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一品才俊
第124章 难题
在浏览器中输入 飞速中文.com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第124章 难题

“这是一则极具境界的通灵灯谜呀。www.feiazw.com

飞速中文网”秦允明神『色』认真的说道,他是当真对曲家娘子的才气所佩服,“这则灯谜以母字离合形扣住底字以后,馀部仍能成一字,并又巧妙地在面上揭示而出者,于作者止此一谜而已,但是于谜坛亦仅此一例而已。”

他总结道:“这则灯谜谜‘外极其像,内极其意’,兼有千思所得之‘奇’与妙手偶得之‘巧’,故能赏之清丽芊眠,诵之攡振金玉,味之齿颊留香!”

小郡王听得秦允明文绉绉的说了一通,虽然没有听得明白,但是却感受到秦允明对这灯谜的欣赏之意。他稍微收敛了神『色』,说道:“这么说,曲家娘子是故意刁难我了?哼,我认识的字少,读过的书不多,这么深奥的灯谜谁猜得出来。曲家娘子摆明就是不让我过关了。”

秦允明呵呵的笑了笑,说道:“小王爷,若真能轻易过关,蔡公子也不至于到现在还在苦思冥想了。”

小郡王想到蔡举这么聪明的人同样深处困境,心情稍微好了一些。他拿起了第二道灯谜,打开来看了一眼,连连大喜了道:“这个我认得,这个我认得。‘未意刘蝉亡蜀国,何因孙告丧吴都’,嘿嘿嘿嘿!”

秦允明听了小郡王把谜面念了出来,不由有些『迷』糊,什么刘扇、什么孙告?他从小郡王手里要过了谜面,念了道:“未意刘禅亡蜀国,何因孙皓丧吴都。殿下,这个字读禅,另外一个字读皓。”

“咦,不是刘蝉和孙告吗?我以前听说书先生讲过,他们都是三国时蜀国和吴国的亡国之君呢!”小郡王说道。

“他们的确是三国的亡国之君,不过你刚才真的把他们的名字读错了。”秦允明强调的复述了一遍。

“哦,管他的,咱们先猜谜。这怎么是要求打一句唐诗的诗句呀??咦,不是字谜吗,这是怎么回事?”小郡王看着灯谜说道。

秦允明有些奇怪,不是说第一关全部都是字谜吗?怎么忽然又变成了猜诗句了?不过他转而又想,反正这题目是曲姑娘专门为小郡王设计,或许是故意而为之的。

小郡王对着谜面看了一会儿,比猜第一道灯谜时更快的选择了投降。他转向秦允明,连连的说了道:“大郎,猜字谜我可以,猜诗句我可不在行,我都没好好读过几首唐诗,哪里知道这题目怎么猜呀!你来帮帮我吧。”

秦允明呵呵笑了笑,说道:“小王爷,一共才四个灯谜,你若让我代为猜出两个了,这可不太好吧!”

小郡王撇了撇嘴,一点都不在乎的说道:“谁让曲姑娘故意折腾我的,明明知道我读书不怎么多,竟然还出这么难的题目。而且这第二道灯谜明明是她犯规在先嘛,说好是字谜的,却出一个诗句的谜!”

秦允明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说道:“真拿你没办法。那我先看看吧,这道灯谜还真有些刁钻呢!”

小郡王赶紧将纸条塞到了秦允明的手里。

秦允明认认真真的将谜面“未意刘禅亡蜀国,何因孙皓丧吴都”默念了几遍,谜面是说三国末期的事情,刘后主亡国,乃为溺爱中贵黄皓;吴末帝孙皓之丧吴都,是因宠信中常侍岑昏。谜面当中又发问“未意”、“何因”,那就是表明在询问刘后主、吴末帝败亡的原因。再联想谜底是一句唐诗,难不成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他缓缓吸了一口气,应该就是这句李商隐的《登乐游原》里的名句了。

