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兵主要集结要卢龙、昌黎二地,因为这里离大海很近,把他们部署在这里可以时常吃到海鲜……是的,打从来到了这里之后,榆林兵就过上了餐餐吃鱼的幸福生活。海冰刚一消融,龙岩峰便雇佣渔民下海捕鱼,捕回来的渔甭管多少,他全数收购,然后给榆林兵当饭吃。冀东这边的粮食供应还很紧张,而这帮半大小伙子又是个顶个的能吃,没辙,只能让他们多吃点鱼,省点粮食。
大海里缺啥都不会缺鱼,这也是碰到天灾的时候沿海地区的老百姓比内地的更容易活下去的重要原因。
榆林兵的伙食除了各种鱼,还有海螺、牡蛎之类的贝类。海边的庄户天天到海边甚至驾舟到海岛上去采集各种贝类,然后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卖给他们,甚至都不要钱,吃完之后把壳还给他们就成。这伙食水准可真是太高了,这帮榆林兵一个个给补得几乎要喷鼻血,感觉自己能徒手掐死一头北极熊。
今天,渔民拖回来了一条鲸鱼。据他们说,这条鲸鱼是被虎鲸杀死的,虎鲸吃掉了它的舌头就走了,任由它的尸体在大海上漂着。大家伙都觉得看着这么多肉在大海上四处乱漂,任由海鸟啄食,实在太过浪费了,于是就将它拖了回来。这是一条重达二十几吨的灰鲸,那身躯像小山一样庞大,看得大家伙目瞪口呆。渔民抄起家伙,就地分解鲸鱼的尸体,榆林兵都跑去看热闹,可惜,渔民刚刚从鲸鱼尸体上切下一大块肉,集合的命令就来了……
不难想象,榆林兵铁定是怒火冲天了。这该死的烽火,早不燃起晚不燃起,在他们马上就要大口吃肉的时候燃起,成心跟他们作对是吧?要是让他们逮着是谁让边军在这个节骨眼上点燃烽火的,他们非将他塞进鲸鱼的肚子不可!
榆林兵怒冲冲的以最快速度回到军营中集结,而正在分解鲸鱼尸体的渔民则不知所措。顾客全跑了,他们这二十几吨肉卖给谁去?
龙岩峰说:“你们该干嘛干嘛,把鲸鱼尸体分解了,将肉腌好用马车送往太平寨,送来多少我要多少……能找到冰不?往肉里面放点冰,保鲜效果更佳。”
渔民点头如小鸡啄米。这个季节一些地方还可以采到冰块,要找点冰并不难。
龙岩峰说:“能找到冰最好。对了,鲸鱼体内含有大量脂肪,这也是个宝,别浪费了,将它熬成油给我备着,我回来要用。鲸鱼的骨头我也要,千万别扔了!”
鲸脂可以做燃料,让部队带着行军,省去了打柴之苦;也可以做成蜡烛,能赚不少钱。鲸骨就更有价值了,磨成粉后经过发酵就变成了天然的磷肥。在没法制造化肥的年代,这可是磷肥最完美的替代品了。
渔民一个个点头如小鸡啄米,暗呼这位内侍好会过日子,这么大一条鲸鱼,浑身上下每一个部位都被他安排得明明白白,绝对不会浪费一丁点,这种人,合该他升官发财啊。
榆林兵迅速集结,然后在龙岩峰的带领下向太平寨方向集结。离太平寨还有老远,他们便看到不少百姓扶老携幼,仓皇逃窜,这是个很不妙的征兆,它意味着长城已经被打开缺口,鞑靼骑兵破边而入了。狗日的,烽火燃起才多久啊,鞑靼骑兵便成功破边了,那长城是豆腐渣做的吧!?
龙岩峰叫住一群逃难的难民,向他们询问前线的情况,难民七嘴八舌,把情况说得一个比一个严重,这个说鞑靼人出动了千军万马,轻而易举地夷平了蓟镇长城沿线的堡垒,将长城拆出了好几个大缺口,正蜂拥而入;那个说某某将军率领三千大军前去抵挡,却中了埋伏,已经全军覆没;更有人说鞑靼人已经将三屯营围得水泄不通,蓟镇主力浙军危在旦夕……总之说什么的都有,真不知道哪个说的是真的,如个说的是假的。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长城确实是被攻破了,大批鞑靼骑兵杀了进来,正在大肆劫掠。
不少难民泪流满面:“当年戚少保镇守蓟镇,将千里蓟镇长城经营得如铜墙铁壁一般,鞑靼人离长城还有老远就让他撵跑了。那时候我们只管耕作、伐木,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行了,根本就用不着担心哪天鞑子会破边而入跑到我们的家园来烧杀抢掠。可打从戚少保被调走之后,蓟镇的军纪便涣散了,昔日铜墙铁壁般的防线如今到处都是漏洞,鞑子想从哪破边就从哪破边,浙军疲于奔命,根本就堵不住!那些总兵倒无所谓,甭管鞑子将地方祸害成啥样,只要能斩获首级他们都是有功,只是苦了我们这些平民百姓,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了!”
