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111章 吴王试探
四喜为难的道:“小郡王,这可让小底如何向殿下交代呀?殿下说,是有要紧事要交代,还特意吩咐请秦公子去内院藏书阁相会。Www.feiazw.coM
飞速中文网”
小郡王『摸』了『摸』自己肥厚的下巴,奇怪道:“好好的,去藏书阁作甚?那里黑乎乎的,平日都没人去的。”
四喜道:“小底哪里知道这许多呀?还请小郡王见谅则个,让秦公子随小底去吧。若殿下等得急了,对秦公子和小底都是不妥的呀。说不定殿下只是随意交代一些小事,一会儿功夫就好,稍候小郡王再与秦公子出去也不迟呀。”
秦允明也对吴王召见自己很好奇,下午的时候他才刚与吴王讨论过《阅微草堂笔记续》,那时可不剑吴王有什么事要交代的。而且四喜还说重要的事,究竟是什么重要的事呢?
他向小郡王说道:“小王爷,既然如此,不如让我先去见吴王吧。若真是耽误了什么事,到时候吴王殿下责备下来,对小王爷也不好呀!”
小郡王叹了一口气,说道:“好吧。等下你与我父王谈完话了,就到我的院子去找我吧。”
秦允明笑了笑,应答道:“好。”
然后,他便跟着四喜前往了内院。
内院秦允明曾经来过,但是内院的藏书阁还是第一次来。藏书阁是内院最里面的一个二层小楼。来到这座楼阁大门前时,只见有四个带刀护卫守卫在大门左右,楼阁周围也还有不少护卫的身影在走动。
看到这副情景,秦允明不由的有些吃惊,他记得上次来内院时可没有这样严谨的防备,难道是吴王要告诉自己一些机密的事,所以特意增派守卫来防止隔墙有耳?他心中禁不住有些忐忑起来,脑海里立刻回想起三日前曾肇在湖光阁的那番话。
曾肇这次特意来到杭州拜见吴王,是要告诉吴王一个机要的消息!
难道现在吴王找自己,就是要来谈论这个消息?
他有些拿捏不定,纵然吴王对自己信任有加,也不至于信任到这样的地步呀?
四喜让秦允明在门外稍等了片刻,他先一步进去通报了一声。片刻之后,他又返身回来,引着秦允明进入了阁楼的大厅。
刚进入藏书阁的大厅,就闻到了一股干燥的书香味道。只见偌大的厅堂四周摆满了一丈多高的书架,虽然并不是每一个书架都陈列饱满了书籍,有些书架看上去还很稀疏,但单单这样规模的书架,也绝对储藏了超过一万本的书量了。仔细看去,这里不单单书多,而且不乏珍贵的古籍善本,价值不菲自不在话下。
虽然因为四周书架林立而感到空间十分拥挤,但大厅还是有一处空旷的地方。这里摆放着一张书桌和一个小茶几,椅子和凳子各有几副。在书桌上搁置着一盏台烛,是整个藏书阁唯一的光亮所在了。
四喜带着秦允明来到了小茶几前,让秦允明稍候片刻,然后自己走到另外一边楼梯处,上到二楼去了。
没过多久,四喜扶着吴王从二楼走了下来。
吴王一边向书桌这边走着,一边微微笑了笑,说道:“大郎可来了?”
秦允明知道在这样昏暗的情况下,吴王的双眼不容易看清楚物什,他立刻应答了一声:“在下恭迎殿下。”
“呵呵,刚才在二楼翻了翻几本旧书,虽然眼睛看不了书本上的字,但翻一翻书页,追忆以前从前的光景还是甚好的。”吴王在四喜的搀扶下,来到书桌后面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大郎,你也坐吧。”他向秦允明招了招手,让秦允明到近前的小凳子上坐下来。
秦允明谢过之后,就落座了下来,问道:“殿下找在下前来,莫不是希望在下为殿下诵念书本吧?”
吴王哈哈笑了笑,说道:“这倒不必,若小王真有心思看书,随意支使一个人来读给我听即可,何必还要劳烦大郎你来呢?”
他顿了顿,向一旁的四喜道:“你先下去吧。”
四喜自然不敢不从,他先向殿下告了一声“是”,然后才匆匆的退出了大厅,并将楼阁的门带了上。
秦允明见此,心中不由更加疑『惑』,连四喜这位吴王的心腹都被遣了出去,吴王究竟有什么重要的话要告诉自己呢?以自己现在的身份,合适知道这些话吗?