刘后主和吴末帝因为亲近黄皓、岑昏,将这两个人的名字拆开,单单取“黄”和“昏”,正好就成了“只是近黄昏”,这也应对了“未意”和“何因”的问句。

谜面出于作者杜撰,然而句式之工整、意味之深远,丝毫不逊于成句。多少兴亡之事、盛衰之叹,悉凝结于此两句之中。然而作者却不发惊人之论,用意十分,下语三分,以蜀吴亡国丧都之事,诘问缘由,答案却故意漫不经心,以“只是”面对,真可谓至炼之笔。“黄昏”一词在借指人名的同时,又映衬谜意——帝王昏聩,溺于酒『色』,于是帝业亦如同西山日薄,庶几黄昏之时了。

曲家娘子真不是一般人呀!!

“大郎,可想到谜底了吗?”小郡王等了半盏茶,有些耐不住『性』子问了道。

“嗯,想到了!”秦允明缓缓叹息了一声说道。他对这道灯谜同样是生出了一种钦佩之感,谜面设计的身为巧妙,对典故运用的娴熟又恰到好处,若没有深厚的功底只怕根本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可见曲姑娘还真是下费苦心了。

“快说说,快说说,谜底是什么?”小郡王赶紧问了道。

“应该是李商隐的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后半句。”秦允明答道。

“只是近黄昏?为什么是这一句呀,这……这谜面和谜底怎么也是八竿子也打不着一块去呀!大郎,你会不会是骗我呢?”小郡王咬着手指头问道。

秦允明叹了一口气,自己真是吃力不讨好,费神费力的为小郡王解谜,竟然还遭到小郡王的怀疑,苍天啊!

不过就在这时,一旁的蔡举却深深点了点头,佩服的说道:“王爷殿下,秦公子的谜底可没有错,正是这‘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后半句呢!”

秦允明和小郡王都有些意外,怎么蔡举会突然『插』出一句话来呢?秦允明甚至对蔡举支持自己的答案感到惊讶,蔡举不是向来都很自负的吗?怎么会真心实意的帮自己说话呢?

蔡举以前对秦允明的印象确实不好,可是后来经过好几次交手,他真真正正发现了自己其实在比起才学、气度时都逊秦允明一筹。虽然他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可事实时时刻刻都摆在自己面前,难道自己还能逃避吗?

先前秦允明和小郡王在猜第一道灯谜时,蔡举就在一旁暗暗留意了。他对于秦允明的解释大感佩服,第一道灯谜就连自己都还没想出突破口来,可是秦允明已经解开了答案,这已经证明了问题所在。

至于猜第二道灯谜时,他同样还是『迷』『迷』糊糊一片茫然,但是当秦允明说出谜底是“只是近黄昏”时,他却恍然大悟立刻就想通了。

“蔡二郎,你怎么知道的?”小郡王问道。

“刘后主亡国,原来是宠信近侍黄皓;吴末帝孙皓之所以丧吴都,则是因为宠信中常侍岑昏。‘只是近黄昏’,就是代指这两个昏君分别重新了这两个『奸』臣。”蔡举不疾不徐的解释了道。

“原来是这样呀!哎呀,还真是难,竟然没有明着把谜底藏在谜面之中呀!”小郡王缓缓点头说道,不过转而又乐呵呵的笑了起来,“不管怎么说,已经猜出了两个灯谜了。还有最后两个灯谜,你们两个都不许帮我,我自己来解!”

秦允明和蔡举相视一笑,自然没有多说什么。

蔡举冲着秦允明微笑了的抱拳行了一礼,正『色』的说道:“在下从今日起便将多佩服一个人,这人就是秦公子你了。唉,以前是我太过自负,时常与秦公子冲撞。回头想来我在气度上已经大大输给了秦公子你了。”

秦允明对于蔡举突然说出这番话来甚是诧异,他立刻客气的回了道:“蔡兄太客气了,但凡文人总有那么一点点脾气,这一点谁都能理解的嘛。更何况,小弟可从来没有觉得蔡兄冲撞过小弟呢!”

