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乃是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具体起源于何时有待考证,不过,一般都认为科举始于隋朝,盛行于唐宋,到了明朝,则发展到了巅峰。
朱元璋就曾规定:“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勿得与官。”,这也使得科举推广到了大明属国朝鲜、越南等地。
同时,朱元璋还定下了《科举成式》,对科举的层次、等级、条规等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这就使得科举演变成了一种标准的考试体系。
按《科举成式》规定,科举总共分为童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五个层次。
童试说白了就是资格考试,只有通过了童试的童生才有考取功名的资格。
院试是最初等级的功名考试,通过了院试之后,便能成为身负功名的秀才了。
乡试则是读书人当官的一个门槛,一般只有通过了乡试,成为举人,才能出任正式官员。
会试可以说是科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通过会试成为贡士之后,只要不出意外都能金榜题名。
殿试说白了就是一场排名战,贡士一般都会成为进士,而进士的三甲排名却需要通过殿试来最终确定。
会试又成为春闱,按《科举成式》规定,会试是在乡试第二年的二月初九开始,共考三场,每场考三天,一直考到二月十八结束。
而参加会试的人大多是举人,国子监的监生通过考核之后也可以参加。
至于考试的人数,那就看当皇帝的给多少名额了,毕竟会试是要准备很多东西的,最基本的,每个考生都得有个考棚,而且每场都得发一盆炭火,三支蜡烛,还有一叠试卷。
这东西看起来不多,参加会试的人一多,那就不是一点点了。
所以,每届科举的人数一般都在一千五到两千左右,而大明两京十三省的名额都在一百名左右。
不过,这一次,泰昌又打破了惯例,将名额增加了一倍。
也就是说,他招来了将近四千考生!
这一下可把顾秉谦等人给折腾惨了。
将近四千考生,那光是炭火都得准备一万多盆啊!
还有蜡烛,足足需要三万多支。
还有试卷,大大小小足足要准备几十万份!
至于考棚,倒是最简单的,因为京城贡院的考棚多的是。
内容不全?请换个浏览器试试(推荐使用谷歌浏览器)~
╲飞╲╱中╲ 网雅何须大,书香不在多
╱╲速╲╱文╲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