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开科取士
商人的事情可以慢慢理顺,但是人才的事情等不起,没有人才就没法办事,尤其是办大事。WwW.feiazw.CoM
飞速中文网而朱显波就是来办大事行新政的,光靠些老疙瘩阻力肯定很大。朱显波爱才若渴,群臣们也理解这新皇帝,努力准备,科考如期进行。
朱显波打听了下,进京赶考的士子中没有没有徐光启,这个书生,也许还在教书呢,还在为考举人努力,进士不知道猴年马月了。不过灾民杨一鹏倒是来了,也许逃难途中,被刘策赏识留在那边了吧。这八股文朱显波也看不懂,全会试权交给了礼部尚书。
但是为了杜绝舞弊,或者说减少舞弊,朱显波又下令严格考试纪律,举保安十分严格,要求达到“片纸只字皆不得带入试场”的程度。除了在进场前由兵卫仔细搜查外,详细限定考生带入场各式物品的规格。例如:砚台、木炭、糕点的大小厚度;水壶、烛台的用料;以至『毛』笔、篮子的款式都有明限。此外对检举夹带者有赏格,被发现者除了取消资格外,更要带枷示众。
为了防止代考,需要考生提供详细的体貌特征的履历。进场前考官会根据履历验明考生的身份。
同时为防止贿买,由专人抄录考生的试卷并以抄本送往评级。这样批卷者连辨认字迹也不能。考试的考官分正副多人,俱为临时委派,以便互相监察。当考官接到任命后,便要同日进入贡院,在考试结束发榜前不得离开;亦不得接见宾客。贿买若然被揭发,行贿受贿者都可能被处死;而同场的考官亦可能被牵连受罚。
不是朱显波残暴,确实是为了得到真正的人才,哪怕是文章差点,只要思路清晰,他还是能接受的。
朱显波听说明代得科举已经陷入了读死书,死读书的胡同里,就找来六部尚书和李明德商议,当然商议的最后结果就是第一次科举让后按照前朝规矩来,但今后要陆续恢复诸如墨义、策问之类。
各省的举人和国子监监生都参加了考试,真不愧为全国高考,还三年一次,竟然有好几千人参加。这对京城的治安又是一大考验,不亚于当今的奥运会、世博会安保,甚至比这个还难弄,因为这几千人全是各省个尖子生,读书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地方的喉舌,他们一张嘴就决定了朝廷和皇上的声望。
于是王拓、刘三等人在继竞宝会后又一次忙得焦头烂额。没办法三年才一次呢,何况如今是新皇初开科,天下尚未太平,自己却深受皇恩。两人恨不得带上透视镜,将京城掘地三尺,扫尽一切污秽和可疑之人。京城有了这两次的整理整顿,确实也好多了大部分灾民已经撤离得差不多了,有些想浑水『摸』鱼的估计也暂时转战他乡了。
科举如期举行,考官是考前前一天安排,题目朱显波现场出,考的就是真才实学和临场发挥。朱显波也好奇这古代年轻人是个什么样。所以就在考场外督阵,还特意派了不少禁军和锦衣卫守护,一来为保护学子们安全,二来主要防止朝廷官员们擅自闯入『骚』扰考官。
从选定考官开始,一直到考试结束,成绩出来之前,考官们都未曾离开锦衣卫的实现。朱显波参加过无数次考试知道个中作弊手段,因此事先找来王拓面授机宜。锦衣卫不负重望,陆续揪出二十来个作弊的考生,这社会考场大了什么考生都有,作弊手段各式各样,但结果就只有一个99%被抓,等候处罚。
几位考官根据惯例,选出三百名录为贡士参加殿试,这录取率够低的啊,何况后面还有场殿试呢,也难为这些书生了,朱显波心想自己要是长在这个时代,估计举人都不一定中的了,这么多级考试不光是考学识,还考验心里素质啊。难怪范进会疯掉,在这古代想做公务员也必须通过考试啊。
既然要殿试,朱显波也不想让大臣察觉自己不懂八股文,于是一方面召集张蕾、周涛等人查找科举范文死记硬背,二来召见国子监贡生和翰林院学士美其名曰考察,实际就是人家讲,自己学。经常过一番恶补,总算略知一二。
殿试的时候,还是按照前朝管理,各部官员有点文化的都被朱显波委以重任。一来显得皇上重视朝廷大臣,二来皇上重视读书人。但主要还是看朱显波的脸『色』,朱显波则坐在上面看众臣的面相,有些实在优秀的君臣还有心有灵犀的。
这些读书人就是读书人,四书五经滚瓜烂熟,只要朱显波提些诗书之外的什么如何救灾,如何疏通河道就很难有人沉着应对,朱显波不是有意为难书生们,而是要给天下读书人和朝廷大小官员一个信号,读书人也要增广思维,不能埋头读死书也要问政事,本来嘛读书就是为出仕为参与朝廷政事,干嘛非要等中进士之后才关心呢。
这次可以不考虑其他方面的成绩,但不代表下次不算也许下次,其他的还要占主要呢,因为能参加殿试的说实话在全省都是前几名的,文章诗词自然难分伯仲,也许将来为官施政高低成败就在其他方面。
殿试成绩很快出来,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本来按照朱显波的意思第三甲就没必要了,但是天下读书人太多了,也是为了安慰他们,稳定地方情绪,就一切照旧很快,结果出来了,根据朱显波的要求,一甲三名,二甲九名,三甲四十名。这些是绝对优秀的考生了,以后就是建贞朝的首批进士。杨一鹏没中二甲,排在十六名以后,也许是灾难影响了,也许救灾耽误了复习,不过这杨一鹏还是个人才,涿州的事情就办得挺好,朱显波特批了一个。
朱显波找来六部尚书让他们每人挑一名带回本部历练,半年要出成绩,皇上到时候亲自考核,没有进步的责罚尚书。其余的二甲,皇上带回上书房,亲自培养。众臣听说皇上要亲自培养,个个目瞪口呆,是啊,他们的皇上才十八岁啊。不过想想过往皇上的所做所为,确实显『露』出才华无尽,教几个进士足以。
www.feiazw.com
飞速中文网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m.feisxs.com
飞速中文唯一官网:feibzw.com 备用域名:feisxs.com