了昌邑,并在迁徙到昌邑以后的这段时日里,分别向原本屯住在徐州、兖州等各地的一些精兵强将下达命令,把他们也都召到了昌邑来。

现下勤王的决定既然做出,遂在又选定了都调何部从他出战之后,令诸将备战的檄文,荀贞亲笔起草,当天便就一道一道地送出下达。

定下来跟随荀贞勤王的各部,计分别为:现皆驻於昌邑城外营中的辛瑷、陈到、张飞、太史慈、文聘等等各部,还有臧霸所部。辛瑷等为鹰犬,臧霸为偏裨。谋士方面,戏志才、郭嘉从军佐策。至於荀彧、陈群,留守军府。接令当时起,臧霸、辛瑷等将即开始备战。

——陈群筹粮的工作和荀攸与主掌军民两块儿屯田的江禽、枣祗之征募、调集民夫的工作,也於即日就开始,却不必多言。

这天晚上,荀贞亲到陈群家中,夜见陈纪。

见到陈纪,荀贞把李傕、郭汜内乱,自己已然决意奔赴长安,勤王救驾此事告诉了陈纪。

陈纪闻言,惊喜不已,他之所以从长安来到荀贞这里,原因正是刘协给了他密旨一道,令他召荀贞赶赴长安勤王,此前因为机会不合适,荀贞一直没有能够按照刘协的令旨行事,现下,荀贞终於觉得时机来到,将要进兵长安,陈纪惊喜之余,精神振奋,虽然已是个五六十岁的老者,可烛光下,竟是一时老态尽去,意气扬扬,双目生辉。

他对荀贞说道:“贞之,老夫愿与你共赴长安,勤王救驾!”

荀贞今晚来见陈纪,为的就是让他与自己一同前赴长安。

陈纪一则是奉刘协的密旨,从长安朝中来到荀贞身边的,二者,陈纪和长安朝中的许多大臣关系都不错,又是荀贞府中当下於海内名望最高者,是以如果陈纪跟着荀贞一起去长安,会对荀贞有很大的帮助。

没有想到不等自己开口,陈纪就主动请缨,荀贞大喜,只是却有一些忧虑。

看了看陈纪花白的头发与稀疏的胡须,荀贞略显担忧,说道:“陈公,公若是肯与贞同往长安勤王,固所愿矣!然此去长安,路途遥远,兼且还要经过不少的战事,却不知陈公的身体能否吃得消?”

陈纪说道:“前我奉天子之旨,从长安去到徐州,路上的艰辛,难道会不如此番从军,与卿共赴长安么?我虽老迈,然蒙圣恩而居上位,素来所疾者,不能为圣上诛奸也!贞之,你要勤王救驾,诛杀李傕、郭汜,我岂能不与?你不用担忧我的身体能否吃消,我能吃得消!”

若陈纪、杨彪这样的年纪较大的朝臣也好,海内名士也好,他们的大半生都是在汉家的统治下走过,对汉室的忠诚是很坚固的,此其一;临到老来,他们也不想晚节不保,相反,更是想要表现出他们对汉室的忠诚,以留名后世,此其二。因是此故,陈纪老而弥坚,壮心不已。

却是明知此因,听了陈纪慷慨激昂的这番话,荀贞亦是不免为之敬佩,说道:“好,既然公有此诛奸之伟志,此回贞勤王长安,就劳烦公与贞共往。”

次日,荀贞又传檄徐州刺史张昭、青州刺史荀成,把自己将要勤王此事告知他二人,令他俩安抚境内,又去信九江郡的荀谌等,也把此事告知,叫他们务要牢牢把守境中,并去书孙策。

给孙策之书,自是征询孙策的意见,问他愿不愿与自己同往长安勤王,如果愿意,就请孙策及早的准备兵马,约与孙策十天后在洛阳会师。

除此以外,荀贞又给刘备、徐荣等、李通各去檄令一道。

给刘备的檄令,也算是对刘备“自请为先锋”这道上书的一个回应,则是命刘备在接到檄令之日起,就把目前屯积在颍川郡的军粮,全部押运到洛阳去,为荀贞的此次进战,先做好粮秣上的部分准备,并於檄

