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
563.第五百六十三章 碾压
在浏览器中输入 飞速中文.com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在商务联络部的安排下,国内汽车厂商代表用了一周时间,完整地参观了整个钢铁城的各个工厂。

这些工厂漂亮整洁的厂房,各种高科技的测量定位辅助设备,自动化的流水线,都给他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感觉仿佛置身未来世界。

那些口中动辄外国怎样怎样的干部,也终于闭上了嘴巴,震惊于钢铁城的先进。

他们眼中只看到这些工厂的先进,并未深刻意识到,这是一条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

产业链只是名词。

古代种桑树、养蚕、抽丝、织成绸缎、做成丝绸成衣,就是一个产业链,只是它的产业链比较短,涉足的行业不太多,并且种桑树和养蚕、抽丝与织锦做成成衣可以进一步合并,将产业链变得更短。

甚至从种桑到出品成衣,都可以由一家来做,完整包含整个上下游制造过程。

但这样的做法,多数会因为管理臃肿、专业度有限,而存在生产效率不高的缺陷。

老国企就是这种类型。

所以现代企业,则是将各个生产环节尽可能分解,交由给专门的企业来做。就像某些企业,可以靠专门为其他企业提供螺丝钉而生存下来,还能活得不错。

这就是产业链的扩大。

它的好处是专门工厂做专业的事,使用专用设备可以大批量供应所需零部件产品,在市场逼迫下不断提高技术、产品质量,减少大型集团自己生产效率过低产生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欧美各国多是采用这种生产方式,国企改革后,也在向这个方向改变。

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就是产业链不断延长,让更多的企业加入进来,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体系。

如果梳理一个囊括了现代人类社会全部制造行业、完整的产业链,其所有配套支持工厂加起来,数量将达到数十万家企业之多,非拥有足够工业人口的大国无力支撑。

这样的全门类工业体系,以前仅有美、苏、中三国能够建立,如今随着苏联解体,全世界也就仅剩美国和中国还有这个能力。

其他各国,拥有的都是一个较小的,偏向机电(德国)、电子(日本)等,某一方向的生产门类。

那些比他们更小的国家,连这种规模的产业链也无力独立支持,只能通过全球采购的方式,来维系一个更加具体的行业。

比如荷兰,就是靠着飞利浦来维持在电子方面的局部优势;芬兰靠着诺基亚,来维持在通讯电子上的优势地位。

随着技术进步,对研发、资金、成本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两国已经渐渐无力研发推广新技术,产业优势一步步丧失。全球采购则更是让他们的相关配套产业规模不断压缩,被迫转移方向,扩大第三产业以吸纳更多就业人群。

钢铁城的人口规模、工厂数量比这些小国还要小很多,自然更无力维系一个庞大的产业链。

所以在白云天的规划中,钢铁城用五十多个工厂,完成了原材料采掘、冶炼、设备制造等主要生产环节,组建了一个延伸到设备制造阶段的短产业链。

再用热电厂、水电站、风力电站、模具厂、刀具刃具厂、机床厂、垫圈厂、阀门厂、电机厂、电子元器件厂、集成电路厂、合成塑料厂、化工厂等另外七十多个工厂,为以上产业链提供配套辅助支持。

这个产业链中,采掘与冶炼做到了专业化和规模化,可以为钢铁城满足高品质、高效率的矿石、各种钢材、合金材料的需求。

机械制造中,也尽量保证了模具、刀具刃具、电机、传动部件、控制系统、测试定位仪器制造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可以为钢铁城设备制造提供满足要求的关键零部件生产。

其他的七十多个辅助工厂,也是出于同一目的。

但这个不长的产业链中,目前的短板是各种专业设备制造厂家。

电子、机械、半导体等各行业生产设备,却还是在采用传统国营企业大而全的方式,由粗粗划分的半导体设备厂、化工设备厂、机械设备厂、动力设备制造厂、电力设备制造厂、通讯设备制造厂、重型设备制造厂等十几个综合性工厂来生产。

这些设备制造企业或说是主机工厂,则承担着为上述所有工厂,提供各种维修零部件、设备、生产线的任务。

产业链至此,钢铁城总算是打造出一个可以自我循环、自我升级的产业链闭环。

只是由于缺乏足够多的专业配套厂,这些主机厂都不得不建设了多个分厂或车间,来专门为主机生产配套零部件。故而企业规模非常庞大,每个厂都有几千到上万工人,是名副其实的大型企业。

若是在国内,这样的主机厂绝对是效率低下、生产浪费严重。

一个主机厂就应对一整个行业的需求啊!

