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长风大病了一场,在梅花盛开的日子里好转,老皇帝怕她身体吃不消,暂且停了她的功课,让她好好休息。
以往一天十二个时辰,她有八个时辰不得闲,不是跟着老皇帝上朝批奏折就是做功课,与先生们求教。
陡然一闲,她也不知自己该做什么。
总管眼观鼻鼻观心,巴不得小祖宗安分地待在寝殿里,这病刚好,要是出去吹点风又复发了,他怕是十个脑袋都不够砍。
恰时侍女进来,白嫩柔夷捧着长颈青瓷瓶,一支怒放的红梅斜插。
湛长风道,“梅园的花都开了么。”
总管只能吩咐宫人去准备软轿,着重嘱咐要密不透风。
围上厚实华美的银狐披风,接过手炉,湛长风缓步出门,踏上软轿,无处不在的檀香让她有点闷,微撩开了点帘布,惹得总管大呼小叫。
呵。
帘布又被盖得严严实实。
老皇帝在她生病期间召了和尚道士来,又是念经又是作法,这据说清神醒脑.辟邪防鬼的檀香就是那会儿留下的。
只是湛长风有洁症,不说衣食住行方面有多么严苛的清洁要求,就连这空气沾了异味,都叫她心里不舒服,但也好在没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忍忍还是能忍下去的,就是脾气会变得不好。
到了梅园,凛冬的风一吹,她畅快了不少。
放眼望去,十里白雪红梅,恍如冰火,耀眼.高洁,灼人心神。
“殿下,您瞧这傲雪寒梅的景致,多美啊。”总管撩开一束斜到白石小径上的枝桠,沾了雪的花骨朵颤了两下,竟绽放开来。
这个意外而新奇的瞬间让湛长风心情大好,“你留下陪孤随意走走,其他人在外边候着罢。”
“是。”侍卫婢女行礼告退。
总管以为自己的话取悦了太子殿下,更是搜肠刮肚组织华丽辞藻,要将那景致编织成锦绣文章。
所幸总管的语言还算应景,湛长风就任他去了。
湛长风从地上捡起一朵梅花把玩,且听且看,目光越过覆到远方的火热颜色,没入白茫,那里有山。
它还在。
湛长风复又沉冷下来,这万般景色都入不了她的眼。
“殿下,那里有座亭,不如去歇歇?”总管察言观色,及时建议道。
亭子在梅园深处,掩在白雪红梅里。
彼时,亭子挂了帷幕,暖炉生烟,一二八少女坐于其中,绣着梅花。
总管迟疑起来,暗自懊恼,该清场的。
湛长风并不大在意,走了进去。
这少女应当在此处很长时间了,一座博山炉已将亭子烘暖。
少女鹅蛋脸.柳叶眉,眉间有一点朱砂,灼灼似火,她天真烂漫地问道,“小孩,你是哪家的,嗳,外面冷,快进来坐坐。”
总管瞪大了眼,一句大胆差点就吼了出来。
湛长风也是哑然,但见她神情烂漫.眼神清澈,不似作假,便没放在心上,朝总管摆摆手,坐到了石凳上。
“绣花?”
“恩,今日红梅染雪,天色初净,很美。”
少女轻轻点头,望向外面的梅林,眼中掩不住笑意,“好漂亮,我以前都没见过。”
她又是美,又是漂亮,连湛长风都觉得周边的景色亮堂了几分。
宫人拿来茗茶小食,一一布置,少女好奇地看了几眼,安静低头绣花,像极了江南烟雨之地,纯真娴静的美娇娘。
湛长风见针线来往翻飞,挺秀的枝条上抽芽开花,心中颇觉神奇。
女工之事,她未曾学过,只听后宫的妃子说,这是女子必须技能。不学女工,算不得女人。
后宫的妃子年龄都大了,熄了半生争奇斗艳的心,挑个安静舒适的地方,聚一道儿,谈着天,绣着花,怡然自得。
她有时匆匆奔书房上朝堂,就会瞥见这些妃子在杨柳岸.在水榭.在廊下,专注而安宁,像是将一生都绣进了丝绸金帛里。
“不错,给我试试?”
