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灵异经历
我帮前辈整理的中医学习资料6
在浏览器中输入 飞速中文.com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中医自学手册之[别闹了,费曼先生]

【诸病源候论】

中医系统进入隋唐时期后,有了很大的进步。【www.feiazw.com

飞速中文网】原因在于人们经历了两晋南北朝时期后,对人体有了新的认识。

两晋时期错误的养生概念,比如服食一些重金属提炼成的丹药、yu女术等等,都在间接地层面上给了人们启示。

到了隋唐时期,中医学有了新的发展,于是《诸病源候论》出现了,这个书的作者巢元方老师是隋朝的太医博士。所以他有机会接触到民间医学家无法看到的许多重要的医学典籍,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书,大不同于过去的医书。

《诸病源候论》这本书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强调治病求本,要求医家找出病源。在书中,也对各类当时已知的疾病做出了分析。将疾病的根本原因,追溯到了经络脏腑上。

这对中医学的影响是很大的,因为虽然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书都提到了治病治本的内容,但是《诸病源候论》较之伤寒论则理论较为完备,而较之黄帝内经,《诸病源候论》则多了一些具体的防病手段和养生疗法。

但是比较遗憾,《诸病源候论》中的治疗方药极少,内容多是以养生为主,另外也有些针灸方面的治疗法,所以这本书,仅仅能作为了解疾病、预防疾病的基础书籍。

下面我引用一段书中原文,大家可以看一下:

劳伤之人,血气虚弱,其肤腠虚疏,风邪易侵。或游易皮肤,或沉滞脏腑,随其所感,而众病生焉。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养生方·导引法》云∶屈一足,指向地努之,使急,一手倒挽足解溪,向心极势,腰足解溪、头如似骨解、气散,一手向后拓席,一时尽势三七。左右换手亦然。去手足腰膊风热急闷。

【本草拾遗】

比较遗憾的是,今天我们已经看不到陈藏器老师的这本《本草拾遗》了。唐朝官方曾经修过一部叫做《新修本草》的本草类书籍,这个我们明天作为主角来讲。今天我要讲讲《本草拾遗》这本书,虽然这本书的原本已经消失了,但是在我们阅读后世的《本草纲目》等本草书籍时,仍然会看到大量的相关内容。

李时珍老师的本草纲目在点评诸家本草时,对陈藏器老师很是肯定,原因其实也比较简单,主要是因为陈藏器老师博学。本草拾遗是为了补充当时《新修本草》的内容来写的,所以没有大量的阅读经验,是无法收集到这么多新修本草的遗漏内容的。

但是后世一些医家,却很受不了陈藏器老师,原因很简单,大家知道“蛊”这种东西吧,虽然之前的医家已经将之写入了医书,但是第一个将“蛊”写入本草书籍的,却是陈藏器老师,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是我们以现代人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时,却可以发现一些陈藏器老师的特殊贡献。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他的记载,或许我们会少知道很多重要的药材和治疗手段,虽然很多时候一些药物我们以现代科技理解,但是是不是就意味着它无用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我下面拿一段拾遗中的文章,来给大家展示一下陈藏器老师的独特思路:

鼍龙藏器曰∶《本经》鱼,合改作鼍。鼍形既是龙类,宜去其鱼。藏器曰∶鼍性嗜睡,恒闭目。力至猛,能攻江岸。人于穴中掘之,百人掘,须百人牵之;一人掘,亦一人牵之。不然,终不可出。颂曰∶今江湖极多。形似守宫、鲮鲤辈,而长一、二丈,背尾俱有鳞甲。夜则鸣吼,舟人畏之。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本神仙写的书……

呵呵,玩笑。这本书的作者并不是神仙,而是一位叫做蔺道人的高人,根据书中的序文,他的年龄极大,为人也很神奇,故此这本书的名字,也就跟着神奇了起来,到底他是不是神仙,没人知道,但是书中的内容,确实很不错。这本书,是一本针对骨伤类疾病而写的书籍,其中所写的内容,都后世的影响极大,比如他认为如果人受了内伤,应该先补气后补血。这是因为气主导并辅助这血的运行。

这本书中,关于骨伤、淤血的论述还有很多,药方也都十分实用。如果您身边有长年困于骨伤的朋友,可以推荐他们看一看,选一些药性平和的疗法尝试一下。

我下面引用一段原文,大家熟悉一下:

