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枭雄
第三十章 广积粮草
在浏览器中输入 飞速中文.com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看着这些人的军姿拔翠,很多没嫁人的女子都想嫁给这些军汉,有些女子的丈夫在军中训练,也引来了很多人的羡慕。

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还不适应,心里还在骂赵阳,但随着自己逐步适应了这种训练,逐渐的竟然心存感激,庆幸自己来到了这个军营,众士兵们居然有了一些优越感。

不过这段时间大家还没有进行兵器练习,但随着这批苗刀的到来,士兵们已经迫不急待的要领兵器。

贺有人只好让人连夜将兵器发下去,战兵都发的苗刀,而辅兵只要求能自卫就发的之前缴获的那些武器。

士兵们领到了武器,心里那个高兴啊,特别是领了苗刀的士兵,恨不得晚上抱着睡觉了,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漂的亮刀,明晃晃的刀面能照出人影来。

第二天,阳光明媚,太阳顺着校场上大树上的密叶将阳光一缕缕的照在地面上,仲夏的天气已经非常的热了,树上的蝉一直鸣个不停。

在树阴下,赵阳将早已经准备好的苗刀教材正在给士兵们一一讲解,当然这不是那整套刀法。

而是赵阳将领悟的刀法精粹和自己曾经和蒙古人交手所得的经验改进而来,此教材化繁为简 通俗易懂非常适合普通人练习。

本来在战场上通常都是一招制敌,通常敌我双方来回杀上十几回合的情况本就很少,有了这些简单而又凌厉的刀法,赵阳相信他们一定能成为自己手上的一把利剑,救黎民于水火。

午饭过后,贺有人兴致勃勃的跑来告诉赵阳,第一批粮食已经从江州运到了,随着粮食的到来赵阳估计赈济饥民也该马上就续了,不然一天得饿死多少人啊。

但随着北方战事的发展,城外聚集的饥民已经有二千余众,由于江州方面赈济不利将城门紧闭,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朝星子镇这边靠拢,若是再不抓紧时间恐怕会酿成民变,那后果将不勘设想。

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攻破的,前有唐朝,后有明朝无一不是内乱引起的改朝换代,按照历史轨迹发展,南宋集团虽然可以再坚持几年,但万一历史出现偏差造成大宋集团过早坍塌。

那就是大罗神仙也救不了华夏了,毕竟可能因为一件小事情引起的连锁反应而改变历史进程是完全有可能的。

赈济饥民宜早不宜迟,想到这里赵阳让士兵准备了很多木头,在镇外南门开始搭建临时住所,暂时将没有亲属的女人和男人分开统一管理,而属于一个家庭的则另外安排在一些比较小的窝棚。这样有利于治安的管理。

在离饥民所住的窝棚处也搭建了几十个厕所,分男女,将已经死亡的人拉到宽敞地带焚烧后埋葬在指定位置,如不然发生瘟疫则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充实都头府的人手,赵阳带着几个亲兵和李宝珠来到难民营准备挑选几名比较机灵的女子做为婢女,不过都尽量选那些无家可归的小女孩。

“大人,选我吧,我什么都能干,吃得又少,选我吧!”

“大人,奴婢家什么人都没有了,选我吧。”

“夫人,选我吧,我以后一定好好伺候您。”

看着这些难民营的姑娘门争先恐后的,赵阳也不知道该选哪几个好,因为计划也就选5个,眼见此时围上来的不下五六十人赵阳一脸为难的对李宝珠说:“宝珠,你来选吧,你喜欢哪个就选哪个。”

李宝珠一听心里乐坏了,这不是让她做主吗?难道这主母的身份......?

这一想来心里高兴坏了只见她走到人群中挑选了几名比较端庄一点的小女孩,约莫十三四岁的,不过那名称她为“夫人”的女子也同样被选中了。

赵阳一看笑而不语的想:“这丫头,果然聪明”

挑选完毕,没被选中的人一脸的失望,而被选中的人则象后世中了彩票一样,心中对新的生活有了向往,或许再也不用颠沛流离了。当然这些人都已经是赵阳的私人财产了。

在南门外士兵门架起了十几口大锅,所熬之粥必须能立一筷子而不倒,只见那些饥民争先恐后唯怕自己抢不到,赵阳没有办法又多派了20个人来维持秩序,一天下来大家累的不可开交。

不过经过一天的努力,难民营那边也安定下来了,虽然偶尔有人调戏妇女,做点小偷小摸的事情都被赵阳杀鸡儆猴,相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那些胆大妄为之徒后面也会有所顾及。

“大人啊,这七八天以来,每天耗费的大米要四五百斤啊,照这样下去我们就是金山银山也要吃空的,这可如何是好。” 一大早贺有人就过来跟赵阳诉苦来了。

........

“大哥说得没错,但这些都是北方逃难而来的饥民,目前北方已经落入蒙古人之手,遣返回乡那是不可能的,我们也不能看着这些大宋子民再入虎口是不。”赵阳苦口婆心的跟贺有人解释着,但他心里却早已经有了主意。

“道理是没错,可是我们该怎么办啊,朝廷又自顾不暇,两三千张嘴要吃饭呐”贺有人虽然极力掩饰内心的焦急,但终究还是控制不住。

赵阳思考了片刻说“这样,大哥你命人多做些烧饼,这些人能投亲的发路费,再发些烧饼做干粮,不能投亲的,家没有在敌占区的愿意回去,也发路费和干粮,如果是不愿意走的,就登记造册。”

“我们这永修地区连年匪患,百姓流离失所,很多田地都荒芜了,目前还有很多无主荒地,我们可以分给他们种。

现在正直仲夏,如果抓紧时间今年的粮食说不定还能抢种一季,种出的粮食我们收取二成作为赋税。”

赵阳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后又说:“会打鱼的,我们买一些鱼船租给他们,另外你去多买种子,多买耕牛梨耙分发下去,当然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借与他们的。

后面种出了粮食有余粮了在拿一部分粮食来抵。这样既养活了他们,也养活了我们自己”。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

上一章 添加书签 返回书页 下一章
添加书签
字号
A+ A A-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书架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