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工记忆
第四十八章 协调会
在浏览器中输入 飞速中文.com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下了一个多星期雨,在吴洪林的印象中几乎没停,因为雨不停,水又很难排出去,门口的水淹了至少半米,每次都是下雨淹起来,水还没走,雨又来了,江边堤上都是沙包,每天新闻都是哪哪被淹了。

猝不及防的事情仍然发生了,河堤决口了。

吴洪林到镇子里去收废品,亲眼看到洪水往村子里冲,看到路上的行人往前跑,然后拼命的爬上了高处。村里的人被前来营救的人组织到安全地带。火灾抢一半,水灾得眼看,(支持原创,本文在17K连载,欢迎订阅)所有的人都没办法抢出家里的东西,一个个拖家带口,就像人口大迁徙,望着一望无际的水面、汹涌澎湃的水浪,让人心生恐惧,谁也没见过这种场面,简直就是一场可怕末世的景象。

吴洪林远远地望见自家简陋的小屋被洪水无情的吞噬了。妻子汪琳因为瘫痪在床行动不方便,根本来不及转移到安全地带。那一刻,吴洪林用头撞击着树干,心都碎了。

损失也是巨大的,洪水所过之处,昔日沃土良田,顿成汪洋泽国,桥梁屋宇瞬间化为乌有,受灾的人们流离失所,痛不欲生……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特大洪水,痛定思痛,不能不深刻反思这次大洪水的深刻的原因。

除了天气原因等客观原因,洪水泛滥是长江流域乱砍滥伐造成的水土流失带来的直接后果。长江流域所涉及的县份,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期的50%,变成了目前的20%,部分县甚至不足5%,20%的国土面积发生水土流失,每年从桑吉河等上游河流冲下的土砂,使长江很多地方泥沙淤积,河床抬升严重,加上下游的围湖造田、占用泄洪道……

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已经危机四伏,随时可以给人类带来新的巨大灾难。森工问题不可避免地被提上议事日程。

由各基层森工局和省厅调研组上报的调研报告很快得到了回应。省里召开专门协调会,邀请了国家、省部分林业、财政、人事、环保专家学者。

古锦森工局刘局长代表基层森工单位发言——

森工企业的建设,为支援国家“大三线”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繁荣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对林区的文化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都做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但是由于国有林区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天然林资源急剧下降,可采资源不足,导致森工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危机,大量富余工人无业可就,工资收入水平低下。林区社会各种矛盾也集中爆发。林场职工长年累月工作在条件艰苦的高寒林区,有的长达数十年,有的甚至两三辈人。他们工作环境艰苦、信息闭塞、文化不高、收入微薄,别无他长。而今生活的一幕幕惨状实在令人心酸:有的因长年工作在潮湿的高寒林区而落下了严重风湿、肺心病等职业病;已有两名职工因生病无钱医治,年龄不大就惨死家中;有的职工失业后不能适时就业,为生活所逼走上了抢劫的犯罪道路;有的职工无钱送子女上学而被迫让子女辍学;有的双身职工同时下岗经济更为困难;更有甚者,因失业而导至了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严重后果。(支持原创,本文在17K连载,欢迎订阅)

就说我吧,办公经费拮据,办公室的藤椅都是断了一支脚的,自己用一根木棒绑着将就坐。局里的小车早坏了,没有办法维修,我到成都开会都是坐班车,而出差费也是一年多没有报销了。昨天晚上没有住宾馆,在林业厅的办公室沙发上将就了一晚上,更别说离退休职工的工资发放和医疗问题了。我们每天焦心的就是吃饭问题,处理一些企业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我无意也不敢去批评现有的政策,可的的确确是过河拆桥啊,森工企业从光荣到衰落,现在成了讨口子企业,成了国家的包袱,甚至成了千夫所指的罪人 。

梁厅长打断刘局长的话:你不要激动,注意用词。我们开会,就是要研究解决的办法,一切都需要一个过程嘛。请国家林业资源保护专家李力教授给我们讲讲最新的森工企业改革和发展趋势以及政策动向。

