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在小行星主带外缘的高倾角家族是福后星族,轨道在距离太阳2.25到2.5天文单位之间。主要由S-型的小行星组成,在靠近匈牙利族的附近有一些E-型的小行星。
最大家族之一的花神星族已知的成员超过800颗,可能是在十亿年前的撞击后形成的,主要分布在主带的内侧边缘。
在主带的外缘有原神星族的小行星,轨道介于3.3至3.5天文单位之间,与木星有7:4的轨道共振。
希尔达族的轨道介于3.5和4.2天文单位之间,与木星有3:2的轨道共振。
相对来说,在4.2天文单位之外,直到与木星共轨的特洛伊小行星之间仍有少量的小行星。
证据显示新的小行星族仍在形成中(以天文学的时间尺度),KarinCluster显然是在570万年前在一颗直径约16公里的母体小行星碰撞后产生的。
Veritas族是在830万年前形成的,证据则来自沉积在海洋被复原的行星际尘埃。
在更久远的过去,曼陀罗族诞生在4亿5千万年前主带中的碰撞,但年龄的估计只是根据可能成员轨道元素,而不是所有的物理特征。不过,这一群可以作为黄道带尘埃的一个材料来源。
其他形成的群还有伊安尼尼群(大约在150万年前后),可以提供小行星带内尘埃的另一个来源。
小行星半长轴分布图主要用于描述在太阳附近小行星的范围,它的价值在可以推断小行星的轨道周期。
就所有小行星的半长轴而论,在主带会出现引人注目的空隙。在这些半径上,小行星的平均轨道周期与木星的轨道周期呈现整数比,这样与气体巨星平均运动共振的结果,足以造成小行星轨道元素的改变。
实际的效果是在这些空隙位置上的小行星会被推入半长轴更大或更小的不同轨道内。
不过,因为小行星的轨道通常都是椭圆形的,还是有许多小行星会穿越过这些空隙,因而在实际的空间密度上,在这些空隙的小行星并不会比邻近的地区为低。
这些箭头指出的就是小行星带内著名的柯克伍德空隙,主要的空隙与木星的平均运动共振为3:1、5:2、7:3和2:1。
也就是说在3:1的柯克伍德空隙处的小行星在木星公转一圈时,会绕太阳公转三圈。在其他轨道共振较低的位置上,能找到的小行星也比邻近的区域少。(例如8:3共振小行星的半长轴为2.71天文单位。)
柯克伍德空隙明显的将小行星带分割成三个区域:第一区是4:1(2.06天文单位)和3:1(2.5天文单位)的空隙;第二区接续第一区的终点至5:2(2.82天文单位)的共振空隙;第三区由第二区的外侧一直到2:1(3.28天文单位)的共振空隙。
主带也明显的被分成内外二区带,内区带由靠近火星的的区域一直到3:1(2.5天文单位)共振的空隙,外区带一直延伸到接近木星轨道的附近。(也有些人以2:1共振空隙做为内外区带的分界,或是分成内、中、外三区。)
小行星带所拥有的质量仅为原始小行星带的一小部分。电脑模拟的结果显示,小行星带原始的质量可能与地球相当。但由于重力干扰,在几百万年的形成周期过程中,大部分的物质都被抛射出去,残留下来的质量大概只有原来的千分之一。
当主带开始形成时,在距离太阳2.7AU的地区就已形成了一条温度低于水的凝结点线(雪线),在这条线之外形成的星子能够累积冰。而在小行星带生成的主带彗星都在这条线之外,由此成为造成地球海洋的主要因素。
小行星依然会受到许多随后过程的影响,如内部的热化、撞击造成的熔化、来自宇宙线和微流星体轰击的太空风化。
主带内侧界线在与木星的轨道周期有4:1轨道共振处(2.06AU处),任何天体都会因为轨道不稳定而被抛射出去。
小行星带距离太阳约2.17-3.64天文单位。天文单位是天文学中计量天体之间距离的一种单位。以A.U.表示,其数值取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1964年决定采用1A.U.=1.496x108千米,自1968年使用至1983年底;又于1978年决定改用1A.U.=149,597,870千米,从1984年开始使用。
此常数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系由所测的太阳视差计算得出;60年代以后则据雷达天文观测,由光速和单位距离光行差tA导出。一般用以计量太阳系中各天体间的距离。
“天文单位”一词出现于1903年。1938年以前,天文单位是指在没有大行星摄动作用(见摄动理论)下,从地月系质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或者说地月系质心绕太阳公转的无摄动椭圆轨道的半长径。
197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颁布了一系列天文研究采用的最重要单位,其中之一就是被称为“天文单位”(简写为AU)的日地距离。按照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原始定义,日地距离是“在太阳引力作用下沿以太阳中心为圆心的圆轨道,以每天0.01720209895弧度的角速度运动的无质量粒子的轨道半径”。
当时公布的数据为1天文单位等于149597870.691千米。
这样定义的日地距离除了定义本身晦涩难懂外,还有个让人很难接受的问题:既然是“基本单位”,似乎应该是个定数,但按照197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定义,天文单位是个不断变化的数值。首先,太阳的质量在不断减小,导致天文单位的数值也在缓慢改变。其次,根据广义相对论,时空的定义是相对的,与观测者所处的时空有关。按照上述定义,在太阳系内不同地方测量到的天文单位数值就会不同,比方说在木星(太阳系内质量最大的行星)上测得的天文单位与在地球上测得的要相差1000多千米。
正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2012年8月30日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发表了B2决议,全票通过更改天文单位的定义。规定将天文单位的长度确定为149597870700米,不再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数值。
天文学家利用三角视差法、分光视差法、星团视差法、统计视差法、造父视差法和力学视差法等,测定恒星与我们的距离。
恒星距离的测定,对研究恒星的空间位置、求得恒星的光度和运动速度等,均有重要的意义。
离太阳距离在16光年以内的有50多颗恒星。其中最近的是半人马座比邻星,距太阳约4.2光年,大约是40万亿千米。
三角视差法:测量天体之间的距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天文学家把需要测量的天体按远近不同分成好几个等级。
离我们比较近的天体,它们离我们最远不超过100光年(1光年=9.46×1012千米),天文学家用三角视差法测量它们的距离。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