“秦公子果然是豁达之人呀。从今日后,若秦公子不嫌弃,在下愿与秦公子修好,从此以后大家便是好朋友,可好?”蔡举问道。

“人生之中能有几个至交朋友足矣,小弟岂会不愿意?”秦允明哈哈笑着,极其爽快的就应答了下来。虽然以前他觉得蔡举确实有些讨人厌,不过今天他发现了两个情况促成自己对蔡举改变了先前的印象。

第一个情况,那就是蔡举与黄衙内之间的矛盾。既然黄衙内是黄潜善的侄子,那么自然也就是黄潜善阵营的人物了。秦允明本来就对黄潜善深恶痛绝,这个心狠手辣、贪赃枉法的家伙,自己迟早要将其一网打尽。

至于第二个情况,那自然就是蔡举真心实意愿意与自己交好。

正所谓多一个朋友少一个敌人,这样的事就算是傻子也知道孰好孰坏。

“哈哈,真是一件大快事呀。”蔡举笑着说道。

“蔡兄,你第二关眼下可有进展吗?”秦允明反正闲着无聊,于是随便的向蔡举问了道。他看了看蔡举桌案上的字稿,似乎从一开始的那两句诗到现在都没有增长。

蔡举叹了一口气,苦闷的说道:“现在还只有两句,真是难呀。要不,允明你过来看看,提一提意见嘛!”

秦允明于是走了过去,来到蔡举的桌子边看了看字稿,只见字稿上写着两句话,“稧子调清管,火德遂颓纲”。

“这是要写诗,还是写词呀?”他问了道。

“唉,本打算写一阕词的,可是写到这里,下面怎么也写不出来了。”蔡举说道。

秦允明仔细将“稧子调清管,火德遂颓纲”念了一遍,蓦然片刻之后,说道:“蔡兄,你这两句开头很好呀!稧子调清管,就是在指禾秆做出了乐器。禾秆本来是用来当作柴火来烧火的,既然它有了更好的作用,变成了高雅的乐器,那火神自然就失去了一种火料,原本的大纲就有了缺口。很工整呀!”

稧子就是俗称的禾秆。

蔡举扬了扬眉『毛』,喜道:“大郎,你还真是一言中的呀!我就是这么想的。不过,我一直觉得禾秆那么松软的东西,到底能不能做成乐器呢!”

秦允明哈哈笑了笑,说道:“这又何妨?小弟都见过有人用一片树叶演奏乐曲呢,更别说是禾秆了……呃,当然,这就要看是什么人来演奏了。不过这都不要紧,文学上运用一些比喻、夸张的手法,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嘛,最主要是看蔡兄要表达的是什么意境了。”

蔡举缓缓点了点头,认同的说道:“大郎所言极是呀。”

不过继而他依然又恢复了难『色』,说道:“不过,纵然稧子一词勉强过去,可是下面的文章还是不知道该如何续写。唉,真是难呀。”

秦允明呵呵笑了笑,说道:“蔡兄,如果一阕词写不出来,不妨改一改,换成五言绝句试一试。说不定五言绝句的思路更开阔一些,一下子就有灵感了呢。”

蔡举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喃喃的说道:“这还真是一个好办法。我试试吧。”

于是,蔡举重新坐下来,开始换了文体来思考这篇字稿该如何写下去。

就在这时,小郡王忽然伸手拉了一下秦允明的衣袖子。

秦允明回过头来,只见小郡王用一种可怜巴巴的眼神望着自己,胖乎乎的脸上又是委屈和不好意思又是讨好似的笑,活像是一尊带着抽象风格的小弥勒佛似的。他不由一乐,知道小郡王第三道灯谜还是猜不出,想要找自己来帮忙,却因为先前夸下的海口而不好意思开口。

他并没有开不起小郡王的意思,从曲家娘子出的第一道和第二道灯谜足以开出,曲家娘子几乎是把毕生的积累都运用了出来,这灯谜若没有一点难度那才叫怪呢!

