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津卫好歹也是天子渡津之处,哪怕大清国倒了,有着各国租界与九河,这里的繁华也不是别处可比的。要论热闹好玩之处,劝业场,八大天,平时都是人挤人,更别说赶在今儿这大年初五了。
破五破五,讲究的就是出门赶五穷,回家迎财神。
可除了这些人挤人的喧嚣之地,要论到安静的风雅之处,只要是在天津卫呆过一些年头,消息灵通一点的,那也只能说得出一个名字:“希夷阁”,不过如今倒是又多了一个钧竹轩。
对于这点消息,徐希自然是从徐春那里早早听到了。毕竟上次钧竹轩开业,施老太爷可是亲自上门了的,有他老人家给亲自站台,这天津卫的人,多多少少都要给上几分薄面。
但真要论起实力来,希夷阁的地位还是无人能撼。这一路,从到了胡同口,徐希和徐云良下了马车开始,就特别明显了。
哪怕只是在胡同口,遇上了熟人,大家都热情的打着招呼:“少东家,新年好!”
“钱掌柜,您财源广进!”
“谢您吉言!”
“胡老板,新年好!恭喜发财!”
“承少东家您照应了!要不里面喝杯淡茶暖暖身子?”
“不了,今天有事,改日再来叨扰。”
一路打着招呼,徐希和徐云良倒是游刃有余,待走进胡同二三十步,外面大街上的喧闹声被周边高墙深院阻隔,就像是过了扇看不见的门扉般,马上就小了不少。
平日里也见不到几人的巷子,除了几家店门外高挂着的红灯笼映衬着年节的喜庆外,倒是与平时无异。
远远的看到纪博站在了钧竹轩那门楼下,脸上带着喜庆,将过来的宾客一一迎进门,徐希和徐云良也加快了脚步。
这边瞅着徐希二人走了过来,纪博赶紧迎出大门来一躬到底:“徐公子,新年好!给您拜年了。”
不管希夷阁和钧竹轩平日里有多少矛盾,今儿既是上门做客,年节的又讲究个好彩头,没有当恶客心思给人添堵的徐希客客气气地还了个揖:“纪管家客气,新年好!今日要叨扰了。”
“不敢不敢!徐公子今日光临,钧竹轩可谓是蓬壁生辉。您脚下高升,里面请!”
纪博直起腰侧身引路,徐希也跟着进了大门,左右一看门内架势笑问道:“今儿这雅集是摆在了哪处?”
“在东侧的暖厅里,雅集主人水先生已经到了,还有您熟悉的那老板、梅先生、德宝斋的大朝奉张爷也已经来了。”
“希夷阁少东家徐公子到。” 由丫环打起暖帘,徐希侧身抬步走进了暖厅里,身后响起了纪博的喊声。
门内一群熟悉的人中,一个中年儒雅男子闻声抬头看了过来,不是水先生又是谁?
徐希像是没见着水先生一般,先跟梅先生、那老板、张朝奉等熟悉的人一一打起了招呼,然后才一脸奇怪神色冲着近前人问道:“怎么没见着纪老板?”
今儿这雅集可是在钧竹轩,客人都快到齐了,主事的老板却还犹抱琵琶半遮面得不见人影,这事办得……可就有些不地道了。
话音未落,一侧门帘刚掀开,纪敏告罪的声音便从其后传来:“累徐爷您惦记,刚才去迎了一位老板,怠慢了。”
迎了位老板?
徐希轻皱了下眉头,他刚才可是打前门进来,一路上并没有看到纪敏,自然也就没看到他口里提的那位老板,不然刚才也不至于开口得罪人非要多那一句嘴了。
不过每家都有自己的待客之道,他肯定也不会当面拆别人的台子,只是笑着和旁人一同应付了一句就近找了个位子坐下。
那老板却是笑着点了纪敏一句:“纪老板,刚才光庆可是打外面进来的,怎么没看着你们两个一起进来啊?别想着大过年的就开始糊弄我们。”
听那老板这么一说,大家看向纪敏的目光由欣喜开始渐渐变了味道。打根底算起来,他们大多数都是纪敏父亲那一辈的朋友,之所以会接受纪敏的邀请来这次雅集,也算是念着他父亲的情谊照顾晚辈。
可场子给你撑起来了,你这角戏还没唱呢就把鼓架子推倒了,那也就甭怨下次没人替你搭台子了。
纪敏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一叠声解释道:“晚辈哪敢呀?这不,大年过的把诸位请过来,怎么也得让诸位满意才是。”话罢他轻轻拍了一下巴掌,临西边的一扇屏风后突然有了动静。
听着三弦琵琶声响起,在座的客人倒是按下心中那点不怠来了些许兴趣:“纪老板今儿还安排了什么节目助兴?”
不等纪敏开口介绍,已经听得屏风后有人开嗓唱道:“今日里是层层见喜,百鸟朝凤。我愿诸位冠上加冠,代代恩荣……”
听这娓娓动听的唱腔,徐希倒是笑了,冲着纪敏拱了拱手:“纪老板有心了,这年节下的,竟然能请动金老板特意过来唱这《百鸟朝凤》。”
要说起这梅花大鼓,别称梅花调,其实是打四九城的清口大鼓中脱胎而出,因为它的伴奏乐器多为三弦、四胡、琵琶、扬琴、鼓板,便有人以“梅花五瓣”喻之,故称之梅花大鼓,也是走马架鹰的旗人子弟最喜曲调之一。
自打二十多年前,金老板来这天津卫献艺并成功站稳脚跟,虽说后来从者无数,但一说梅花大鼓,这天津卫首推的便是金老板。只是随着金老板年岁大了,这几年已经很少开嗓,不曾想,今天钧竹轩竟然将他老人家请了过来。
看来这纪敏,倒是比大家想象中更有能耐一些!
一时间,许多人看向他的目光中都带着些欣慰与赞赏。
待金老板唱完一曲《百鸟朝凤》,自有丫环过来撤掉那扇乌木绛纱屏风。不成想屏风后面竟然还有诺大的空间,金老板带着他身边的伴奏乐师一起跟大家行了一礼,便下去了。
接着便是一个年轻的姑娘上了台,只见她穿着件红色旗袍,右手持竹板,左手持鼓楗,用牙齿咬住一根花梨的横梁,横梁上支着一个灯架,在那灯架上有着七朵真丝绢花,每朵花蕊点着一根蜡烛,绢花下还垂着七寸二分长的黄色穗子 。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