每个厂要生产的本行业设备、生产线以千计,根本不可能为每一款型号都配备一条专用生产线,只能在少量专用设备的辅助下,大量使用通用设备制造,其效率可想而知。

分厂的任务更加繁重,数以千计的设备,所需的零部件多达数万、数十万。工人就算一天二十四小时,机器永不停机,也加工不了多少。

否则,国企又何必全面放弃大而全的加工模式。

但在参观团眼中,他们看到的却是一幕整洁高效的生产场景。

每一个分厂、车间都展现出了让他们不敢置信的高度自动化,各种地面、空中的物料通道、天桥,犹如一根根血管,大量的无人驾驶物料小车在其上穿梭往来,将各种物料送到所需的车间,直达每一个工位。

车间内,用鲜明的颜色将各种不同功能区规划出来,各区之间都有宽阔的道路连接,方便物料车辆、人员通行。

车间内不是一台台机床设备,而是一个个独立的小房间。

每个小房间,都有独立的空气调节、净化装置,用于保证工作环境的防尘、防震动、噪音光影干扰、恒定的温度湿度,以达到最佳的工作环境。

工人们也不是埋头操控着机床,靠肉眼判断工件的加工是否符合要求。

每组工人,都控制着一台全自动的加工中心、自动磨床、铣床等自动化设备,他们关注的对象是一台台显示屏。

总厂把所需生产的零部件,通过生产管理系统,直接发送到各个分厂。而分厂则根据所需的设备、闲置繁忙状态,将不同的订单分解传送到不同工位。

工位上的计算机在接到生产任务后,便会将其排队,并根据加工时间,向物料部门提出物料供应要求。

物料部门接受订单,调拨物料运输车辆,系统便会自动将空置的车辆派送过来,并将所需工位编号直接传到无人车辆控制系统。

当定制规格尺寸的物料放上车,固定好,按下启动键,无人物料车便沿着固定的路线,从物料仓库开到车间,直接送到工位。

工人检查物料配送无误,在系统中确认接收,将待加工物料在加工设备固定台,完成固定。随后在系统上选择了确认加工零件编号,计算机便从数据库自动调入相关加工数据,将加工程序输入加工设备。

等确认无误,工人点击执行命令,加工设备就开始在大量精密测量探头、仪器的帮助下,自动定位,按照程序开始加工。

待加工完成,工人便将加工完的零部件放回到物料小车,确认进入下一工序,小车便会按照程序设定,将其送到所需的下一加工环节,进行铣、磨、镗等其他加工,或是送去进行热处理、入库等部门。

全部加工流程,工人都不需要往来奔走,只需要待在工位,在系统上接受任务、领取待加工物料、调用正确的零部件加工程序、将加工完的零部件放入物料小车就算完成。

随后,就可以再承接下一个加工任务。

在这样超高的自动化程度下,不管所需的加工要求如何千变万化,只要操作的设备能够加工、调用的加工程序没问题,就能顺利加工出符合要求的零部件。

而且整个加工过程中,工人都不需要消耗多少体力精力,只需要监控好设备运行、提前预约好物料运送、零部件分送工作即可,这中间他们基本就是坐在皮椅上舒舒服服地吹空调、喝茶,甚是悠闲。

明明每个工位一天要加工少则几十上百、多则数百个零部件,且每一种都各不相同,但是工人们却丝毫不感到劳累,反而是因为太闲而感到无聊。

这样超未来的车间场景,让参观团的每一个人都目瞪口呆,感觉大开眼界。

看过了钢铁城的自动化工厂,就算是对外国最为崇拜的人,都无言以对。

先进?

全世界有哪个地方,能比钢铁城更加先进!

作为在企业中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的干部,他们深深知道这难度有多大。

要打造这样的自动化加工体系,高精密的自动化加工中心、设备只是基础中的基础。

它最难的,是如何统筹规划这样庞大繁复的加工环节,为了保证加工如流水般源源不断,分配的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进行极其精密和科学的拆分,达成完美衔接。

同时,为了适应物料小车的转载空间,物料的规格必须统一,这是要从上游的原材料厂家就开始统一的。

而且,物料小车的自动化行驶、路线规划、在车间的定位、无线接受主机指令等等,任何一项单独挑出来,都是一个极大的课题,足以让相关研究单位、程序员忙好几年。

将如此复杂的系统捏合为一个完美的体系,顺畅地运行起来,其整合能力更是强大到让人震撼!

此外,数据库中多达几千上万种零部件的加工程序,更是一项让所有工程师大把大把掉头发的庞大工程,这说明中华制造拥有何等可怕的机械加工和编程能力。

和钢铁城的全自动加工体系比起来,国外炒得沸沸扬扬的所谓柔性加工系统,完全就是小儿科而已!

