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完饭,阎解旷就坐在办公室里看报纸。
看着报纸,拿起搪瓷杯喝了口茶。
忽然,阎解旷一怔,报纸上竟然提到了三河村。
三河村今年建了一个凉茶厂,生产好几种凉茶,大卖特卖。
除了凉茶厂,三河村的收成也不错。
粮食的收成是去年的一倍。
靠着凉茶厂,三河村赚了十几万。
十几万对三河村来说可不是小数。
“三河村放卫星?"阎解旷心中嘀咕。
韩春明很会搞事,三河村出现个凉茶厂没什么,但粮食的收成是去年一倍,这就有些不不可思议了。 去年,三河村的粮食收成是不太好,但今年就已经比去年多了一倍,还是让人不敢相信。
报纸上大赞特赞。
三河村已经成了北方一个成绩突出的农村。
去三河村的知青要得意了。
知青下乡建设新农村,三河村发过大水,还能发展的这么好,要说和知青没关系,大家也不会相信。 阎解旷也就是关注了下。
三河村已经大变样了。
放眼看去,一间间砖瓦房。
厂里有砖窑,每天都烧不少砖头,有村里人用,也有卖出去的。 除此之外,凉茶厂也是有模有样。
凉茶厂还是韩春明的建议,村长听了韩春明的,就建了起来。 韩春明在镇上认识了个老中医,就搞出了几种凉茶。
当搞出了凉茶之后,韩春明先是免费给村里人喝,喝过的都说好。
渐渐的,韩春明搞出的凉茶也名气越来越大。
灵机一动,韩春明就找上了村长,然后就建了凉茶厂。
没有村长的全力支持,三河村是不687会有凉茶厂的。
凉茶厂建成之后,村民都争着抢着要进厂工作。
虽然只是个小小的凉茶厂,但也是国家单位,进了厂的工人虽然还是农村户口,但也让农村人趋之若鸳。 而因为凉茶厂的规模小,需要的工人也就不多。
目前,韩春明当凉茶厂的科长,李成涛和几个知青当副科长。
至于程建军,就是反面教材了。
韩春明为三河村做了不少贡献,程建军却和小寡妇搞破鞋,还经常偷鸡摸狗。
凉茶厂建成之后,效益越来越高,简直就是供不应求,所以,厂里的规模也在扩大。
韩春明的意思是三河村全力扩大凉茶厂规模,但村长没同意,觉得韩春明不够稳重。
现在这大好局面,村长和别的村干部也都认为应该求稳。
发展可以慢一些,但一定要稳。
凉茶厂建成还没一年,已经赚了十几万。
至于凉茶厂赚的钱,一小部分拿出来给工人开工资,大部分用来建设三河村。
像修桥和铺路等,都要钱。
砖瓦房也是越来越多了。
至于粮食的收成,并没有放卫星,而是真的比去年多了一倍。
之所以粮食的收成会比去年好,也和韩春明有关。
国内出现了改良的稻种,亩产很惊人。
北方缺水的地方多,三河村不缺水,在北方是鱼米之乡了。
以三河村的地理位置,要发展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不出意外,明年三河村的粮食收成会更多,凉茶厂也越来越赚钱。
随着凉茶厂发展起来,一些问题也暴露了。
厂里都沾亲带故,很多人还想着捞一点是一点。
下班时,工人夹带厂里东西回家越来越多。
一间五十平方的砖瓦房,这是凉茶厂的会议室,村干部在开会。
村干部也都是凉茶厂的领导,而韩春明和李成涛等几个知青也在。
几个知青以韩春明为首。
村干部们也都对韩春明客气。
韩春明为三河村做出了贡献,村干部也都是感谢。
当然,嫉恨韩春明的人也有。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凉茶厂发展的是不错,但很多问题也暴露了出来,要是放任不管,厂子走不了太远。" “厂里要有规定,例如不能迟到早退,不能夹带厂里东西回家。”
韩春明开口说着。
村干部也都在讨论着。
韩春明说的有道理,但也有人不以为然。
要是按韩春明说的给凉茶厂立规定,也就影响了村里不少人的利益。
当影响了别人的利益,也就得罪了人。
就是在坐的村干部,不是反对就是犹豫,一时间竟然没人支持韩春明。
韩春明叹了口气,现在三河凉茶是一副好牌,可是这样下去,迟早要打烂。
韩春明希望凉茶厂发展起来,带动三河村,让三河村走向富强。
“春明说的还是有道理的,可以先一步步来。"村支书开口了。