现任蓟镇总兵是周咏。
周咏经营蓟镇的思路跟戚继光完全不一样。戚继光是朝廷给多少权他就办多少事,朝廷要求他严防死守,保境安民,他就以浙军为骨干编新蓟镇军队,从朝廷那里要来大笔钱粮加固长城的薄弱位置,再在险要之地修筑堡垒,严防死守,鞑靼人来挑衅,打老远就让浙军一顿枪炮给撂倒一片,最后只能灰溜溜的逃跑。试了几次之后,鞑靼人都知道这位不好惹,跑来碰蓟镇只能撞得头破血流,于是死了劫掠蓟镇的心思,都跑去辽东烧杀抢掠了,蓟镇十六年无战事,边民安居乐业。而周咏这货跟李成梁一路货色,贪婪且残暴,上任之后克扣军饷,挪用修筑堡垒的经费,捞钱捞得飞起。看到李成梁在辽东大割人头,升官发财两不误,他也很是心动,频频派兵出塞去打草谷,砍鞑靼人的脑袋回来邀功。结果他倒是发财了,可戚继光花了十几年时间才经营起来的大好局面也给破坏得一干二净了。
本来生活在蓟镇一带的鞑靼人已经学会了与明军和平共处,你守你的边,我放我的羊,在朝廷规定的时日再在喜峰口边市进行贸易,大家互通有无,小日子过得倒也凑合。但是打从来了周咏这么个货之后,这种和谐的局面便荡然无存了,被打了草谷的鞑靼人自然咽不下这口恶气,立马就抄家伙干回去。偏偏周咏又是个废物,既没有戚继光的韬略又没有李成梁的勇武,连吃败仗……
于是,鞑靼人发现,蓟镇已经没有第二个戚继光了,这道昔日如同天堑一般的、让他们望而生畏的防线,他们又可以碰一碰了。那还有啥好说的?抄家伙上啊!很快蓟镇便遍地烽火,鞑靼人不断尝试着寻找薄弱的位置作为突破口破边而入,明军疲于奔命,生活在边境的老百姓更是倒了大霉!
弄明白这一切后,龙岩峰让人给了这些难民一点干粮,然后带着军队继续赶往太平寨。一路上他不断问候着周咏的全家祖宗十八代,说这货是个垃圾玩意儿,连抄作业都不会,把大好形势破坏得一干二净,害得他连种田都种不安稳。杜松让他整得有点无语,说:“你就别念叨了,这难道不是大明边军最正常的状态么?”
龙岩峰瞪大眼睛:“正常?”
杜松理直气壮:“对啊,你也不想想,像戚少保那样将防线经营得如铜墙铁壁一般,边民是安居乐业了,可军功呢?鞑靼人都不敢来犯了,军功打哪来?没有军功,将领就得不到升迁,士兵就得不到赏赐,那把防线经营得再好又有个屁用!”
“你看李成梁,鞑子几乎年年入寇辽东,把辽东老百姓搅得不得安宁,不知道多少人罹于兵灾,可那又能怎么样?他年年都能斩首数百甚至上千,就能得到大笔大笔的赏银,就能一路高升!戚少保把防线经营得铜墙铁壁一般,边境十六年无战事,结果呢?朝廷却认为他没用,张首辅一死他马上就被踢开了!”
“边镇战事不断,总兵千方百计去招惹鞑靼人,那才是九边的常态,像戚少保这种以保境安民为首位,全然不去计较军功的,那是异类中的异类,整个大明就这么一个,以后都不会再有了!”
龙岩峰只能叹气。
带着复杂的心情,他率领榆林兵主力抵达了太平寨。
此时太平寨已经变了模样,军寨中的杂草已经被清理得一干二净,重新挖开了又深又阔的壕沟,立起了栅栏,总算有点军寨的样子了。负责镇守太平寨的是骆尚志的侄子,骆天生,今年二十七岁,原本在浙军里是个指挥两个总旗的小军官,现在一家伙就给提拔到指挥近千人的千人将了,这晋升速度,简直是火箭式的。见了龙岩峰,骆天生拱手行礼,龙岩峰还礼,然后直奔主题:“情况怎么样了?”
骆:“还不清楚。前天看到烽火燃起之后,末将便派出斥侯到鞑子历次犯边最常走的路线查探,同时派人与叔父联系,力求及时掌握鞑子的动向。但是不管是我叔父还是斥侯,到现在都还没有提供任何明确的信息。”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