吴王在四喜关上门之后,原本还带着笑容的脸『色』一下子收敛了起来,显得十分沉着,眉宇间隐隐约约还透出了几分愁云。他先沉沉的叹了一口气,整个人仿佛一下子衰老了不少。
秦允明一直等待着吴王开口,可是等了一会儿,却发现吴王似乎忘记了说话似的。
“殿下,您有什么忧心之事吗?”他只好小心翼翼问了道。
“嗯,”吴王微微点了点头,犹豫了一番之后,终于开口说道,“有一些事,事关重大,处理不当的话,甚至还会有灭顶之灾。小王这几日一直在斟酌。大郎你虽然年少,但小王看得出来你极识大体,因此对你还是甚为信任的。”
秦允明脸『色』一下子也冷沉了下来。灭顶之灾虽然说明了事态的严重『性』,但是吴王对自己信任一直以来都是有目共睹的,吴王既然有忧心之事,纵然后果很严重,自己也应该力挺吴王才对。
“殿下对在下的信任,在下哪怕粉身碎骨都无以回报。殿下不妨直言,究竟是什么忧心之事,若在下有帮得上忙的地方,绝不会有只字片语的推辞。”他立刻正『色』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小王相信大郎你。”吴王缓缓的说了道,“其实,今日找大郎你来此密会,正是要告诉你前几日曾先生从京城带给小王的绝密消息。”
秦允明表情很平静,看来还真是曾肇的这件事了!
吴王继续说道:“曾先生虽然离京很久,但是在京城还是有许多亲朋之悲。知枢密院士曾布,太学院提督学政曾凯,甚至现任左相章淳,都与其时常联系。”
秦允明知道曾布是南丰七曾之一,与曾肇是亲戚关系。而曾布与现任宰相章淳关系一直十分密切,两个人在政见上是极为相同的。也许正因为这个关系,才使得这四个人之间有共同语言。
吴王又道:“据曾先生所说,如今大内发生了一些情况,导致朝内的文武百官陷入了一阵忧虑当中。这个情况……”
说到这里,他又犹豫了起来,不过在看到秦允明好奇的神态之后,终归是说了出来,“这个情况外人是不应该得知了,小王现在说给大郎你听,大郎你一定要自重,切不可走漏了半点风声,否则……不仅会连累小王,就连大郎你也会有危险。”
秦允明吞了一口口水,大内发生的事情确实非同小可,只是就算自己现在不想知道,但箭在弦上也不得不发了。他郑重的点了点头,说道:“在下明白,在下一定守口如瓶,请殿下放心。”
吴王叹了一口气,说道:“官家在两个月前身染恶疾,仿佛是不得治的病症。这原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是自从陈皇后的皇子夭折之后,至今官家都不曾再有子嗣。朝中大臣们都很担心,万一官家有什么闪失,我大宋的江山当如何延续下去。”
秦允明恍然大悟,原来吴王所说的大事是这件事呀!对于他这个穿越者来说,这个消息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自己早就知道哲宗去世之后继任者是端王赵佶。
当然,若换作是寻常人的话确实会有一些担心。古往今来皇位的继承总是带着一股血雨腥风,金字塔最顶尖的位置,只要有机会的人都会垂涎三尺。
庆幸的是,像宋朝这样相对而言比较和谐的朝代,在处理这个问题时还是周全的。在宋朝的历史上了,除了颇为争议的太祖与太宗的“烛影斧声”案之外,倒是没有其他悲剧的皇室内斗。
他说道:“殿下,这件事……自然有祖上的规制来定夺,殿下又何须『操』心呢?”
不过他的话刚说完,脑海中突然灵光一现,一种大胆的念头渐渐涌了上来。
如果遵照祖上的规章制度,当今官家没有子嗣,那自然是兄死弟及了。而先帝神宗留下的几个皇子,大部分都已经夭折或者病逝,除了当今圣上哲宗之外,就只剩下了吴王和端王了。论年龄吴王要比端王更大一些,因此哲宗驾崩之后,按照正常程序应该是由吴王来继位。
虽然历史上因为向皇太后干预,最终因为吴王双目有疾而选择了端王继位。可是现在这个时候,谁能预料到这一点呢?尤其是当事人吴王,他自然知道自己是最有希望继位九五之人,因此才将这件事看得十分重要。
秦允明的脸『色』不由自主的严谨了起来,他现在最想知道的就是吴王对这件事如何看待!吴王到底有没有想过要争夺皇位!如果没有,那自然就好办了;可如果有的话,那这次自己可就要陷入一场极大的风波当中了。
吴王看出了秦允明脸『色』变化,他颇有深意的笑了笑,问道:“现在,大郎可知道问题所在了吧?”