此方,乃唐会昌间,有一头陀,结草庵于宜春之钟村,貌甚古,年百四五十岁。买数亩种粟以自给。村氓有彭叟者,常常往来其庐,颜情甚捻,或助之耕。一日,彭之子,升木伐条,误坠于地,折颈挫肱,呻吟不绝。彭诉于道人,道人请视之,命买数品药,亲制以饵。俄而痛定,数日已如平时。始知道人能医,求者益众。道人亦厌之。乃取方授彭,使自制者,且誓之以无苟取,毋轻售,毋传非人。由是言治损者宗彭氏。彭叟之初识道人三十许,今老矣,然风采无异前时。问其姓名;曰蔺道者。问其氏,曰长安人也。始道人闭门不通人事,人亦少至,唯一邓先生,每春晴秋爽,携稚过之,必载酒淆从焉。道人悬一椰瓢壁间,邓至则取瓢更酌,彭或遇之亦酌。二人皆谈笑竟晷。醉则高歌,其词曰∶经世学,经世学成无用着;山中乐,山中乐土堪耕凿;瘿瓢有酒同君酌,醉卧草庐谁唤觉;松阴忽听双鸣鹤,起来日出穿林薄。彭朴不知所言为何,惟熟听其歌,亦得其腔。每归对人歌之,人亦不省。居久,邓先生不至,彭问道人,道人云已仙去,彭卒不悟。后江西观察使行部至袁州,闻彭所歌,异之,诘其词,得道人姓氏,遂遣人同彭叟至其庐邀之。至则行矣,惟瓢存焉。廉大以为恨,谓彭传其治损诸方,因易其村曰巩,道人有书数篇,所授者特其最后一卷云。

【别闹了,费曼先生】

呵呵,我之前推荐的那本万物简史,不知道有没有人看了,如果您还没有看,或者还没有买,可以考虑看一下我现在推荐的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理查德-费曼老师。是一位我很喜欢的,比较特立独行的科学家。其实他的这本书,大部分不是在讲物理学,而是在讲他的一些人生经历。

比如他参与教科书的选评、去日本开会、参加犹太教的会议等等。他很巧妙的将一些物理学的内容隐藏其中,也很巧妙的论述了自己针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书中的气氛,让你感觉这个人很可能是个孩子,非常认真,非常有趣。很适合想要了解物理学和西方人逻辑,又不想看那些厚重的大号书籍的人们。

很多人可能会问,这本书对中医的学习有什么帮助?

其实这本书,就单纯的中医学角度来看,是帮助不大的。但是中医从大多数角度来看,也是在以物理的角度看待问题。中医的气化论,事实上也是一种物理学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固执的认为西方人无法理解中医学。

但如果按比例来算,西方一些国家的人们了解中医的程度,要远高于中国大部分人,而以西方人的思维去看中医,则会给我们带来很多过去人没有的启示。

这就是我推荐此书的原因。原文我不引用了,大家有兴趣,就去看一看,可以获得很大的启示。

你能不能吃酸枣仁??????!!!!!

随着中医内容知道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会拿药物泡水当茶来喝。是不是所有的药物都可以当成茶来喝呢?其实并不是这样,有些药是不能随便喝的,是需要注意的。

今天我们介绍一种药物,叫酸枣仁。酸枣仁这味药性平,可以补养身体的肝胆。酸性可以起到收敛的作用,比如说有些人表虚有汗,喝些酸枣仁就可以引血归津,可以让表虚有汗的情况减轻,汗自然就少了。

还有些人气血比较混乱,也可以喝些酸枣仁,起到收敛的作用,气血就会慢慢回归到原来的经络中,就变得正常了。有些人因为气血混乱导致盗汗,经常失眠,也可以喝些酸枣仁。

但是有一种人不能喝酸枣仁,那就是有实热的人,比如说有的人便秘的很厉害了,觉得身上燥热,脏腑里面都是热,肚子里面有团火的感觉,这种人就不能喝酸枣仁。

因为本身内热已经很严重了,这时候喝酸枣仁去敛气血,是没有治疗效果的,而且药物只是推动身体的恢复,如果这时候用酸枣仁收敛气血,本来身体还有一些可以对抗内热的体力,被酸枣仁用来收敛了。

这样会导致抗病能力反而减弱了,身体有实热的人是不适合喝酸枣仁的。而表虚气血混乱的人喝酸枣仁最好

你能不能吃五味子??????!!!!!

五味子是中医常用的一味中药,因为味道不苦,所以有些人也用它来泡水。

五味子性温,五味俱全,可以入五脏,对肺来说有收肺定咳平喘的作用。对于肾来说,可以补肾壮水SHEJING???对于心来说,可以收心之液,对于心血也有一定的好处,是补心的药物。

因为它对心,肺,肾三个脏腑都有治疗作用,同时对脾,肝也能起到好处。所以它是比较综合的一种药物。这么综合的药可以拿来泡水吗?一般情况下它是可以的,但有些情况是不可以的。

比如说肺有实热,咳嗽很厉害,咳痰,痰黄,咽痛,这种情况不可以喝五味子。还有就是发疹子,出疹子,这种情况下不可以喝五味子。因为五味子可以敛肺气,实热本来在身体里应当让其发出来,但如果喝了五味子,去敛肺气,反而会导致更严重的实热。发疹子也是,它要发出来,却用五味子去收敛它,也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

除上述情况外,可以每日三克五味子泡水,或者加些蜂蜜。冬天防感冒,用五味子和姜片泡水喝,也是可以的。夏天汗多,害怕身体出汗多缺少滋养,用五味子和蜂蜜泡水么可以防止中暑,防止因为天热引起的咽喉问题。

看无广告,全文字无错首发小说 , 飞速中文网 - www.feiazw.com ,您的最佳选择!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

上一章 添加书签 返回书页 下一章
添加书签
字号
A+ A A-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书架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