“小王爷,怎么了?你的样子好像是肚子饿了哦?”秦允明故意调侃的问道。

“大郎……这,这,”小郡王支支吾吾一阵,最终放下了面子,悄悄的说了道,“大郎,这第三道灯谜好难呀,我压根猜不到是什么字,你来帮我瞧瞧吧。”

秦允明忍不住想要笑,这灯谜是曲家娘子给小郡王来猜的,自己已经猜了其中两个,若好要再替小郡王捉刀,只怕曲家娘子肯定会不服气的。

不过回头又想,他觉得曲家娘子也确实不够诚心,出这么难的题目,分明是故意刁难小郡王了。这种仗着才学耍小心眼的人,尤其还是女人,最没意思了。

“好吧,我来看看,可是前面两道题目已经很难了,如果第三道我猜错了,你可千万不要怪我呀!”他转过身来到小郡王的桌前。

“那是自然不怪的。不过我对大郎你有信心,你要是帮我把这三道也才对了,回头我送你一个好东西。”小郡王笑眯眯的向秦允明使了一个眼神。

秦允明有些好奇,忙问道:“送什么给我呀?别说又是一副上好的文房四宝哦?你上次送我的,到现在还搁在家里没用呢!”

小郡王唏嘘了一声,没好气的道:“我有这么小气吗?今天过年我可收了不少好玩意,今晚回去之后,你去我那边随意挑,要多少拿多少,我绝对说话算数。”

秦允明本以为小郡王会送自己一个特别的东西,就好比端王送给自己的玉佩一样,不管怎么说这玉佩多多少少帮了自己不少忙。没想到小郡王竟然是借花献佛!不过也罢了,好歹小郡王是一片好心,都说了随意挑了,如此大度怎能不感激。

“呵呵,那好吧。”他笑着答应了下来,“我尽量尽量!”

他从小郡王手里接过了第三张纸片,默默的读了一遍:“‘关河不可共相叙,分定三秦入汉中’,打一字?怎么会是打一字呢?”

“是呀是呀。”小郡王脑袋像小鸡啄米似的连连的点着。

“这明明是两句话,通常来说应该打两个字才是的呀。”秦允明疑『惑』不解的喃喃自语道。关河不可共相叙,分定三秦入汉中,前面怎么看似乎是楚汉相争,后面却又似乎是在说光武皇帝刘秀西伐公逊述,这到底是引用什么典故呢?

小郡王看着秦允明面『露』难『色』,不由有些紧张的问道:“大郎,莫不是这题目很难呀,连你都答不出来了吗?这……这还真是刁难人嘛!”

秦允明叹了一口气,说道:“确实有些难度。这怎么都是两个典故,那就应该是蔡两个字才对。但是谜面后面又按语只打一个字,还真是让人难以琢磨了。”

小郡王有些泄气了,他叹了一口气,说道:“连大郎都猜不出来,我就更不用说了。没意思,真没意思。算了,咱们还是不猜了,咱们还是去开花灯好了。”

他说着,已经站起身来,肥厚的小脸上写满了不耐烦。

秦允明却一时兴起,自己好歹也是杭州有名的才子,又是秦少游的门生,怎么能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呢?那自己的名声日后还往哪里搁去?他就不相信,一个小小的灯谜就能难住自己!

“关河不可共相叙,分定三秦入汉中……”他嘴里喃喃的念着,脑海里开始认真思考这谜面的内涵。

这上句“关河不可”还是可以理解的,那就是意谓要把“河”字的“可”部给去掉。“河”字去掉了“可”那就只剩下三点水部了。至于“共相叙”,或许就是在暗指乃指“氵”相共一个“叙”字,这样就成“溆”。

www.feiazw.com

飞速中文网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

上一章 添加书签 返回书页 下一章
添加书签
字号
A+ A A-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书架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