“城里的厂都是有规定的,一个厂要是没规定还不乱套?"李成涛忍不住说。
一听李成涛所说,就有村干部不高兴了。
“涛子,农村和城市的情况不一样,而且凉茶厂建成还没多久,不能用城市的标准来要求我们农村的厂。"
“就是,一口吃不成胖子,以城市的厂为目标可以,但也不能一蹴而就。”
“春明和涛子都太年轻了,想的有些简单,不切实际,我们要实事求是。”
会结束了,韩春明和李成涛跑出了厂。
韩春明可是有钱了,他对三河村做出不小贡献,国家奖励他五百块,还有一面光荣知青的锦旗。
韩春明用五十块在镇上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
现在,凉茶厂效益好,厂里的工资都是每月一号就发了。
韩春明是凉茶厂的(bged)科长,现在一个月的工资是二十七块五,李成涛是副科长,工资是十八块八。
有国家奖励的钱,加上每个月有工资,还能赚点工分,韩春明现在的小日子也是很滋润。
而韩春明这辆自行车也是三河村唯一的一辆。
拥有一辆自行车,韩春明就是三河村最靓的仔。
这段时间,村干部商量给凉茶厂配个几辆自行车。
给厂里买自行车,自行车就是公家的,但村干部可以用一用,厂里的工人有特殊情况也可以借用一下。 李成涛坐在韩春明的自行车后面。
“消息准确吗?"李成涛问。
“必须的。”韩春明笑道。
今晚镇上有人唱戏,韩春明二人就想着去看看。
一年到头,三河村也没什么娱乐,偶尔公社放电影,还要走几里路去看,去晚了就没好位置。 唱戏也挺有意思,难得镇上今晩有大戏,韩春明可不想错过。
“要我说,就别操心村里凉茶厂了,我们没准哪天就回城里了。”李成涛说。
李成涛可是想着回城里。
来三河村的知青就没一个不想回城里的。
第一批来三河村的知青早就回城里了。
李成涛心中也在盘算着,他可能明年就能回城里了。
韩春明为三河村做出贡献,他要回城里就不太容易了。
村干部肯定都不希望韩春明走。
乡间小路很是颠簸,韩春明还好,李成涛的屁股就受罪了。
还别说,韩春明五十块钱买的这辆二手自行车不差。
随着距离镇上越来越近,路也就越来越好走。
来到镇上,韩春明二人肚子也饿了,就先下馆子吃了碗面条。
填饱了肚子就来到戏台下。
已经有不少人来到戏台下了。
戏台下准备了些凳子,但并不多。
来看戏的人几乎都带了凳子。
有镇上的,也有村里的。
除了三河村,十里八乡的好几个农村都有人赶来。
为了看人唱戏,不少大妈就走了几里。
当韩春明和李成涛来,已经没好位置了。
韩春明没等凳子,他打好自行车,就坐在自行车上看。
正阳门,韩春明的家人也风光了一次。
街道办的人送了一面锦旗给韩家。
韩春明的母亲,还有韩春明的大哥,二哥,大姐和二姐,都是惊讶。
“五子真是有出息了。〃韩春明的大哥也是没想到。
“这下妈也可以放心了。"韩春明的二姐笑着说。
韩母也是咼咼兴兴O
因为韩春明,三河村今年粮食丰收,还建了凉茶厂。
三河村的发展远超过去年,韩春明的功劳可是不小。
要是没韩春明,三河村估计还像去年一样。
知青下乡是锻炼,也是建设新农村。
韩春明无疑成了个榜样,知青就应该向韩春明学习。
“那要让五子回城里也更容易了吧!〃韩母还是很想念韩春明的。
“妈你这就错了,我看小五子不是回城容易,恰恰相反。〃韩春明的二哥说。
“老二说的没错,因为五子,三河村有了巨大发展,三河村的干部愿意他走吗?"韩春明的大姐说。 当三河村的村干部想让韩春明留在三河村,韩春明要回京城也就难了。
三河村的发展,还有韩春明,都已经上了报纸。
京城不少人都在谈论。
阎解旷多看了些报纸,也是清楚了三河村那边的变化。 韩春明还真是不简单,比阎解旷想的能折腾。
不过,韩春明得意了,接下来应该是程建军搞事。 想了想,阎解旷打个电话给三河村那边的公社。
有了阎解旷的一通电话,三河村那边会有人盯着程建军。 阎解旷还是很欣赏韩春明的,这也是帮韩春明一下。
要是程建军老老实实的就没事,但可能吗? ?
打赏
分享
宣
举报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