李力教授长期进行森工企业研究,他的发言有一定权威性,他心情颇为沉重地说——

近年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黄河已经逐渐衰老和疲惫,它们对子孙们恩重如山,但子孙们却用贪婪的掠夺和残酷的蹂躏回报它,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肆意浪费、严重污染。在红旗满山、口号震天中,长江也正在步黄河的后尘,流域许多地方竟成为不毛之地,国内学术界曾展开了关于“长江会不会变成第二条黄河”的讨论,虽然有人至今仍嗤之以鼻地斥之为“杞人忧天”,但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却是不争的事实。据长江中段一个水文站测定,每立方米的含沙量竟达到1.65公斤,通过葛洲坝的年输沙量最高达7亿吨以上,有人甚至忧心忡忡地预言,长此以往,四五十年后全流域2亿多亩山区丘陵旱地将大部分无法耕种,在石头和沙漠上怎样养活十几亿人口?

随着长江、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特别这次特大洪灾,终于让人们感觉到达摩克利斯之剑仍然高悬在自己头上,逐渐认识到水的枯竭将带来文明的枯竭,水的污染将带来生命的污染,于是开始把对大江、大河包括对江河源头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上了议事日程。

必须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这应该是势在必行,森工企业首当其冲。李力话锋一转,继续道,根据全方位的调查摸底,国家将实行森工企业改革,力度绝对是空前的。可以充分解决企业自身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职工待遇等一系列问题。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维护林区社会稳定的要求,努力筹集资金,切实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这说到了实际问题的症结所在,大家顿时来了精神。

森工企业的主要工作将由采伐木材全面转向森林保护,主要经济来源由经营性收入变为财政性拨款,管理体制由传统体制向新的体制过渡。前两个问题大家都比较清楚,国家出政策,解决能到位,最后一个管理体制问题,说到底就是人的问题。

将各地区单设的林管局并入地区或州林业局,解决多重管理问题,实现属地管理。对在职职工出台内部退养等优惠政策。解决企业职工的分流安置问题,实现职工有事做有工资发的目标。采取纳入社保等手段,解决了离退休职工的待遇。同时,争取政策,在诸如达拉沟风景区门票中提成,作为解决森工企业离退休人员统筹项目外费用。

森工承担的沉重的社会职能耗尽了历年的家底。涉及医院、学校、公安政法等社会服务事业部门,全部和企业脱钩,移交地方管理,解决森工企业退休公安、教师、医生待遇与地方的差额。

有人问:李教授,森工就此寿终正寝了吗?(支持原创,本文在17K连载,欢迎订阅)

李力说:森工,不会寿终正寝,你们的青春和热血洒在这片热土上,你们每个人都是森工的代言人,坚韧、自强、拼搏、向上就是我们几十年森工的精神,将永远鼓励森工人奋发图强!

西部,永远是国家地理的腹心所在,也是国家经济发展重要的一环,三线建设曾经对西部经济的崛起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建立了国防军工、科研、航空工业、核工业、机械工业、冶金工业、化工工业、建材工业、电力工业等比较齐全完整的工业体系,现在将进一步发展壮大。

国家正在进行西部大开发,那力度不亚于三线建设,可以说,这是解放以来,西部的第二次大发展。这也将是森工企业前所未有的机遇,最终要实现经济平稳转型,走出一条森林资源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森工企业一部分转制为事业单位,比如森林管护部门,人头工资由国家全额拨款,同时也解决部分地方的扶贫公益岗位的安置;一部分关停转,比如森工的筑路、水运部门,筑路处可以合并到交通部门;一部分改建为现代企业。配合国有林区的改革、生态建设,早就有部分省市的森工企业积极探索组建了股份制公司,大力发展水电站、木材深加工、林业特种养殖业和旅游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不仅解决了职工就业,还带动当地农民一起致富奔康。

同志们,当年开发林区是共和国的建设需要,现在禁伐是共和国发展的需要,这两个需要是不同时代的必然要求。我们森工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会因此发生深刻的变化,但是我们的奉献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这就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幸福、快乐和尊严!

这就是森工精神,是顾全大局、服从需要;是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是自力更生、负重前行;是开拓创新、跨越争先;是以人为本、改善民生。

李力教授的讲话不断被大家自发的掌声所打断,这是林业工作会议上从来没有过的现象,说到了大家心坎上。

会议开到深夜,大家畅所欲言,从来没有如此激动。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

上一章 添加书签 返回书页 下一章
添加书签
字号
A+ A A-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书架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