嗨,尾音轻扬,难得的询问语气,总管的眼皮都跳了下。
少女捂嘴笑,“这很难的,且你一男孩学什么。”
她轻撇湛长风手中的梅花,“粗枝大叶的,瞧你那花都缺瓣了。”
“它本就是残的。”
少女:“那你采它作甚?”
“捡的罢了,”湛长风的眼中带着一种笃定的残忍,“零落便成泥,当如是。”
她又重复了一遍,“给我试试。”
天家的威严不容拒绝。
少女呐呐,在这一刻拘谨起来,好似对面不是一个年幼的孩子。
将未完成的绣布连针递给她,并且指点了两种简单的针法。
她还想再强调一遍,然而针已经动起来了,小孩神色平淡却郑重,手下分毫不差,竟有模有样。
湛长风本就学习能力惊人,观少女绣花时便看穿了它的手法。
一朵梅花掉落枝头,花瓣随风飘远。
栩栩如生。
少女赞叹,“好棒,你真的是第一次绣?”
“孤自然是最优秀的。”湛长风放下绣布,呷了一口茶。
少女忽略了她的自称,兴奋道,“我再教你绣别的,你一定可以练出大师手艺。”
湛长风似惊讶似无语,摇摇头,转身离开,还是批奏折更有挑战性。
离远了亭子,总管躬身道,“那姑娘是新进宫的赵氏。”
“临水郡的赵氏?”
“是。”
“难为皇祖父一把年纪了,还要靠联姻笼络赵家军。”
她紧了紧披风,那柔顺温暖的毛领贴了脸,微痒。
总管垮着一张脸跟在后面,没敢说那是给你准备的媳妇。
湛长风担心起南方三州的战事,更没了赏园的心思,转道去了经纶殿。
经纶殿,帝王书房,老皇帝正和几位军机大臣商讨战事。
殷朝已经蛀坏了根基,百姓怨言颇多,加之天冷了,各地陷在寒潮里,冻死饿死者比比兼是。
天逼我反,不得不反!
起义军拉起各种旗号,烧杀抢掠,占城攻地,五服外的那些诸侯,也打起了皇都的主意。易家天下,危。
可笑的是,满朝文臣武将,最后出去平乱的是当今帝姬——易裳。
她终是年纪小,见识不足,只静静听着老皇帝和大臣讨论。
右丞道,“南方的战乱差不多了,现在又有赵家军镇守,是时候让帝姬殿下回都了。”
其余人附和。
老皇帝沉吟几番,下诏召回驻守在南方三州的易裳。
等经纶殿只剩下老皇帝和湛长风,她就道,“南方三州能安定,皆凭皇姑多年杀出来的威名,她一离开,恐怕会滋生事端。”
老皇帝摇摇头,“你啊,还稚嫩,不懂这里面的道理。”
“请祖父赐教。”湛长风虚心好问。
老皇帝抚着胡子,“你也说了南方三州能安定皆凭你皇姑,我就怕他们只认你皇姑。”
“她的功劳太高了,不好。”
湛长风现在知道,不是右丞要皇姑回来,是皇祖父要她回来。
太子垂眸,又问,“难道您还怕皇姑功高震主?”
自古皇帝为什么怕臣子功高震主,自然是怕被造反。
老皇帝之前将这个女儿当成了利刃,一半是因为她能力强,一半是因为她的女儿身。
女儿身注定成不了皇帝,于是老皇帝放心地将征南大军交给了她。
但是这个女儿做得太好了,百姓只闻征南将军易裳,不识庙堂天子,老皇帝就怕她忽然间黄袍加身,掉头来攻打皇宫。
湛长风看懂了他的眼神,直言道,“若皇姑能救济天下,为何不将皇位给她。”
一向对她和颜悦色的老皇帝狠厉斥道,“胡闹,女子怎可为帝,这要将祖宗家法置于何地!”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