“殿下,若真是这样,以兄终弟及的规矩来看的话,那您就有很大机会隆登九五。不过,在下还真不知道殿下您心中是如何打算的?”秦允明语气很是严谨,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意味,整个人的神『色』也不再像是一位十四岁的少年,而是如同一个即将上战场的士兵一般。
吴王对于秦允明这样以“反问问题”做为回答方式还是很满意的,由此可看出秦允明有两个有点。其一,秦允明并没有像贪图富贵的小人那样急于阿谀奉承,这说明他并不是一个附庸权势的人;其二,秦允明也没有表现出惶恐不安、极力避开这个敏感话题的样子,这就证实了他也并不是一个胆怯的人。
他从秦允明的这番话可以不难看出,这位少年不单单谨慎,而且有一副宠辱不惊的作派,自己正是需要这样的人才来做为自己心腹。
“大郎,这件事非同小可。小王自封于杭州为王之后,一直都是过着寓居闲散的生活,从来没有想过要去计较至高权力的打算。”吴王缓缓的说道,显得颇为无奈。
秦允明没有急着接话,他知道往往在这个时候,讲话的人都会以“但是……”、“只可惜……”诸如此类的词来做为转折,引出进一步的话来。
吴王沉『吟』片刻,又道:“只是大郎有说不知,小王王弟端王你也是见识过的,整日不务正业,最喜沾花惹草、嬉闹人间,他的事情在京城几乎成为王公贵族的笑谈了。因此曾先生这次受一些朝中重臣之托,前来转告小王这件事,言外之意也就是希望在官家有什么意外之后,力挺小王继任正统。”
秦允明仔细回忆了一下,似乎在《宋史》里面并没有记载当时朝廷里的有多少大臣是支持吴王继位的,仅仅只提到宰相章淳是极力支持吴王的,但是后来也被向皇太后打压下去了。不过历史总是胜利者编写的,这其中有没有虚构之处还不好说。
不过,就他个人的观点,吴王双眼有疾确实有些不妥。毕竟宋朝周边还有西夏、契丹等等许多其他国家,随便有外宾来朝,看到堂堂大宋朝皇帝竟然是一个瞎子,那成何体统呀?
当然这还只是小问题,皇帝因为双目不能视物,处理政务的能力肯定会大打折扣,到时候皇权就会分流,若遇到王安石、范仲淹之类的正直大臣倒是还好,可一旦让一些宵小当权,那可就是一场灾难了。
“既然如此,殿下这两日也应该思索颇多了,这个问题绝非儿戏,一定要万分慎重的对待才是。殿下可有决定的想法了吗?”他再次问了道。
“唉!”吴王长长叹了一口气,顿时陷入了苦恼之中,“小王正是不知道该作何选择,这才烦恼不堪。大郎是小王最信任和最知心的小友,因此小王才没有见外,特意请大郎你为小王指点一番。”
秦允明吞了一口口水,他真觉得吴王对自己器重的有些过分了,或许正因为帮吴王抄录神鬼故事的原因吧,这些故事冥冥之中契合了吴王的一些人生大观。他现在不过是一个少年,历史虽然出现过许多小娃当官的案例,可还从没听说过有小娃搅和王位继承的先河呀!
他现在并不考虑吴王继位之后,会不会让历史走上另外一条道路,导致靖康之变不会发生,这个事情与自己完全无关。如今他掺和到这件事当中,成功的话富贵荣华自然不必多说,但如果失败的话那么下场也绝对会很凄惨。
宰相章淳正因为当年与向皇太后在继位问题上顶撞了两句,徽宗继位之后,立刻就被贬得无影无踪了。这种结果还算好的,若换作是一个寻常的商贾之家,只怕还会有家破人亡的可能呢。
更何况,他与端王的关系也不坏,日后端王继位了,自己照样还是有机会飞黄腾达的。放着一条安稳的道路不去走,偏偏要选择一条有风险的道路,这怎么看也不是明智之举。
秦允明在犹豫了一阵之后,拿出了一副诚实的姿态,向吴王说了道:“殿下,请恕在下愚昧之罪。在下年纪尚浅,阅历不足。虽然很想为殿下排忧解难,可是无奈这等天大的事在下从未有过僭念,这……让在下也无从说起呀。”
吴王叹了一口气,神『色』微微有些失望,但是他心里很明白秦允明说的话确实很对,对方不过是一个少年,这皇位继承的大事哪里敢有什么想法?
“其实,小王只是希望大郎你能凭心做出一个判断。如今官家命理不足已成定局,据曾先生带话来说,官家前数个月甚至犯糊涂,意图对西夏和契丹用兵,这让朝中大臣都惊慌不已。有甚者,甚至打算在官家坚持大动干戈时,『逼』请官家逊位。”吴王缓缓的说了道。
听了这话,秦允明更是惊讶不已,他对宋朝历史了解的并不透彻,在印象里哲宗似乎还是一个不错的皇帝,没想到人生最后几年时间里竟然有主动出兵西夏和契丹的念头?这还真不好做出评价。
以目前宋军的实力,陕西、四川一带的西军还是很强劲,但是其他地方的厢军、禁军就有些不尽人意了。更重要的是,好不容易和平了这么多年,突然战事气力,只怕必定会民怨载道的。
秦允明从吴王这番话听出来了更深层次的意思,吴王既然担心哲宗会被大臣『逼』请勋位,那么是不是在映『射』着吴王对皇位还是有觊觎之意呢?
“殿下,请恕在下斗胆,以殿下目前的情况,长久不在京城出入,没有积蓄任何的政治资本和力量,单凭曾先生带来的一番话……会不会太草率了一些呀?”他委婉的向吴王说了道。
www.feiazw.com
飞速中文网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