令中,告诉刘备,已然表奏他为输粮中郎将。

——文到此处,不妨多说一句,却刘备於数日后接到荀贞的此道檄文,不免思绪复杂,一方面荀贞决定勤王,而且表了他做输粮中郎将,叫他跟着一起往去长安,刘备很兴奋;但另一方面,从荀贞给刘备表的这个“输粮中郎将”的官职来看,或者从荀贞在檄令中给刘备下达的命令来看,荀贞很明显,还是打算让刘备负责军粮、后勤这方面的军务,对於这一点,刘备又觉得不合乎自己的愿望,情绪有点低落。他颇是纳闷,暗自寻思,想道:“是不是我转输粮秣,供应洛阳这差事干得太好了?使得镇东竟误以为我擅长运粮,遂又以此任授我?”

尽管荀贞给的任命不合乎刘备的心意,可是荀贞的命令已下,刘备总不能拒绝,因此於接令之日,便按荀贞檄令的要求,与韩暨等一道,着手开始把囤聚在颍川的粮食往洛阳运输。

屯聚在颍川的军粮,并非都是颍川一郡所筹集,部分是刘备在颍川郡筹集而得的,颍川是个富郡,筹集到的这部分粮食还不少;部分是孙策从汝南等地转运到颍川的。

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此次进讨长安,如荀贞所言,从昌邑到长安路途千余里,即使从河南尹到长安,行程也有七百里,按照荀贞的计划,总共用来讨伐李傕、郭汜的兵马有三万余众,而又这场战争肯定不是一两天就能打完的,故此所需军粮的数目委实不算少。

不过,好在徐州安定已久,兖州的屯田也已进行了年余,去年收成不错,军府府库的储粮十分充裕,加上陈群负责的这块儿大头,就目前而言,军粮的供应方面,问题不大,限定的时日内,足能筹集、运出够三万人、马食用三个月的粮、秣,这差不多已经够用。

……

荀贞征询孙策意见的书信,快马加急,一日多后到至汝南郡平舆县的孙策军府。

孙策看毕,立即招来吴景、弘咨、公仇称等等帐下的重要文武前来商议。

听完孙策转述的荀贞来书之意,堂上便有一人失声说道:“这如何使得?”

众人举目看去,说话之人是孙策的姐夫弘咨。

孙策不动声色,问道:“缘何使不得?”

弘咨面色吃惊,说道:“李傕、郭汜,悍将也,吕布且非其敌,韩遂、马腾亦为其所败;又有张济、段煨、杨定等为其党羽,统共拥兵怕不下十万。今虽李、郭内斗,而料镇东可用之兵,至多两三万之数,便是加上我军相助,兵马亦远不足敌之!今若勤王,深入敌境,必然阻力重重,莫说到得长安救驾,只怕就连这弘农郡,都不好能够打得过去。我豫州现下南有袁公路为我仇敌,西北则有河内张杨是我军之宿敌,倘若袁术与张杨,趁我军随镇东出征长安之际,前来犯我,则我军势必进退失据,豫州局面不可收拾矣。”

孙策问余下的吴景等人意见,说道:“公等以为何如?”

吴景也不赞成,说道:“前时不是接到了桓阶的来信,建议将军与张羡联兵,取荆州以平分之么?袁术、刘表皆非易与之辈,若欲与张羡共取荆州,我军势必要投入全力,而袁绍与刘表又随时都可能会再生战,值此关头,如从镇东往长安救驾,那如果机会来到,岂不坐失矣?”

弘咨和吴景两人的着眼点不同,但反对的意见都很有道理。

弘咨的着眼点是,如果派兵马跟从荀贞征李傕、郭汜,那么豫州就可能会有受到袁术或者张杨进犯的危险,也就是后方可能出现麻烦。

吴景的着眼点,是从孙策他们已经既定下的“取荆州”此个长远战略来讲,他们既已决定接受桓阶的建议,和长沙太守张羡联手谋取荆州,那么如果在这个时候,却跟着荀贞去打长安,是不是轻重不分?是不是和孙策他们这个军事政治集团的利益是相悖的?

孙策又问余下众人的意见。

众人七嘴八舌,纷纷发表个人的观点,大多数

都是反对。

然却有一人,出言说道:“称之愚见,宜从镇东,勤王长安!”