受到了这番强烈冲击,所有人在最后参观钢铁城发动机制造厂时,看到同样如同未来世界一样的车间时,他们已不像初次见到那般呆若木鸡,以为身在梦中。

发动机厂是钢铁城继集成电路厂以后,第二个纯粹的终端产品制造厂。

因为人力资源达到了极限,发动机厂也是高度集中的超自动化复合工厂,其下有多个零部件车间,提供发动机所需曲轴、铝合金缸体、传动件、火花塞在内的一百多个零部件,总厂其实就是一个组装厂。

在本厂的配套车间之外,它还需要元器件厂提供控制系统所需的PCB板、特殊制造的耐高温元器件,需要由集成电路厂提供控制所需的专用芯片、需要垫圈厂提供的专用垫圈等几十种外协零配件。

参观完整个加工流程,众人来到了产品展示室,这里展示了多达十余种发动机成品,品种之多,零众人又是倒吸一口凉气。

国内连一种发动机都没搞好,钢铁城就已经研发出了十几种,他们的研发实力竟然强悍如斯!

“诸位请看,这就是我们拥有全部专利的燃油发动机系列,包括了从1.0升、1.2升到3.6升的缸内直喷自然吸气发动机、涡轮发动机,分为汽油和柴油两个系列。”

一开篇,发动机厂的接待人员就强调了所有发动机拥有全套知识产权,以打消众人顾虑。

“缸内直喷?”

出于对发动机技术的敏感,老尹立即从接待人员口中检索到了关键词,马上开口问道。

“对!缸内直喷!”

接待人员对他的敏锐非常高兴,立即接着说了下去:“诸位都是汽车制造行业的前辈,自然知道,目前全球的汽车发动机大都采用了电喷技术。

它的优势,是通过控制芯片,将燃油注入缸内,可以精确控制注入量的效果,以减少空燃、降低油耗和废气排放量,保护环境,这一点在环保要求更高的欧洲尤其突出。

视制造技术和成本考虑,电喷发动机有单电喷、双电喷,和多点电喷等几种。

但是电喷也有缺点,就是因为构造问题,喷嘴只能放置在气门旁。当气门开启,动作传到控制系统,控制芯片发出指令,喷嘴才会喷油,从而导致延迟,无法达到所需的理想喷油量。

因此解决的办法就是直接在缸内直喷。

只是因为技术复杂,国外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暂时无法实用。而我们通过多年潜心研究,终于攻克了这一技术难关,研发出了成熟、可靠的缸内直喷技术,并在包括欧美日本在内的全世界上百个国家注册了专利。

大家请看,采用了缸内直喷的发动机,其燃烧效率更高,空燃比达到了40:1,比传统的电喷14:1高出了三倍!

并且直喷发动机的压缩比也远比传统电喷高得多,在采用了我们自行研发的发动机专用铝合金材料以后,发动机的压缩比达到了15:1,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

它意味着您只需要用传统电喷百分之六十的燃油,就能获得更大的发动机功率和扭力,燃油节约效果相当优异,且完全可以满足哪怕最苛刻的环保要求……”

接待人员用略带夸张的语气,向众人介绍着这两个系列的发动机种种优点。

中华制造请这些国内汽车制造厂家来钢铁城,为的就是推广自己的发动机,他当然不遗余力,努力夸耀这两个系列发动机的优越之处。

“可是也更贵吧!”

蓦然间,一名国内汽车厂干部打断了他的滔滔不绝,开口质疑道。

参观团的众人笑了笑,都没说话。

这不是废话吗?

国内用的发动机,如果不是从国外直接进口,那就全都是铸铁发动机。就算是老尹引进的那条二手英国发动机生产线,限于技术比较老旧,也只能生产铸铁发动机。

好处是因为材料、工艺难度都比铝合金发动机要低百分之三十,所以成本低廉,正适合他们推出的廉价款风云轿车所用。

那人这么问,显然是鸡蛋里挑骨头。

然而,听到他的质疑,接待人员却一脸微笑,摇了摇头,吐出一个字:“抱歉!我们生产的这两个系列全铝合金直喷发动机,价格完全与进口的同级别发动机一样!”

“怎么可能?”

众人大惊失色,一起叫了起来。

老王还没真正入行不懂,老尹和老李却是张大了嘴巴,一脸震惊。

他们当然会大惊失色,因为无论是缸内直喷,还是全铝合金、更高的压缩比,都比目前国内进口的发动机要起码高出一筹。

如果价格完全相当,那进口发动机还有什么优势!

难道全靠情怀?

接待人员呵呵一笑,再次坚决地点头,毫不犹豫地打破了他们最后的幻想。

因为钢铁城,就是要抢进口发动机的市场!

不同于其他初低级产品,还需要顾虑到打破国内厂家带来的负面效果,对于欧美日本的发动机厂家,白云天没有丝毫心理负担和同情。

他就是要用技术上的代差,迅速抢占市场。

而且因为采用了成熟工艺技术,这两个系列的发动机生产成本不但不比进口发动机高,就算是和国产的铸铁发动机比起来,都还要低百分之十七!

这就是穿越者最大的优势。

只要制造能力达到,解决了上游配套零部件供应,轻轻松松就能做出超出当前技术的成熟产品,用技术代差,彻底碾压所有竞争对手!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

上一章 添加书签 返回书页 下一章
添加书签
字号
A+ A A-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书架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