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科学院
第八十章:居咸阳,论金融
在浏览器中输入 飞速中文.com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吃过午饭后,长孙无忌和林毅到书房谈正事。【www.feiazw.com

飞 ^速 ^中Y 文Y 网】

长孙无忌年前从林毅那里回来后给李世民做了汇报,李世民当即决定年后马上开工,所以,长孙无忌邀请林毅来商量细节。

长孙无忌首先开口:“陛下已经下旨,要马上启动建科学院,今天和林小郎商量具体事宜。”

林毅对林郎君、林小郞这种称呼听起来还是很别扭,说:“国公,还是称某名字林毅吧,郞君听起来不习惯。”

唐朝时一般家人之间才直呼其名,长孙无忌可以算是林毅的长辈了,而且位高,私下直接叫名字显得更亲切。

林毅讲出了早已想好的规划:盖二十间左右的办公室和几排工匠实验室,与住宅区要近,便于安全。

林毅拿出随身带的铅笔画了布局图……

长孙无忌对林毅时不时拿出的小物件已习已为常了,但,这“铅笔”还是引起了长孙无忌的关注。

长孙无忌拿过来试了试:“确实方便呀,不过老夫不习惯,哈哈。”

“时间久了自然就习惯了,不过铅笔字迹容易脱落,不能久留,适合画图和草拟。”林毅指了指图说。

长孙无忌拿起画好的平面布局图仔细端详,即像是在看图的布局又像是在看铅笔的效果。

良久,长孙无忌开口道:“办公和作坊都好办,只是这住宅盖起来比较慢。”

“这部分区域住宅可以先不急,重要的是一次规划好,目前人不多,等以后再慢慢建。”林毅指着图上的一片区域说。

“好,这张图老朽再详看。关于炼铁厂建在何处合适?”长孙无忌将图收了起来,问道。

林毅想了想说:“某以为建在咸阳或泾阳,距煤矿近,运输方便。”

泾阳在长安城西北方约一百里处,交通方便,有水源泾河,是个理想的地方。

“嗯,泾阳是个理想的地方。” 长孙无忌上次实地考查时听说了碳石来自三原县,泾阳离三原县不远。

长孙无忌喝了一口茶,徐徐道:“此事就先这么定,上元节后就开工。”

“好,某回去画更详细的图,国公还有什么吩咐?”林毅放下茶杯以为讨论结束了,准备告辞。

长孙无忌压压手说:“且慢,还有事……”

长孙无忌放下茶杯,拿出林毅的报告说:“关于银行和金----融,老夫看不懂,仔细说说。”

报告中的金融部分是最难理解的,对于千年前的人来说,无疑相当于天书,要想解释清楚却也不是那么容易。

林毅想了想,准备从两个大方面说明:银行和发行纸币。

“银行的获利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转帐汇款手续费,二是存贷差。目前商人自带银钱交易的成本近二成,而且很不安全。有了银行,买家可在本地开转帐票据,卖家凭此票据在当地即可提取现银,收取一成手续费不算高。。。。。。”

长孙无忌若有所思:“嗯,的确不高。”

“实际上,卖家的钱还会用于商务活动,不一定要提取现银,还可以继续转账到其它地方,这样钱就留在了银行为朝廷所用。”

长孙无忌有点懵了,怎么一下就成了朝廷的钱了?

见长孙无忌茫然的表情,林毅继续解释道:“比如,有人转一千两银票,卖家收到后继续转往别处,只要这个链条不断,银子就永远留在了银行。即使提取现银,从开票到提取也有一段时间差,有人取、有人存,帐上不就总有钱吗。”

“如果才能保证链条不断?”长孙无忌有点懂了,对于链条断与不断却是不明白。

“只要社稷稳定,商业活动正常,就不会断。”

见长孙无忌点了点,林毅继续阐述存贷款:“第二种收集资本的方式就是吸收存款,给一定利息,然后用于投资和贷款,赚取利润。”

货币、存款、贷款、资本、投资等名词在报告中有专门的解释。长孙无忌是理解的,但不理解的是存款还要付给对方利息,这不是要贴钱吗?

“不是贴钱,是赚钱!拿别人的钱即可以投资赚钱,贷款利息高于存款利息也能赚钱。”

这些都是被后世的经验所证明了的,后世的银行可是利润不低。

长孙无忌还是似懂非懂,总觉得拿别人的钱不稳妥,总是要还的:“听起来不错,这么说是只赚不赔了?但如果都来提取现银,怎么办?”

“对,这叫挤兑,如果形势不稳或有人恶意煽动就会造成挤兑潮。所以,必须要保留一定比例的现钱在银行。至于这个比例是多少,需要在实践中探索。”

银行和钱庄最可怕的就是挤兑潮,不过现在是官办银行,只要把握好应该是不会出问题的,中国后世的银行还没有出现过。

林毅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当然,关于这方面需要在实践中探索的内容还很多。”

其实,林毅所说的银行充其量也就是钱庄,银行的职能尤其是央行对经济、货币的功能,林毅不懂,当前也不可能实现。

一晃,一个多小时过去了。

长孙无忌有点无奈的说:“好了,看来老夫是无法完全明白了,呵呵。说说纸币吧。”

这个问题更复杂,更难解释透彻。

林毅定了定神,说道:“纸币代替铜钱和银元,除了便于携带,方便流通外,还可节约银和铜,这都是重要的金属。更重要的是,通过朝廷控制发行货币,可以掌握货币的总量。”

当前,主要是铜和银作为代币,只要有铜或银,不管是什么形制,均可用于流通。所以,到底代币总量是多少是不知道的。

这样的解释,长孙无忌是不大可能听的懂的。

林毅见状,又补充道:“货币的总量和商品的总量是有一定对应关系的。商品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货币总量,意味着会涨价,也就是通货膨胀。反之,则会降价。这样,朝廷就可以通过控制货币发行量来调节价格。。。。。。,也就是掌控经济。”

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林毅心中的梦想,就是要让大唐货币成为世界流通货币。关于这一点,由于太抽象,没有讲。

林毅说的口干舌燥,长孙无忌听的却似懂非懂。

“老夫确实是跟不上了,不过,老夫却相信你是正确的。老夫也不想动这些脑筋了,就由户部操办吧。”

“不妥,经济的事,应该交给商人管理。”林毅不相信目前的官员能管理好这些事,相对而言,商人更懂得经济规律。

“商人?!”

林毅的回答,让长孙无忌很意外。

~~~~~~~~~~

看无广告,全文字无错首发小说 , 飞速中文网 - www.feiazw.com ,您的最佳选择!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

上一章 添加书签 返回书页 下一章
添加书签
字号
A+ A A-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书架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