说话之人乃是公仇称。

吴景闻言,顿时皱起眉头,问公仇称,说道:“君此言何出?”

公仇称把手指向孙策的案几,那案几上放的正是荀贞写给孙策的信,说道:“方才闻将军读镇东此书,镇东书中,有那么两句话,不知公等可否注意?”

吴景问道:“哪两句话?”

公仇称说道:“镇东在书中说,‘今吾欲勤王长安,讨李、郭诸贼,此亦讨虏之夙愿也’。”顿了一下,炯炯顾视众人,说道:“诸公!镇东所言甚是,勤王护驾、讨灭逆贼,这正是讨虏当年的夙愿,所以当董卓乱时,讨虏与镇东联兵共击董卓。於今,李傕、郭汜悉为董贼之余孽也,董卓虽已死,然彼辈之作恶又比董贼为甚!镇东将欲讨之……”转顾孙策,说道,“明公岂可不继承父志?”

孙坚战死之后,孙策对孙坚时常思念,并因至今未能为孙坚报得仇,胸中更是常有一股郁郁之气,这时闻得公仇称此言,眼眶湿润,泪水竟是流下。

他按住案几,站起身来,举袖擦掉眼泪,环顾堂中诸人,慷慨激烈,按剑说道:“我同意桓公之谋,愿与张长沙共取荆州,亦是为报吾父之仇也!父仇不共戴天!吾父之志,我更不能不从!公等适才所忧,俱有道理,然从镇东勤王救驾,势在必行!”

原来在看罢荀贞的这封来书,於召吴景、弘咨、公仇称等人来议之前,孙策就已经做出了这个决定。孙策今虽年轻,才过弱冠之龄,但意气慷慨,见事明远,遥与刘备前时对他“海内之少年英雄”的评价相较,刘备此评诚然不错。孰轻孰重,他是完全分得清的。

孙策的决定既下,吴景等人遂皆不复反对。

又议定此回从荀贞勤王,孙策亲自率兵,并选定下从战的各部后,众人辞出,各去做预备。

吴景等离开后,孙策来到密室,复抚玉玺,思忖良久,终是决定就算此回勤王成功,也不将之献给天子。且亦不必多说。

……

数日后,共计五千兵马备妥,粮秣亦筹毕,孙策就率之出平舆县,往洛阳去。

——孙策兵出平舆的前一日,接到荀贞檄令的李通在拣出了部曲精卒三千后,已然离开所驻之汝阴县,向洛阳开拔。

此时如从高空望下,可见在平舆东北四百里外,山阳郡的郡治、荀贞军府所在的昌邑县城,城西的空旷原野上,奔腾浩荡的济水南岸,与孙策出兵之同日,一支支的兵马,从布於城外的诸多大营中开发出来,由四面八方汇聚向此。

原野间,各支兵马汇聚的中心,提前已搭建好了高台,飒飒的旗帜下,典韦、许褚等虎士的簇拥中,由臧霸、戏志才、郭嘉等文武从陪,荀贞披甲挺立。

步兵、骑兵,打着各自军旗的兵马一支支的到来,如涓滴入海。辰时前后,诸部俱至。

观各军将旗,分写着臧、辛、张、陈、太史、文等等字样。

各军之主将,皆趋至高台下,向荀贞禀报本部兵马之情形。有那相貌秀美,仪态风流的骑将一人,乃是辛瑷;有那雄壮威猛,然而却行儒雅之姿的张飞,有那神色沉毅的陈到;有那方面大耳,举止有矩的太史慈,有那年纪轻轻,锐气外漏的文聘,等等等等。

荀贞站在高台之上,指着戏志才捧着的那道昨天刚刚收到的刘协密旨,说道:“李傕、郭汜祸乱长安,天子危矣!此天子之旨也,令我等急赴长安,勤王救驾!”拔剑在手,说道,“今往长安,誓杀李、郭诸贼,救天子出於水火!”

诸将拔刀在手,各军兵士举起长矛,齐声高呼:“誓杀李傕、郭汜!救天子出於水火!”

呼声干云,响彻云霄。

——

三更,求月票、求推荐!

(本章完)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

上一章 添加书签 返回书页 下一章
添加书签
字号
A+ A A-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书架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